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常振
摘要:數學在中職院校教學中的是一門必修課,在整個中職教育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打下基數。在中職數學的教學中,數學教學一直是一個難題,不少中職學生因為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相對較弱,而數學邏輯性強,相對授課形式枯燥,造成中職數學教學活動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改革中職數學教學模式迫在眉睫。
關鍵詞:專業核心能力;中職數學;教學改革;改革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7-0268-01
一、中職數學教學改革的方向和現狀分析
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管理第一線的技能型人才。中職的數學教學的改革方向,要致力于幫助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因此,中職數學教學不應當只體現數學的邏輯基礎性,還應該努力與專業融合,注重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其職業性,做到數學教學與各個專業的專業課教學能夠融合,充分體現其“以專業核心職業能力為導向”的教學理念,探索如何在中職數學教育中體現專業特色,為專業教學服務的路徑,讓基礎學科,也能更高的服務于職業能力的培養。
針對以上分析的改革方向,下文對目前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
首先,中職數學教學中,負責不同專業數學教學的教師們都屬于學校公共基礎學科部,與各個專業各個系部聯系較少,教師們相互之間交流也少。數學教師們通常用同一種教學方法,有著自己的獨特的教學體系,卻千篇一律。無論是計算機專業的數學課,還是建筑專業的數學課都是運用同樣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存在著與其他專業教師缺乏交流,與學科本身知識能力需求脫節的現象。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與專業知識完全脫離,僅僅注重數學學科基礎性,這就使中職學生在進行數學課程的學習時,無法從數學中,得到對專業課程學習的引導和幫助,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其次,教學資源具有局限性。就教材來說,中職數學教材與普通高中教材知識構架基本相同,教材內容與專業課之間沒有銜接,沒有突出職業教育特點。這就使中職數學教學的教學目標缺乏職業教育的針對性。同時教材資源枯燥,容易讓原本學習能力不強的中職學生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另外,中職學生大多數是高考落榜考生,數學基礎較為薄弱的現象比較普遍,加上大多數中職學生在小學初中階段并沒有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自學能力和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都相對較差,也給中職數學教學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為此,中職教師要根據學生特點,改變傳統中職數學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中職數學體現專業能力的教學改革路徑探索
(一)明確培養目標,突出職業教育特點
中職數學要堅持職業教育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目標,數學教學應當區別于普通教育,要有旗幟鮮明的職業特色。教師在思想上要明確中職數學不能僅僅作為基礎學科來教,要服務于學生的專業學科。在實際的教學中,要立足于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型素質,提升學生的專業數學學習技能。在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注重選取貼合學生的專業實際需求的知識,使數學教學與專業教學相銜接,在數學教學中也能做到突出其職業能力。
(二)教學內容選取上,要因才施教,充分融合專業特色
中職教育是職業教育,其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是中職階段人才培養的重點,中職數學教學內容也應當充分結合專業特色,因才施教,體現數學教育服務專業教學的宗旨。較好地滿足學生專業課學習的需求,并更好地實現對中職數學知識的鞏固和實踐應用。
例如建筑專業的中職學生,要學習建筑制圖,對學生的空間感知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把畫法幾何部分作為教學的重點,加重教學課時比例,使得學生在數學課上就能夠提升自己的空間理解力,為機建筑制圖打下基礎。在中職計算機專業的數學教學上,要使中職數學教學內容滿足計算機專業的職業能力需求,在數學教學中,可以側重于數據算法、函數等內容,為學生數據編程打下基礎。通過中職數學與專業課程的銜接,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促進專業課學習效率的提高。
(三)運用情感化教學策略,縮小師生情感距離,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中職學生普遍心里上的自我認同感較差,他們習慣將自己定義為“笨學生”“差生”很多中職學生認為,數學課很難,自己作為高中都沒考上的學生來說,學不會很正常。這種心理會嚴重應該數學教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認識到中職教育可以習得一技之長,也有很好的發展空間,只要自己努力學習,就可以在社會上立足,贏得尊重和社會地位,從而增強中職學生的自信心,積極投入到中職數學的學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