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雅 李怡悅
摘 要 森林資源是地球上重要的資源之一,是生物多樣化的基礎,不僅能給人們提供各種生產生活所需的材料和能源,還能夠保護環境、凈化空氣、減輕自然災害。但是林業病蟲害對森林資源造成了嚴重破壞,且防治難度很大。基于此,對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和應用方法進行研究,降低病蟲害發生率,為森林資源創造良好的生存空間,使森林面積得到保障。
關鍵詞 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應用方法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1.040
森林資源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部分,能夠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氣體,對水源、土壤等有很好的保護作用,為人們提供了天然的保護屏障,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必要資源。通過研究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及應用方法能夠降低病蟲害對森林資源的影響,提高樹木種植的存活率,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資源可持續發展。
1 林業病蟲害的發生原因
1.1 林區樹木抗病蟲能力弱
林區樹木自身抗病蟲能力弱,一棵樹出現病蟲害其他樹木就會受到侵害[1],這種情況多發于只種植一種樹木的林場。有些林場管理者為獲得短期的經濟效益,大規模種植同一樹種,導致樹木的抗病蟲能力下降。在樹種單一的林場內一旦發生病蟲害,就會出現大面積受災情況,對整體森林資源生長十分不利。
1.2 林業發展環境不合理
林業發展環境不合理是導致林區發生病蟲害的原因之一。林業發展的環境問題雖然一直受到國家和人們的重視,但是在林業建設過程中還是會出現很多問題導致林業發展環境不合理[2],如林業管理中只注重效益忽視了樹木的均衡發展和樹種種植的多樣性,或者珍稀樹種種植受到限制等。這些情況導致林區內樹種單一,抗病蟲害能力弱,導致同種病蟲害頻繁發生,使林區不能形成保護系統,增加了病蟲害的生長空間,造成大量樹木受到病蟲害的侵襲。
1.3 病蟲害產生抗藥性
病蟲害產生抗藥性是導致林業病蟲害難以防治的原因之一。長期使用同種藥劑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會讓病蟲害產生抗藥性,導致同種病蟲害頻繁發生,阻礙樹木生長,當樹木被投入市場時,嚴重的病蟲害會跟著樹木帶到其他地區,增加其他地區病蟲害情況。病蟲害的反復發作加大了藥物在林區的使用頻率,對樹木生長環境中的土壤、空氣等造成一定負面影響,進而影響樹木的正常健康生長。而且單一的抗病蟲藥物有固定的藥物配方,在防治病蟲害的時候會在樹體中殘留部分有毒物質,當樹木被投入市場時,若處理不及時,有毒物質將會大范圍擴散,影響人們生活。
此外,具有抗藥性的病蟲害隱藏在樹體中,水災、火災過后,會加重樹木病蟲害的情況。因為樹木受災后會經過一定的休眠期,組織會重新生長,在原來受傷的基礎上或者未受損的組織上長出新的枝芽,而具有抗藥性的病蟲害在林區泛濫會導致樹木組織受到嚴重損壞,這種損壞會影響樹木再生。
2 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措施
2.1 加強林業病蟲害的監測
加強對林業病蟲害的監測有利于工作人員掌握林區內病蟲害情況,更好地進行病蟲害預防工作[3]。工作人員可以在林區內設立不同的監測點,選擇適當的監測時間,定期對林區樹木進行監測。在監測時要做好監測記錄,形成林場中樹木的成長資料,一旦發現病蟲害要及時采取措施,防止病蟲害泛濫。
加強對林區病蟲害的監測要求工作人員從整個林場出發,充分掌握林場的具體情況,保證林場樹木健康生長。此外,加強林區病蟲害監測還有助于工作人員研究林場內病蟲害的種類,能夠對突發、新發病蟲害及時展開治療。
工作人員可以收集病蟲害并采用不同藥劑對病蟲害進行反復試驗,找到環保有效的藥劑并儲存于倉庫中,為病蟲害發生做好準備工作,防止病蟲害突發無藥可用的情況出現。
2.2 提高工作人員對病蟲害的預防意識
工作人員對病蟲害的預防意識提高了,就能有效減少單一樹種在林場種植的情況,進而提高林區的抗病蟲能力[4]。林場中合理增加樹木的層次,可以提高樹木抗病蟲的能力,減少藥劑噴灑,讓土壤和空氣得到休養,為林場建立起天然保護圈。而且,不同層次的樹木在林場中發揮著不同的重要作用,增加了森林資源中樹木的種類,為人們生活提供了更好的綠色屏障。
