摘?要:語文是基礎的課程,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關鍵。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需求,通過教學步驟簡化、有效情境創設、主動質疑思考,為學生創造更多的體驗機會,鼓勵他們突破自我,有利于教學效果的優化,教學質量的提高,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其實,小學生更喜歡參與有趣的學習活動,教師在具體的實踐環節多與學生進行溝通,想方設法誘導他們主動投身于知識的海洋,遠比一味灌輸的效果好得多。本文對此闡述了幾點新的看法,希望能為其他的教師提供一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學生興趣;培養方法;研究
應試的教育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很少有機會自主分析相關問題,獨立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教師總以自己的想法引導著學生進步,殊不知,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單一固化的講課形式,讓他們衍生出了嚴重的抵觸情緒。語文教學質量不佳,教學效果不盡人意,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著學生主體優勢的增長,學科成績的提高。為了改善上述弊端現狀,重新構建教學模式,引用趣味元素整合課程資源,結合學生的特征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就顯得非常關鍵且必要。下面是筆者對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培養方法的總結。
一、 師生情感溝通,提高教學質量
情感的互動,能夠提高教學的質量;營造出良好的互動氛圍,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調整課堂的引導方向,帶著和藹的態度組織教學工作,才會贏得學生信任,從而優化教學效果。語文教師可把自己的情緒帶入學生的世界,使他們表現語言更豐富,學習興趣更濃郁。比如,講授《靜夜思》一課時,我這樣設計了教學的步驟。首先,談話導入:“小朋友們,會背這首詩的請舉手!你們知道李白這位詩人嗎?他可是非常出名的哦。”其次,情感過渡:“咱們班的同學都很聰明,稱你們‘小詩人一點都不過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靜夜思》吧,下面請坐端正,大聲齊讀古詩。”這時候,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很濃郁了。接下來,再以泛讀、自由讀、唱讀的方式加深學生的情感理解,讓他們體會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教學的效果就很好,學生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閱讀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 注重課堂互動,優化教學效果
有了情感的導入,就要進行課堂的互動。以前教學時,教師問一句,學生答一句,互動效果并不理想,教學質量的提高顯得異常艱難。不和諧師生關系的存在,影響著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他們學習興趣逐漸喪失,探究熱情隨之下降。無論是課堂的教學還是計劃的落實,教師都會感受到很大的阻力,這不利于基礎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持續加快。新課程改革后,小學語文教學局面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師生之間平等的相處,教師教學輕松自在,學生學習樂趣無窮。我們將視野落在了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討論式教學模式的構建上,課堂因此煥發活力,素質教育成效顯著。比如,學生學習《坐井觀天》這篇課文時,我用多媒體簡單介紹了“坐井觀天”“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同時滲透給學生這樣一個道理:做人要開闊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淺。互動環節,我提問學生:(1)小鳥在天上飛,青蛙在井里,兩個人怎么會爭論呢?(2)青蛙和小鳥一共有幾次對話?(3)如果青蛙真的從井底跳出來?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問題一出現,學生們嘰嘰喳喳地討論著,我沒有打斷他們,還隨機抽選了幾名同學,要求他們說一說自己的看法,分享一下不同的意見。課本知識的講授,開闊了學生視野范圍,互動中進步、互動中成長,有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確立。
三、 游戲表演學習,激發語文興趣
小孩子好動,一刻停不下來,游戲對于他們來說沒有任何的抵抗力。教師不妨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創建表演式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關鍵點內容,一步步地深化改革,最終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讓學生們“角色扮演”,以問題1: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問題2:小壁虎借尾巴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問題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引領著他們對話表演。課堂游戲結束之后,可向學生介紹各種動物尾巴的作用,用于激發他們搜集資料、豐富知識、探究學習的興趣。再如,針對《他是我的朋友》相關內容進行講授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自由結組、制作道具,分組表演課文內容。在潛移默化、循序漸進中提高了動手的能力,產生了合作的意識,課堂教學活動的推進將會變得異常順利。情境中合作,體驗中成長,每個小學生都擁有了自主學習的興趣,此時教師稍加指導,就會收到更多的意外驚喜。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課程改革在小學教育領域全面深化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總結有效的教學策略,探索全新的育人路徑。實踐中互動,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包括認知水平的高低、理解能力的強弱、興趣愛好的表現,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組織形式多樣且內容豐富的課堂活動,這才是教學工作得以走向更大成功的關鍵所在。教師嘗試理解學生,學生充分信任老師,在和諧師生關系的支持下,語文教學效果極為理想。未來,實踐工作的有序推進仍需我們繼續的努力,助力于基礎教育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有望揭開當代素質教育的嶄新一頁。
參考文獻:
[1]全巧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課外語文,2015,14(2):66-67.
[2]吳傳榮.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教育教學論壇,2015,23(42):81-82.
[3]何郁.關鍵還是要讀書——學習《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體會[J].語文建設,2018,20(4):117.
[4]張倩倩.基于課堂實錄分析小學文言文教學——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9(2):45-46.
作者簡介:
肖東梅,小學高級教師,安徽省阜陽市,安徽省阜陽市界首市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