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以讀促寫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需注意的問題,從制訂以讀促寫教學目標、利用單元話題、參照范文結構、組織讀后訓練四方面進行探討,以期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中英語 以讀促寫 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3B-0089-02
英語寫作是一種復雜的思維過程,也是檢驗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手段之一。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擔任學生的引導者,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使學生能夠從容地應對各種題材的寫作。以讀促寫的教學方法,遵循了語言發展的規律,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將以讀促寫運用于高中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從閱讀中探究寫作的技巧,在寫作的過程中升華對閱讀的認知,將二者結合起來,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
一、以讀促寫的應用方法
以讀促寫的方法多種多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以下幾個方面來實施以讀促寫,為增強學生的英語水平做努力。
(一)制訂以讀促寫教學目標
在正式教學之前,教師首先要制訂以讀促寫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將其融入寫作訓練中。閱讀本身是對所讀文章的建構過程,如果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原文章的用詞以及作者的寫作意圖,就能夠從中不斷地積累自己想要獲得的知識,進而提升寫作水平。所以教師在運用以讀促寫教學方法時,要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將其順利地融入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中。
如教學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 Unit 3 Computers 中的 Reading 部分 Who am I 時,教師可針對教材內容將閱讀教學目標制訂為:
1.Cultivate students' autonomous reading ability and teach their autonomous reading skills.
2.Let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computer development and retell the main thread of the text.
3.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reading,let students imitat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a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duct and improve their writing skills.
課堂上依據教學目標展開教學過程,并觀察學生的表現,靈活調整教學環節。
以讀促寫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融為一體,把對語言知識的傳授、框架結構的分析以及寫作技能的訓練巧妙地結合起來,使之成為一個相輔相成的統一體。為了提高閱讀與寫作的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教師應當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才能夠將以讀促寫順利地融入整個教學過程中。
(二)利用單元話題,積累寫作素材
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中幾乎每個單元都圍繞著一個中心話題而展開,這能夠為學生的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而教材中出現的范文同樣也是學生寫作的參考,能夠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為此,教師應當立足于教材,引導學生全面掌握各個話題的寫作方法,并進行讀后仿寫活動或復述。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能夠為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資源,擺脫了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
比如教學必修三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中的 Reading 部分時,文章主要介紹各個國家的節日和慶典,這一類話題在考場作文中經常會出現。所以教師要以教材范文為根基,課堂上利用討論教學法,激活學生腦海中已儲備的關于各個節日的英語知識。比如:“Can you tell me what festivals you know in different countries?Except China.”學生很快回答:“Thanksgiving,Christmas,Halloween and so on.”教師繼續引導:“So which countries do they belong to?What is the origin of the festival?”當學生一一回答了有關各個國家著名節日的來源、風俗習慣后,再讓學生用英語簡單地介紹有關我國傳統節日的信息,最后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節日,參照范文的表達方式用英文寫一篇傳統節日介紹短文。
在閱讀教學完成后,教師還應要求學生對所學習的文章進行一個綜合性的回顧,總結各個文體的寫作技巧,將一些常見的話題進行歸類,熟記范文寫作模式,有助于日后的寫作。畢竟教材才是最好的學習資源,只有立足于教材,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三)參照范文結構,汲取其中精華
寫作的基礎是閱讀,閱讀的升華是寫作。在運用以讀促寫教學方法時,教師應當讓學生參照范文的框架結構,自主提煉文章的寫作主旨,汲取其中的精華。比如一些高頻的詞匯、短語以及比較經典的長難句等,這些能夠豐富學生的語言儲備,在實際寫作時運用已有閱讀經驗,擺脫了以往想寫而語言匱乏的現象。
