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菊
摘要:美術作為一門引導學生發現美,欣賞創造美的學科,受到幼兒的普遍喜愛。在美術教學中,老師不能一味的讓學生去模范或按標準來完成作品,而是要引導幼兒去認真觀察,去聯想,去欣賞,通過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使得幼兒愉快的學習美術知識,培養美術興趣,進而促進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美術教育;創造性;培養
中圖分類號:G6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7-0256-01
一、引言
幼兒時期對于孩子的成長和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美術老師作為培養者,應該及時的改進自己的美術教學方案和教學理念。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充分分析考慮幼兒的心理和性格,以及正確的引導,使得幼兒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性。
二、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幼兒創造性的培養的現狀
1.沒有重視幼兒的內在發展。幼兒處于一個需要引導他去尋找美,發現美的一個時期。幼兒的美術教育更應該如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從幼兒感興趣的方向入手,注重幼兒的內在發展。但現行的幼兒美術教育中,很多的課程并沒有考慮幼兒的學習興趣,根據規定的教學目標,只是一味的根據課本進行教學,刻板的教學內容,這些使得幼兒的興趣不斷被打壓消磨,不能很好地發展學生的個性化,也不利于幼兒想象力和創造性的發展。
2.傳統教學模式仍然存在。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不斷受到推廣,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太適應當下的教育環境。傳統教學模式中,老師是整個課堂上的主旋律,老師單向的填鴨式教學,使得課堂更多的是教師的一言堂。要知道,幼兒才應該是課堂上的主體,在美術教育活動中充當真正的主人。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因為在一個規規矩矩的教學環境中,是不利于幼兒的主動性和創新性調動,讓幼兒的作品只是照葫蘆畫瓢,千篇一律。
三、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幼兒創造性培養的策略
1.營造開放的環境,引導孩子自主思維。美術老師要有意識的將美術課堂營造成一個平等開放的學習氛圍,讓幼兒們在令他們放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和欣賞美術。老師充當一個朋友的角色,俯下身子,平視孩子的眼睛,和他們交流,讓他們暢所欲言,相互溝通,在交流中百花爭鳴,百花齊放,使得他們能夠主動積極的去了解美術知識,從而更好的培養孩子的自主性思維。
2.從興趣出發,創造生動情境。幼兒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聽大人講故事,那么美術老師可以充分運用孩子的這一普遍天性,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老師通過給孩子講述富有情趣的故事,使得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感悟知識。通過故事的引導和啟迪,創造出生動豐富的情境,打開想象的窗戶,啟發學生的創造思維。根據幼兒的習性,引導學生融入老師創造的情境中,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3.運用聯想,活躍思維。還記得《小王子》里面的一個故事。作者在還是孩子的時候喜歡畫畫,他畫了一頂帽子,但是在作者自己的理解中代表的是一條巨蟒吞噬了一頭大象,但是成人的眼睛里只會覺得是一頂簡簡單單的帽子罷了。老師在美術教學中要運用豐富的聯想,來活躍幼兒的思維,而不是禁錮孩子的思維。例如,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引導孩子們討論畫的是什么,可以是氣球,可以是雞蛋,可以是蘋果,可以是西瓜,也可以是太陽,是泡泡等等,填充不同的顏色可以代表不同的事物,通過引導幼兒發揮聯想,使得簡單的一個圓演變為各種不同的美術作品。②通過老師引導孩子們聯想,可以充分調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
4.觀摩美術作品,激發學生想象力。在幼兒的美術學習中,老師可以將一些大師的作品引入課堂,像是梵高,畢加索,莫奈這樣的大師,他們的作品帶給人美的享受,也可以將相關作品布置在教室的各個角落甚至是做成黑板畫,使得學生耳濡目染的學會發現美,欣賞美。此外,除了大師的作品展示之外,還可以相互欣賞幼兒自己的繪畫作品,相互傳閱,因為幼兒的美術作品一般是充滿著鮮明的個人特點的,非常值得觀摩借鑒。可以在幼兒將美術作品完成后,定期做一個美術展,鼓勵孩子不斷的挖掘自己的潛能,也使得在觀賞別的孩子優秀的作品時,發現借鑒別人的優點和亮點。
5.積極鼓勵,促使學生個性化發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和優勢所在,老師要因材施教,發現欣賞每個學生的美術作品,通過及時的鼓勵和評點,加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他們對美術的熱愛,使得每個學生可以在積極愉快的環境中充分的發揚自己個性,健康愉快的成長。
四、結語
總而言之,美術老師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美術活動,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使得幼兒在美術這個遼闊的領域,盡情的發散想象,培養學生對美術的熱愛,學會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更好的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