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妮,趙江鵬,郭永洪
(云南工商學院,昆明 651701)
職業認同感是個體對所從事職業的目標、社會價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它既指一種過程,也指一種狀態。筆者認為, 職業認同是一個綜合了作為職業者和成為職業者的個人與職業兩方面均在進行的過程。
對于“職業認同”這一概念,各個領域的研究者有著各自不同的觀點和看法。國外有學者認為, 護士職業認同是護士對護理職業的自我肯定, 在角色實踐中感到自己是勝任的,并能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職業理想。Joakim等認為護士職業認同包括護士的自我感覺經歷和他人對護士的看法兩個方面。而國內有學者認為護士職業認同是護理人員對護理專業的目的、意義及作用的看法,對護理工作的理解、信念和擁有的護理及相關專業知識。
護理專業學生作為即將入職的準護士, 其職業認同應是對護理職業的看法和情感, 以及決定其職業行為傾向的心理狀態。有研究認為護生職業認同既指護生從自己的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中逐漸發展、確定自己護士職業角色的過程,也指護生在理論和實踐學習中對護理職業認同程度的狀態。由此可見護生只有在情感上接受并喜愛護理職業,才能在學習和今后的工作中形成積極的態度。
在我國,各地各大院校不同層次的護理專業學生均存在著一些共性的問題,特別是民辦高校,因護理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學生對護理專業的職業性質、職業環境、職業要求及職業前景比較陌生,擇業動機主要來自于父母、親人、朋友的說教或影響,或者成績和就業因素的影響。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學習時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缺乏主動的職業愿景及規劃,所以,許多護理專業學生沒有積極主動學習的態度,沒有職業情感,沒有學習的成就感,從而對于護理專業的職業認同感大打折扣。課題組成員通過對云南民辦高校護理專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從真正意義上了解云南民辦高校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認同水平,分析原因,探索有效的教育對策,以期能夠為本地護理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教育資源,提高高級護理人才綜合素質及職業認同感,提升高級護理專業學生就業率,滿足社會對高級護理人才的需求。
課題組成員從云南省8所開辦護理專業的民辦高校中選取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300人)、云南工商學院(300人)、云南經濟管理學院(200人)、昆明衛生職業學院(100人)、云南新興職業技術學院(100人)5所民辦高校中的一、二、三年級在校護理本科學生和專科學生共1000人進行問卷調查。除去39份不合格問卷,其余961份問卷調查中本科567人,???94人。年齡均在18~24歲之間。具體人數資料統計見表一。
1.2.1 調查工具
問卷內容分為兩部分,即對一般資料的采集和職業認同感的調查。其中,第一部分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學歷,年級,生源地,是否獨生,興趣愛好,職業傾向,父母的文化層次。第二部分采用我國郝玉芳博士2011年研制的“護生職業認同問卷”量表作為調查工具。此量表包含五個因子,17個條目,其中,職業自我概念中有6個條目,留職獲益與離職風險中有4個條目,社會比較與自我反思中有3個條目,擇業自主性中有2個條目,社會說服中有2個條目。采用likert五級評分法,很符合5分,較符合4分,介于之間3分,較不符合2分,很不符合1分,滿分85分。除第12個條目為反向計分題以外,其余均表示分值越高,其職業認同感越高。
1.2.2 調查方法
2018年5~10月,課題組成員分別對云南5所民辦高校護理專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先對相關調查人員進行培訓,說明本次調查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問卷填寫的注意事項等,且承諾對資料進行保密。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則,采用無記名方式填寫,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問卷的發放、回收工作。發放問卷1000份,收回1000份,剔除不完整和無效問卷39份,有效問卷共961份。問卷有效率96.1%。
1.2.3 統計方法
本問卷回收后,由課題組成員將調查表統一編碼后,建立數據庫,2人2次平行錄入,邏輯查錯、整理后得出最終分析數據庫;數據分析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計數資料(如一般資料及人口統計學特征)用構成比描述,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F檢驗來描述,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專業學生學歷人數信息統計見表一。

表一 護理專業學生學歷人數信息統計
護理專業學生基本資料統計見表二。

表二 護理專業學生基本資料統計表
對職業認同感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見表三。

表三 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問卷調查數據統計表
對本次調查的961名護理專業學生進行問卷的描述性統計分析,計算其均值、標準差,中位數。在統計過程中為了便于觀察比較,其構成比中把很不符合和較符合并為不符合,把較符合和很符合并為符合。
職業認同感各因子的條目得分情況見表四。

