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古詩文閱讀理解能力,能夠利用注解與相關的工具書閱讀欣賞古典詩文,理解古詩文的基本內容和意蘊,并熟練地背誦積累一定數量的古詩文。可是,對于民族地區高中學生來說,文化背景、母語影響,教育現狀以及自身的能力等因素導致民族地區高中生對于古詩文的學習缺乏興趣。本文就如何調動民族地區高中生對古詩文的學習興趣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民族地區;高中語文;古詩文學習;興趣
舟曲縣地處甘肅最南端,是甘南州七縣一市之一,境內上河和山后等地區為藏族聚居區,而舟曲一中則是其境內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在長期辦學過程中,為適應民族地區教育發展,特開設民族班。筆者在多年教學過程中,針對高中民族班漢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興趣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 開啟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古典詩文的興趣
民族班學生,大部分從小接受藏族文化尤其受藏傳佛教影響,對本民族文化有非常深的情結,在授課過程中,我們在充分尊重學生的文化信仰的前提下,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引導學生,增強民族學生對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的了解,引領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使學生認識到藏族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大藏經》《格薩爾王傳》《四部醫典》、藏因明學、藏歷算學等內容是藏族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而文言文和藏文中的古藏文有異曲同工之妙,學習文言文,對他們將來研究藏族經典著作非常有幫助,我們只有開啟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樂于接受古典傳統文化的熏陶,才能從“源頭”上激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二、 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景感受古典詩文之美
在文言文的教學中,引領學生感受、體驗文言文中語言美、思想美、精煉美、結構美、情景美,才能調動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因此,老師在文言文教學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將文言文中的作者描繪的各種美直觀地展現出來,比如在講解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時,教師一邊播放《春江花月夜》這首樂曲,讓學生欣賞,一邊展示春江月夜的優美圖片,讓學生置身于美好,如夢如幻的意境中感受作品的語言之美。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讓學生體會古典詩文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藝術手法,感悟古典詩文的意境美,語言美,內容美。引領學生融入古典詩文的唯美意境中,準確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進而理解詩文的意蘊,獲得深刻的審美體驗,情感體驗。
三、 通過“故事教學法”,促進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
高中古詩文中,有些文章記敘歷史事件,描寫極其生動傳神。如《鴻門宴》描寫了劉邦和項羽在宴會上斗智斗勇以及各自謀士間的較量,把劉邦赴宴時宴會上殺氣重重,劍拔弩張的場景描繪地驚心動魄。讀文章時,讓人處處替劉邦捏一把汗。直到劉邦借機逃回軍中,緊張的心情才稍稍放松些。有些描寫了一段唯美感人的愛情,如《長恨歌》《孔雀東南飛》,讀之,讓人不禁對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悲劇唏噓不已。有些描寫了一次集會,如《蘭亭集序》中,社會名流賢士們聚在一起。可觴可詠可嘆,盡顯名士的高雅情趣。教師在講授這些詩文時,可結合教材,適時穿插一些相關的故事,可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人物、事件的了解,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去感受古典詩文思想之精深,用語之凝練,意境之優美,構思之奇妙,結構之嚴謹。
四、 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合作學習
高中語文老師在授課時要自覺地在課堂上滲透新課改理念,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作用。讓學生自覺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教學班級內,按學習能力大小成立學習互助小組。在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發揮小組的作用,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教師授課時,設計好問題,讓小組成員分組討論探究,并展示自己小組的學習成果,與同學們交流。問題的設計要圍繞整個課堂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來進行。在講授《勸學》的時候,先要求學生事先搜集荀子的有關資料,了解荀子其人其事。在簡介作者時,讓學生代表介紹,教師總結。并設計探究性的思考題,《勸學》這篇文章到底勸人們學什么?讓學生分組討論,以訓練學生的探究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在課文學完后,讓學生談學習的心得體會,在小組成員之間交流。既加深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又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五、 重視古詩文的誦讀與文言仿作
教師在教學中,如果忽略文言寫作的引導,便有可能讓高中生在學習古詩文的過程中學習與應用相脫節,不利于寫作水平的提高,寫作中缺乏創新點。在古詩文的作品當中,有很多地方作者都運用了一些巧妙的表達技巧。倘若我們的高中生能夠靈活借用文言技巧,做到學以致用的話,那么這些內容就會變成他們作文當中的一大閃光點,給文章增色不少。高考作文中,考生引用古詩文而獲得高分的屢見不鮮。因此,高中語文老師在進行古詩文教學的時候,應該讓學生明白古詩文積累和背誦的重要性,并且讓學生把在古詩文中學到的表達技巧應用到他們的寫作當中去,使自己的文章更優美,更具文采。也可以讓學生嘗試仿寫或創作一些對聯、詩詞、格律作品,使學生產生一定的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
六、 結語
在國家教育部門對民族學生文言文教學日益重視的大背景下,語文老師在文言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注重全面調動學生古詩文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欣賞理解古詩文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習作技能。加強古詩文的學習,可以使學生的語文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因此,高中階段的語文老師應該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培養民族地區高中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許海梅.改變文言文課堂教學現狀的對策淺談[J].閱讀與鑒賞(教研版),2009(9).
[2]徐穎.文言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8(29).
[3]陳秀霞.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學初探[J].語文天地,2011(5).
[4]舒紅方.提高文言文教學實效的“三部曲”[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9(7).
作者簡介:
袁潔,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肅省舟曲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