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黛夢
摘要:長笛屬于西洋樂器,傳入中國后也豐富著中國的音樂表現手法和技巧,在長笛表演中,融入中國傳統民族元素,不僅可以讓長笛文化藝術落地生根,得到更好的發展,而且也可以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起到文化的傳播的作用。本文通過長笛表演中融入民族傳統元素必要性的分析,從三個方面探索了傳統民族元素在長笛表演中融入的方式和技巧。
關鍵詞:長笛;民族元素;表演
中圖分類號:J6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7-0061-01
一、前言
全球化趨勢的發展,西方音樂在中國逐步發展,為中國音樂帶來了全新的血液。西方的樂器不斷引入中國,為中國的音樂表演帶來了更為精彩紛呈的現狀,不少中國的樂器開始借鑒了西洋樂器的表演手法,而西洋樂器,也在不斷地融入和具有中國的元素。長笛藝術的深入發展,需要與我國的民族傳統元素進行巧妙的融入,不僅可以讓更多的中國聽眾理解和感悟到長笛的魅力,而且更具有本土的特色,也是長笛的一種文化的發展和藝術的發展。
二、長笛表演中融入民族傳統元素的必要性
在中國古代,有簫和笛子的樂器,它們與長笛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笛子是中國民族樂器中極為重要的樂器,在很多的時候,用于獨奏,展現一種極具表現力的音樂風格,但是,笛子如果運用到合奏中,卻也可以呈現出獨特的音樂質感。長笛具有著低音域渾厚飽滿,中音域悠揚,搞音樂高亢尖銳穿透力強的特點,長笛的音樂有著清秀的特質,也有著具有極強表現力的情緒。中國一直以來就有笛子的表現技巧,例如從高音來說,笛子就可以分為曲笛(音高較低,但音色比較醇厚,主要在南方盛行。笛身比較粗,多用于合奏)、梆笛(音色嘹亮、清脆、笛身比較細短,主要用于中國北方各戲種)和中笛。
長笛則是一種西洋樂器,它的進入中國樂器演奏范圍,給中國音樂帶來了與眾不同的表演技巧和現代特性。長笛的表現力非常豐富,擅長在自然風光的表達上呈現出獨特的質感。例如,長笛可以演奏出連音斷音、顫音和滑音等等抓人眼球的特色性音符。在表達情緒上,長笛也極為出色,在我國古代,有非常優秀的笛子演奏技巧。在現代的影視劇作品中,笛子也成為角色情感表達或者情緒渲染的重要表現道具。長笛無論是在表達溫柔的旋律上,還是在柔情蜜意的甜蜜氛圍中,都有著獨特的表現內涵。甚至于在描述自然風貌和自然的擬聲上,都極為獨特和有意境。長笛在中國有一定的表演基礎和喜好者,但是長笛的表演中,需要融入中國傳統的文化元素,這樣,才能讓藝術的發展落地生根,并且不斷的創新和融會貫通。
三、長笛表演中如何融入中國傳統民族元素
在長笛的表演中,通過對于傳統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入,可以帶給長笛表演更多的魅力的獨特的生命力。
(一)對具有傳統民族風格音樂的改編
中國傳統有非常多的音樂藝術,有著獨特的魅力和雅致的音樂表現技巧。其中有不少非常適合用長笛來表現,如果用長笛的演奏方式,采用長笛的演奏技巧和方法,則可以將中國傳統的音樂呈現出獨特的魅力,這是中國傳統元素融入長笛表演的一個技巧和方式。《春江花月夜》是古典民樂的代表作品之一,有著意境深遠,樂音悠長的特點。采用唐詩作為曲名,是一首優美典雅的抒情樂曲,展現中國優美的山水畫卷,靜怡的春天夜晚,花朵盛開,月光明亮,小舟在江面上蕩漾,花影輕輕隨著晚風搖曳,是一派迷人的山水美景。作品節奏流暢、細膩婉轉,展現著獨特的中國水鄉特色和迷人風姿。而改變為長笛獨奏曲《夕陽簫鼓》,采用長笛的演奏技巧來演繹中國傳統的民族音樂,也獲得了國際上長笛演奏者的認可與贊譽。中國傳統樂器和中國長笛的發展也受到了世界各地的矚目。在長笛的表演中融入中國傳統的音樂元素,不僅可以讓中國傳統的音樂展現多元化的發展方向,而且也讓長笛呈現出中國獨特的音樂文化魅力。所以,在音樂的創作中,用良好的音樂技能和精準的演奏技巧,將中國傳統的音樂與其他的音樂文化進行嫁接,可以實現良好的“雙贏',局面。
(二)在長笛表演中融入中國傳統音樂元素