如必修 4 Unit 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 中的 Reading 部分 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ur 是一篇典型的人物傳記。這類文體在寫作教學中是非常值得學生練習的。主要參照作者對文章框架的構造方式、行文思路、表達技巧,以及對重點詞匯、短語、句型的應用方法。范文共五個自然段,按照總分的方式敘述了幽默大師卓別林精彩曲折的一生。首段引用維克多·雨果的名言引入,十分自然恰當;接著簡單介紹了卓別林給人類帶來的貢獻、出生背景、演繹經歷、逝世過程等。文章語言以長難句居多,段落內容明確。教學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采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將文章的重點信息以圖片的方式展現出來,并將其中重點的詞匯、短語填充到思維導圖中,再根據這些提示將文章的框架結構以及重要的語言知識點熟記于心。
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能夠回顧范文中的重點單詞和句型,同時也訓練了英語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所以說思維導圖同樣是促進學生以讀促寫的重要途徑之一,值得教師實踐。
(四)組織讀后訓練,豐富語言經驗
學生在學習完一篇文章之后,往往會對這篇文章形成自己的觀點。這一階段常常是學生思維方式、知識儲備以及語言能力提升的關鍵時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組織與之相對應的讀后訓練,設計與文本閱讀息息相關的話題供學生討論,從而產生以讀促寫的知識遷移過程,最終順利達成教學目標。這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語言經驗,而且能夠讓學生在書面表達層面具備較大的提升空間。
如教學完必修四 Unit 4 Body language 中的 Reading 部分后,教師可針對文章內容設計一場讀后趣味活動,即“你做我猜”。先將學生分組,2 人一小組,8 人一大組。游戲規則為各個小組的成員,由一名學生做動作,另外一名學生用英語說出他的意圖。如學生 A 做出非常著急、面部表情十分尷尬的動作,學生 B 可以猜出:“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bathroom?”學生 A 再以點頭或搖頭表示答案正確與否。活動結束后,學生充分了解了肢體動作的重要性。最后,教師再讓學生將活動的過程與感悟用書面表達的方式呈現出來,以此訓練學生的寫作技能。
此外,教師也可以在讀后為學生拓展一些課外閱讀,雖然課本當中的文章非常值得參考,但是畢竟數量有限,不能夠很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可以通過拓展閱讀讓學生接觸更多體裁的文章,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知能力,進而汲取更多的語言素材,為提升寫作能力做充足的準備。
二、運用以讀促寫需注意的問題
雖然將以讀促寫運用于高中英語教學中益處多多,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還是切實存在的。
(一)找準以讀促寫的“切入點”
以讀促寫,從字面意思上理解是用閱讀教學來促進寫作教學,從閱讀教學中為學生總結出寫作的方法與技巧,使其能夠將之運用于自己的寫作過程中。然而,部分教師對以讀促寫這一概念認知得比較狹隘。雖然已經明確了讀寫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但是在正式教學時卻沒有找到讀寫結合的恰當切入點,導致在組織以讀促寫的訓練時,將以讀促寫簡單地理解為“閱讀之后就要進行寫作教學”,實際上依然將閱讀與寫作分割開來,不利于體現英語教學的系統性。教師應該找準閱讀與寫作的切入點,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考作者的行文思路,自主總結寫作技巧,正式寫作時將其自然地運用于其中,讓閱讀與寫作真正連貫起來。
(二)增強學生“舉一反三”的意識
觀察發現,很多學生在以讀促寫的過程中缺乏“舉一反三”的意識。他們認為閱讀與寫作只是局限于課本知識內容中,而沒有將其與課外學習結合起來。雖然教師在課堂上也為學生灌輸讀寫結合的理念,然而學生在具體應用時仍然停留在課堂學習階段。沒有將課堂學習與課外學習相聯系,從而無法發揮讀寫結合的主觀能動性。這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以讀促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提醒學生將自己所閱讀到的素材運用于寫作中,并鼓勵學生自主歸納整理作者的寫作技巧,將課堂上掌握到的英語知識運用于課外的學習中,才能實現高效率的英語學習。
(三)堅持開放性原則
與以上提到的觀點相似,由于現代教育方式的迅速發展,以讀促寫已經不單單局限于課堂之上,而閱讀與寫作也不僅僅局限于二者本身。教師在實施以讀促寫的過程中應當堅持開放性原則。鼓勵學生多閱讀課本以外的材料,比如英文電影、電視廣播、國外雜志等。瀏覽過后,抽出時間寫一寫英語隨筆、影評、散文、生活日記等。這樣一來,學生在課外生活當中依然可以達到以讀促寫的效果,實現英語教學的真正目的。
總而言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以讀促寫教學方法,能夠很好地解決當前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它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而且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促使學生在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邁向更高的臺階。當然,目前以讀促寫這種教學方法運用得還不夠成熟,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實踐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做積極的完善,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鄭清燕.高中英語“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教學策略[J].文理導航(上旬),2015(7)
[2]陳 琦.例談以讀促寫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18(03)
【作者簡介】黃忠大(1971— ),女,廣西防城港人,大學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小學英語教學研究。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