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崇
“粗”“細”結合是促使學生思想、心理等各個方面走向成熟的關鍵,班主任的職責不僅是管理學生,更是“管好”學生,要讓學生真正地激發自我提升的意識,增強信心,強化思維,成為綜合發展的學生。
“粗”方向即班主任給予學生一個班級整體的奮斗方向,這個方向是宏觀的,屬于班級整體的目標。在“粗”的方向之下,學生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學習目標以及學習計劃。“粗”方向與“細”目標之間是有著潛在聯系的,從尊重學生的角度出發,給學生以自由展示的空間,讓學生能夠自主設定學習規劃。
例如,在高一上學期“我要做什么”班會中,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設定了一個總體的班級奮斗目標:“期末全班各科平均成績不低于及格線?!痹谶@樣一個目標下,學生們開始自己設定目標,學生基礎較好的,可以為自己設計“距離滿分相差10分以內”“平均分不低于80分”等詳細的目標,有的基礎較差的,可以適當放寬自己的目標,但并不等于不去設定。
“粗”方向“細”目標的方式尊重了學生個體的差異,也給學生足夠的空間,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細”目標雖然是由學生們自主完成,但這并不等于班主任就可以做“甩手掌柜”,細致觀察學生,給學生以指導,讓學生制定的目標與自己的實際行動相統一,增強效果。
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會遇到很多的挫折和挑戰,需要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去應對。但部分教師都容易忽略這個層面,面對學生的錯誤,他們往往“不依不饒”,用嚴厲的話語進行批評,但這種方式往往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影響。在班級管理中,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多表揚學生,面對學生的錯誤,點到即可,應把重點放在學生如何改正方面,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堅定學生的信心。
例如,一個叫張強(化名)的男學生,在面對挫折時,常常是一種自暴自棄的狀態,認為自己肯定完不成任務,達不到目標。通過了解,我才知道,他的初中班主任經常斥責他,當著全班學生的面訓斥他,逐漸形成現在的狀態。面對他這類學生,我采取的就是“粗”批評“細”表揚的做法。一天,他上學跳學校的圍墻,被教導主任抓住,送到我面前,讓我嚴加管教,他用恐懼又習以為常的眼神看著我,等待我的“狂風暴雨”。但我沒有這樣,我在全面學生的面前表揚了他“懂得準時到校”,他很驚訝。課后,我單獨找到了他,對他的行為進行了批評,告訴他,這種方式是不恰當的,下次要提前幾分鐘到校。從那以后,這個孩子有了很大的變化。
一個簡單的“批評”與“表揚”的方式轉變就會給學生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應該大方地送出我們的表揚性的話語,用恰當的方式簡要批評,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以此來逐漸引導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粗”競選“細”指導主要指在班級干部的培養方面,突出班干部的作用,開啟競爭模式。在班級內部定期競選班級干部,放寬班干部的條件,學生們都有資格參加競選,對于競選成功的班級干部,重點進行指導,如何管理班級、協調與同學之間的關系、協助各科教師進行正常的工作,同時,處理好自身的學習與管理班級的關系。
例如,高一上學期的“班級干部競選”活動上,我將班級干部的職責向學生們公布,說出了班級干部需要擔任什么工作,具備什么職責,并且規定每半個學期,就有一次班干部的選拔和替換活動。條件上,我很寬松,無論成績如何,要民主,尊重學生們的投票,采取學生自愿的原則。對于新擔任的班干部,我比較關注,會講解需要怎么做,在于各科教師溝通時,要有哪些注意的細節。通過指導和培養,讓班級干部的選拔不僅保障班級的正常運行,更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能力,讓學生有收獲。
“粗”競選“細”指導的方式對班干部的選拔初衷進行了意義的擴充,同時,定期的輪換制度也讓學生們都有機會得到鍛煉?!澳苷呱喜荒苷呦隆保崆白寣W生們激發這種意識,適應社會的競選法則。
“粗”紀律“細”競爭是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我不會一遍遍地強調學生們要如何遵守紀律,而是開展一些競爭的活動,讓學生們自覺遵守紀律,從本質上調動學生的內驅力。自習課,開啟“做題質量標兵”“閱讀冠軍”等各個類型的競爭活動,學生們忙于充電,參與競爭,班級的各項紀律自然就得到了改善。
例如,“難題處理專家”的競爭活動中,我在自習課上,給學生預留五道較難的題型,各個學科都有,給學生們一天的時間來進行解答,先做出來的學生為勝。在挑戰難題方面,學生們興趣很濃,自習課上說話的現象不見了,班級內部自習課迅速開啟了“靜音模式”。在競爭模式的帶動下,學生們對日常的學習更加細心,很多學生甚至“沉迷”這種模式,自主地尋找一些難題,自主設定時間,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
紀律是一種意識,這種意識需要一個激發和培養的過程,我們在面對學生的違反紀律的行為時,應該采取一定的方式,從班級的實際情況出發,調動學生的內在動力,讓守紀意識深入學生心中。
在一個班級里,教師和學生從最初的陌生到逐漸熟悉,從相互不了解,到對于彼此的行為習慣、喜好都能有所了解,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我們不能忽視這個過程。教育學生不能淺嘗輒止,應該用心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引導學生、改變學生,讓學生從心理到思維都真正地成熟起來,有思維判斷,有個性想法,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新時代青年。
(責任編輯:文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