中國傳統有許多優秀的音樂作品和音樂元素。傳統民族元素的廣泛發展,也促進了音樂的創新和音樂的獨特表現力。在長笛的表演中,傳承民族文化的歷史和發展,將帶有民族特色的音樂藝術融入到長笛的表演中,可以促進長笛音樂表演的民族性和獨特性。在音樂的發展上,要注重節奏的起伏變化和多樣性,在原有的藝術形式不變的情況下,利用長笛實現音色和音域的創新。在傳統音樂和文化的融入上,需要了解中國傳統特色文化和中國傳統的情感特色,以及藝術表達的不同形式和不同感情。只有植根于民族的土壤中,創造出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和元素的音樂藝術形式,才能讓長笛在中國的發展落地生根,并綻放出更為嶄新的藝術魅力。例如在《七仙女和董永》中,長笛的悠揚音質與傳統的黃梅戲相互結合,展現出一種獨特的魅力和聽覺上的沖擊。七仙女與董永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神話故事,而長笛的獨特音色,讓主人公的情緒有了不錯的發揮,而且還營造了一種充滿了夢幻色彩的神話氛圍,讓觀眾在聽覺上感受到了與傳統不同的文化元素和文化沖擊。它們相輔相成而且獨特,音樂的表現力和藝術魅力都更為多元和現代。
(三)演奏者要進入到音樂情感的情境中去思考
只有演奏者進入到作品的環境中,并對中國傳統的文化和元素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的時候,才能才表演的時候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所以,演奏者要接受中華民族的傳統教育和熏陶,演奏者特別是在演奏民族風格的長笛音樂的時候,可以適當地接受民族的音樂和古典詩詞的文化元素元素。如在《夕陽簫鼓》中,如果單純從音樂技巧上來考慮,則長笛的演奏聲音過于優雅。而只有了解到夕陽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寓意和文化含義,才能更好地展現這一樂曲。“古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種有著古詩詞的原始意境之美,只有表演者融入到音樂的情境中,并有中國古典文化的熏陶,才能在長笛的表演中融入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理解,才能更好地進行表達,通過聲音的模式進行情感的輸出,進而感動聽眾,感動每一位音樂的愛好者。《夕陽簫鼓》有著夕陽下的動人景致,有著柔婉的旋律和如中國山水墨畫般的美麗淡雅,清新動人。全曲運用了民族樂器中常見的多段體結構,共分十段,分別是: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迥曲水、花影層疊、水深云際、漁歌唱晚、洄瀾拍岸、橈鳴遠瀨、歙乃歸舟、尾聲。只有演奏者明白中國詩詞意境中的曲水流觴,江上漁舟,漁舟唱晚等意象,才能演奏出音樂的精髓。
藝術形式通過音樂的表現力和獨特魅力,讓音樂跨越語言的障礙,成為世界性的通用語言,是文化的融合,也是文化的發展。在長笛的表演中,通過中國傳統元素的融入,通過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入,不僅代表著國際之間的合作和交流,還代表著文化的互通和文化的交流、發展。在世界范圍內交集愈來愈強的情況下,任何一種文化都難以故步自封地發展。而長笛在中國的發展,將傳統的中國元素與之結合起來,讓中國傳統音樂被更多人所知曉和接受,同時也讓更多的中國人領略到長笛的魅力,這也是長笛表演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魅力所在。
音樂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長笛作為西洋樂器,在中國本土化的過程中,采用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方式,更容易讓國人領會到長笛的獨特魅力。而長笛的演奏技巧和表現力,也可以賦予中國傳統元素更多元化、更現代性的特征。將傳統民族元素融入到長笛的表演中,促進文化的交流和傳播,對于打造獨特的藝術魅力具有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在長笛的發展中國發展過程中,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和中國音樂的共鳴和結合點,從而將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特性,通過長笛的獨特技法進行表現,可以更好地展現音樂的世界性和民族性,也可以讓中國傳統的民族文化得到繼承與傳播,提升藝術的審美力和文化的傳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