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浩原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的快速發展,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視覺傳達設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和創作激情,本文分析了新媒體時代的特征及新媒體時代對視覺傳達設計的促進作用,進而對新媒體時代下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進行研究。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視覺傳達藝術;設計
中圖分類號:J5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7-0040-01
一、引言
藝術設計是指以現代設計理念、理論為依據,以文化市場為根據所制定的設計,它能夠提升企業的藝術內涵、文化價值,讓商品的生產、銷售、經濟、產權、法規、文化、廣告等產品要素,形成完善的藝術鏈條,以增進商品藝術設計價值及藝術功能的聯動關系,最大限度地發揮視覺藝術設計理念的行為影響力。
二、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概念探究
(一)理論分析
目前,新時期視覺藝術設計概念包括視覺傳達、藝術廣告、傳統設計、藝術影響以及社會思想觀念、人類情感傾向等多個方面,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對象包括藝術機構、藝術家群體、藝術商品、藝術信息、藝術金融等。
(二)發展現狀
由于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所面對的是藝術領域及相關產業,通過一系列現代化的管理手段,維護藝術品創作、銷售、被欣賞等環節的獨立性,所以,現代視覺傳達藝術設計仍面臨諸多挑戰和問題。從目前來看,我國藝術產業發展極為迅速,通過國內外專家、學者的不斷研究和調查發現,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理念是經過“發展挫敗期”的,因為由“商業美術設計”轉化形成的“平面美術設計”,其理念必須要迎合社會需求的變化而隨機改變,否則藝術設計所創造的藝術產品就會失去原有的魅力。商品的藝術設計不同于其他生產管理,其管理體系中存在特定的“非營利部分”,這一部分是無法用經濟價值來衡量的。
三、新媒體藝術對視覺傳達設計藝術
(一)新觀念的啟發
新媒體藝術對視覺設計藝術影響的根本點在于觀念的塑造,它是新媒體藝術的靈魂,只有擁有某種觀念才會讓藝術作品擁有“生命”,才能讓受眾通過視覺作用,感受藝術設計的魅力,最終接納設計者的觀念。但在社會實踐中,一些人簡單的把新媒體藝術設計的重點放在技術層面,認為只要在藝術設計中運用網絡技術與數字化手段就可以稱之為新媒體藝術,在這種片面的理解之下,原本擁有的藝術作品通過網絡與數字技術將其呈現在互聯網或其他電子媒介內,就可以稱之為新媒體藝術,這種觀點忽視了新媒體藝術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因素,那就是創造性。
(二)重視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實踐操作
在講解《素描頭像造型設計》課程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從素描對象的頭部、軀干以及形態特征入手,展開綜合性藝術處理。因為現代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與傳統管理模式的側重點不同,所以學生應學會調整自身藝術設計的思維和實踐操作過程。
(三)不斷增加人性化交互設計元素
任何形式的設計都要注重人性化色彩的彰顯,在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中,視覺傳達設計在發展中也要注重應用人性化設計理念。設計者在進行設計時應注重增添人性化交互設計元素,使受眾可以與視覺傳達作品、設計者進行較好的溝通。如在網站頁面設計中,設計者可以設計特定的人性化交互窗口,從而使網站訪問者可以對網站頁面的設計提出合理建議。
(四)虛實之間的多媒體符號審美對視覺藝術設計
當前,我們的思維結構已經習慣了虛擬性,甚至可以說虛擬性思維已經成為我們認知世界的某種方式,一些網絡游戲沉迷者寧可沉浸在網絡世界也不愿意回歸社會就是很好的例證。在新媒體藝術設計時,設計者要充分的重視虛實之間的多媒體符號,以此來增強對受眾的視覺藝術設計影響,拿士力架的廣告舉例說明:一名籃球運動場上表現不盡如人意的球員,在吃過士力架后,把自己幻想為姚明,等吃過士力架之后才回到現實,這就是一種虛實之間的轉換活動,廣告的本意是在告訴我們士力架有緩解疲勞,激發斗志的功效,當受眾觀看廣告之后,自然就會對士力架這款產品產生好感,原因在于虛擬符號——姚明的存在,以至于想起姚明就可以想起士力架。
四、結語
視覺傳達設計不僅僅只是一門專業學科的代名詞,更多的是代表人類豐富的生活。在新媒體時代下我國人民更加需要的是具有創新思維的設計師、超越視覺的傳達設計以及更加具有中國特色的視覺傳達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需要優秀的設計師把握設計的方向,豐富傳播的內容。需要群眾的包容,助視覺傳達設計勇于創新。需要社會的關注和資金的幫扶,助視覺傳達設計飛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