表四 職業認同感各因子的條目得分情況
在各因子的條目得分中,職業自我概念平均得分最高。各條目的均值在3.45~3.51之間,表示不符合人數在14.2%~15.6%,符合的比例在51.6%~53.2%,中立的比例在32.3%~32.8%。有52.8%的護生樂意成為一名護士,53.1%的護生不會改變目前的職業方向,52.9%的護士表示喜歡護士行業,并將在此行業積極發展,53.2%的護生為能在護理領域感到自豪,51.6%的護生認為從事護理職業令其愉快。52.5%的護生確定能夠在護理職業上取得成功。
留職獲益與離職風險平均得分排名第二。各條目的均值在3.47~3.5之間,表示不符合人數占比在14.8%~15.6%,符合的比例為51.5%~52.8%,中立的比例為32.3%~33.2%。有52.6%的護生表示不愿變換職業,52.8%的護生表示護理工作能施展其才能和特長,51.5%的護生認為離職會給其造成情感創傷,52.1%的護生表示護理工作能使其發揮創造性。
社會比較與自我反思在各因子比較中平均得分位居第三。各條目均值在3.44~3.51之間,表示不符合者占比在14.9%~15.9%,符合者占51.4%~53.8%,中立的占31.3%~32.7%。有53.8%的護生能常自省,探索未來職業發展,51.4%的護生試圖了解各類職業領域的情況,還有52.5的護生表示在擇業時須考慮外在環境影響。
社會說服在各因子得分排序中居第四位。各條目均值3.41~3.5,不符合者在16.1%~17.9%,中立31.5,符合占50.6%~52.4%。50.6%的護生想和護理領域前輩交流,52.4的護生喜歡了解護理領域成功人士的成長故事。
擇業的自主性在各因子比較中平均得分排序第五。各條目均值在2.9~3.4之間,不符合人數占17.7%~33.5,符合人數占35.1%~48.5%,中立者31.4%~33.8%。其中35.1%的護生對職業的認識是源于他人,而48.5%的護生則表示不管怎么說都會選擇其喜歡的職業。
不同年級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認同總分及各因子的差異比較見表五。

