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明亮
摘 要:加強牧區漢語教學,既可以促進學生的發展,也可以促進民族間的團結,所以需要從牧區小學起始年級開始,就對牧區的學生進行高質量的漢語教學。提出了三點提升牧區小學起始年級語文學科教學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牧區;起始年級;語文;教學策略
當前牧區小學起始年級語文學科教學中還存在學習效率不高、缺乏學習興趣以及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使得牧區學生的漢語水平長期得不到提升,對此,需要教師改變原有的教學策略,組織高效課堂。
一、改善語言環境
(一)借助校園媒體
牧區小學學生語文水平不高,主要還是因為缺乏使用漢語的環境,基于此,若想提升漢語教學效果,首先要從語言環境著手,借助學校的各項資源,對語言環境進行改善,具體來講,第一,借助漢語節目。學校可以充分利用在校時間,每日定期安排學生觀看一段時間的漢語節目,類型可以選擇小學起始年級學生愛看的少兒節目、電視劇、電影等,培養學生對漢語的興趣;第二,借助漢語歌曲。歌曲大多具有朗朗上口的特點,牧區學校可以利用歌曲的這一特性,在課間播放漢語歌曲,以此擴充學生的詞匯輸入量;第三,借助教學設備。學校應當盡可能為每一班級配備錄音機、電視等設備,讓教師可以有條件在課堂上播放與教材配套的磁帶與光碟等,進一步營造語言環境;第四,借助圖書室。配有圖書室的學校可以采購漢語圖書供學生課余時間翻看,沒有配置圖書室的學校,應當盡快配置圖書室;第五,借助校園布置。不論是在校園,還是在班級,都應當張貼附有漢字的標語與圖片,內容可以選擇笑話、故事、新聞、謎語等[1],并定期更新,以此激發學生對漢語知識的求知欲。
(二)借助校園活動
開展一些恰當的校園活動能改善語言環境。對此,可以從兩個角度展開:第一,學校角度。學校既可以組織全校漢語活動,如講故事、書法、演講、表演等,通過給予學生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鼓勵學生參與,亦可以在校園中開辟漢語角,并讓學生參與漢語角的管理與宣傳,或是組織漢語日活動,即規定每周的某一日必須要全體師生講漢語等;第二,班級角度。以班級為單位可以開展的活動有故事會、書法比賽、板報比賽、學唱漢語歌曲、課本劇表演、讀書會等,例如對于故事會,可以先讓學生在課下做準備,然后將自己準備好的小故事講給全班同學,亦可以講一些在獲取小故事過程中的趣事,以此帶動全體學生學習漢語知識;又例如對于漢語歌曲的學習,實則是一種寓教于樂,可以在增強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之余,讓學生能夠輕松愉悅地學習漢語。
二、明確學習目標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目標往往起著指引的作用,所以若想提升牧區小學起始年級學生的漢語水平,還需要先行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在此目標的引領下,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能夠積極、主動地克服學習中的各項障礙。一般來講,學習目標可以有兩種,其一是遠景性目標,其二是近景性目標,前者較為穩定,而后者直接聯系著學習結果,針對兩種學習目標的功能,需要教師在帶領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時,將兩種學習目標結合起來予以確定。另外,在明確學習目標之時,還需要教師用生動的語言與鮮明的事例向學生闡述學習的意義,包括社會意義與個人意義,例如學習漢語能夠讓學生走出牧區,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亦可以促進家鄉的建設、西藏的建設、國家的建設等[2]。除此之外,還需要將學習目標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也即目標不能太低,太低的目標并不能激發學生學習漢語的動力,目標也不能太高,太高的目標容易讓學生望而卻步,基于此,根據學生當前的學習水平與學習能力制訂學習目標,乃是最佳的途徑。
三、進行學習反饋
學習反饋是關于學生學習成果的信息。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反饋,可以讓反饋成為強化個體行為的誘因。所以教師不妨對學生的成績等進行反饋,讓學生從反饋中掌握當前學習情況,當學習結果與學生的預期值產生差異時,就會對學生生成刺激,使其不斷改善不足之處,努力追上全班的學習進度。所以教師應當把握反饋的三個要點,將反饋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具體來講:
第一,及時。及時是指教師需要及時批改學生的作業,切勿拖延,要在學生剛剛完成作業的最短時間內給予學生反饋,讓學生能夠增強記憶,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漢語學習的興趣,例如當天上交的作業,教師就應當當天批改,第二天發給學生,讓其及時了解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第二,具體。具體是指反饋要清楚明白,切勿籠統,牧區學生對于漢語的掌握程度本身不高,加之起始年級接觸漢語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反饋若是不具體,學生就難以從中得到啟發,自然就不知從何處下手予以改善,所以反饋必須要具體,例如教師在批改作業之后,要在后面注明本次作業對的地方與不足之處,如此才能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糾正。
第三,積極。積極是指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狀態始終要保持積極的態度,也即不應一味地責罵學生,也不應訓斥、漠視或是憤怒,這些不良情緒都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而是應當從不同角度看到學生的閃光點,并予以放大,使學生能夠穩定心神,找尋自己的不足之處,然后有針對性解決,不能讓學生受教師這些不良情緒的影響,對漢語產生抵觸情緒,否則難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也會因排斥漢語而長久得不到提升。
總之,在西藏地區開始使用國家統編的語文教材之后,漢語學習本就不佳的藏區學生,顯得更加捉襟見肘,對此,更新漢語教學策略就至關重要,教師應當及時總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予以解決。
參考文獻:
[1]冶梅.牧區小學生漢語文學習興趣培養初探[J].青海教育,2017(11):27.
[2]公求尼瑪.對提升西藏牧區中學生漢語學習效果的幾點思考[J].西藏教育,2017(10):51-5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