表五 不同年級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認同總分及各因子的差異比較
在不同學歷不同年級的問卷調查統計中,留職獲益與離職風險,社會比較與自我反思,社會說服這三個因子有統計學意義。本科二年級學生總分均值最高66.09,說明其職業認同感最高,而??埔荒昙壙偡志底畹?4.87,說明其職業認同感最低。在留職獲益與離職風險中本科二年級得分最高15.66,專科一年級得分最低12.6;社會比較與自我反思中,本科一年級得分最高11.71,專科一年級得分最低9.52;社會說服中本科一年級得分最高7.93,??迫昙壍梅肿畹?.58。
調查數據顯示:云南省民辦高校護理專業學生中樂意成為護士的占52.8%,喜歡護理專業的占52.9%,為從事護理職業感到愉快的占51.6%,52.8%的護生認為護理工作能施展個人能力和特長,52.1%的護生認為護理工作能使其發揮自己的創造性。說明云南省民辦高校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認同感相對較高,這與云南省民辦高校在教育教學中更注重職業理想的灌輸和職業生涯的規劃有很大關系。
教育探索:云南省民辦高校護理專業學生大多來自農村且是非獨生子女,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但同時接觸過臨床的學生不多,且對于護理職業的相關認知很少,故結合本地區生源特點,在教育教學中抓住學生的興趣特長,鼓勵引導其發揮自身優勢,以產學研等多種渠道滲透護理職業特色,重要性及廣闊前景。
調查數據顯示:云南省民辦高校護理專業學生中53.1%的護生不會改變自己的職業方向,52.5%的護生確定自己能夠在護理職業上取得成功,52.6%的護生由于在護士職業中投入太多,而不愿變換職業,51.5%的護生認為離開護士職業會給其造成情感創傷。52.5%的護生在擇業時會考慮外界環境的影響因素。35.1%的護生的擇業是源于他人的灌輸,48.5的護生擇業是基于個人喜好而不受他人影響。51.4%的護生想要了解各類職業領域的情況以便堅定其職業信念。說明這部分護生職業觀念較強,不會輕易放棄或改變自己的職業方向,這也說明云南省民辦高校在教學中注重滲透職業理念,強化職業情感。
教育探索:起點不高,基礎不扎實,環境限制其擇業的寬度這是云南省民辦高校護生的基本特征,而護士職業起點低,就業門檻低,且云南本地護理崗位仍處于就業不飽和狀態這是云南省護士行業的區域特點,教育工作者應針對這一特點,教育護生抓住機遇,夯實專業基礎,堅定護理職業理念。
調查數據顯示:云南省民辦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中53.8%的護生會經常反思,探索自己未來事業的發展,50.6%的護生想和護理前輩交流,52.4%的護生喜歡了解在護理領域取得成功的人士的成長故事。說明云南省民辦高校護生對于自己的職業理想較為明確,想要尋求更多專業資源來堅定自己的職業理想。
教育探索:職業理想的樹立須貫穿整個職業教育過程,教育工作者應把握職業教育的各個環節,通過護理成功人士的各種案例解讀,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引導,以及國內國際的護理前沿資訊來滿足護生的職業渴望,挖掘護生潛能,促成護生職業理想的確立和實現。
調查數據顯示:護理本科二年級學生職業認同感最高,總分均值66.09,而??埔荒昙壜殬I認同感最低,總分均值54.8。說明護理本科二年級學生通過一年的專業學習對于自我定向已較明確,而??谱o理專業學生則相對較差。在留職獲益與離職風險中,護理本科二年級得分最高15.66,專科一年級得分最低12.6,說明本科二年級的學生通過一年的學校專業教育能夠認識到職業的重要性以及與自我的關系,而專科一年級的學生在此方面還需引導和加強。在社會比較與自我反思中,本科一年級得分最高11.71,??埔荒昙壍梅肿畹?.52,說明本科一年級護生在初次擇業之后需要通過社會比較和反思來堅定自我職業理念,而??埔荒昙壍膶W生則缺乏這種風險評估意識。社會說服中本科一年級得分最高7.93,專科三年級得分最低6.58。說明本科一年級學生對本專業有較強的了解認識和加強引導的需求。
教育探索:對于護理本科和專科的學生而言,起點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職業觀念和職業認同感必然不同。教育工作者應根據護生學歷層次特點予以不同的教育引導,如對于本科護生應把教育目標傾向于專業的深度和廣度,拔高護生專業內涵理念。專科護理專業學生則應把教育的側重點放在通過各種教育渠道提高護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職業情感,構建職業理念,樹立職業信心上,從而使護理??茖W生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優勢,調動其主觀能動性,逐步提高其職業認同感。對于不同年級的護理專業學生,應根據他們身心發展的特點分階段進行教育引導,如一年級護生對職業概念、職業環境較陌生,對學習環境不熟悉,教育工作者可通過護生具體的職業訴求增加對護生的職業引導教育,二年級護生隨著專業學習的深入,臨床見習的感悟,會對護理職業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所以,這一時期應是職業教育的關鍵環節,通過加強專業理念的強化引導,專業技能的強化訓練,提高其職業自信心,從而進一步提高職業認同感。三年級護生經歷了實訓、見習、實習的現實磨礪及面臨擇業就業的壓力,在職業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面前,護生對職業的認同感更趨于理性,因此,在這一時期,教育工作者應對學生進行擇業就業的專業引導和幫助,通過臨床技能的強化訓練及護士資格考試考前強化培訓,增強護生擇業就業信心,提高就業成功率,從而提高其職業認同感。
綜上所述,護理專業學生是未來護理發展的新生力量,護生職業認同感是現代護理人才素質培養中的重要影響因素,通過調查研究,分析云南省民辦高校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現狀及相關因素,以改變教學思路,轉變護理專業學生觀念,探索民辦高校護理教育方法,從而提高護生對本專業的職業認同感,提高學習興趣,進而提高護生的學習效率,降低護生輟學率和生源的流失率,彌補和改善民辦高校護生的知識結構,提高護生綜合素質,凸顯民辦高校護生的亮點,最終提升高級護理專業學生就業率,滿足社會對高級護理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