提高工作人員對病蟲害的預防意識能夠改變林業偏重效益的情況,豐富林區樹種,提高林木的自我保護功能,讓林業在良性環境中穩定發展。工作人員對病蟲害的預防意識提高了,可以降低林業在樹木種植上的壓力,促進林業資源的循環,提高工作人員資源整合能力,讓林業中每一部分都能發揮價值,降低林業資源的消耗,推動綠色生態發展。
2.3 加強病蟲害防治推廣
加強病蟲害防治推廣可以提高人們對病蟲害的防治意識,發動群眾的力量對林業資源進行監督,保障發現病蟲害的及時性[5],讓工作人員對突發病蟲害有充足的反應時間。林業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巨大,每個季節甚至每天都要在林場中進行巡查,查看樹木有沒有出現病蟲害的情況,記錄樹木的生長情況,為樹木生長提供有效保護。但同一林場內的病蟲害較為單一,而通過病蟲害防治推廣工作能夠增加各個林業部門對病蟲害防治的有效交流,讓工作人員對其他病蟲害情況有足夠的了解,豐富工作人員的病蟲害防治經驗。
加強病蟲害防治推廣是落實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體現,能夠在實踐中鍛煉工作人員的病蟲害防治能力,從根本上杜絕病蟲害。擴大病蟲害防治推廣,讓熱愛環保的人們加入到林業保護隊伍中,擴大病蟲害防治隊伍,能夠有效降低病蟲害發生率。
2.4 為工作人員提供物理防治、化學防治技術培訓
由于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技術的特殊性,工作人員在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會出現操作不當的情況,這就需要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通過培訓,能夠使工作人員熟練掌握病蟲害的物理、化學防治技術,降低工作人員工作中由于操作不當造成的毒害現象[6]。
在對工作人員進行物理、化學防治技術培訓時,可以提高工作人員對物理、化學知識的了解,讓工作人員充分了解物理防治、化學防治技術,對不正確的操作及時指正。在培訓的過程中可以為工作人員增加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技術的實踐,讓工作人員看到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的情況,加深工作人員對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印象,能夠為自己負責的林區選擇合適的病蟲害防治技術,降低藥劑對林場環境的影響。
2.5 采用生物防治技術
病蟲害也是一種生物災害,利用生物防治技術,能夠有效防治病蟲害[7]。例如,工作人員可以在林場中增加鳥量,禁止狩獵,擴大鳥類保護區,保障鳥類的水源、食物來源等。因為鳥類在林場中的繁殖對蟲害是一種威脅,可以減少蟲害數量,讓樹木的病情有所緩解。
菌類是樹木病蟲害的天然防治劑,在采用生物防治技術時,工作人員可以在林場中利用某些有效菌類進行樹木病蟲害防治。工作人員利用生物技術解決了生物災害,能夠有效保護林場樹木,提高樹木的質量。
培育抗病蟲害能力強的樹種能夠保障樹木健康生長。在采用生物防治技術時,工作人員可以選擇優質的樹苗進行培育,讓樹苗從培育開始就具備抗病蟲能力,并將這種能力體現于整個生長過程中,降低病蟲害對樹木的侵襲。
3 結語
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及應用方法研究是林業工作的重點內容。在林業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提高對病蟲害的預防意識、加強對病蟲害防治的推廣,能夠讓更多的人對林業病蟲害防治及治療措施有所重視,促進林業發展。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及應用方法研究讓工作人員看到了病蟲害防治方面可以改善的地方,增加了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打破了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局限性,增加了病蟲害防治的多種可能,提高了樹木病蟲害治愈率,推動了林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任忠誠.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及應用方法[J].吉林農業,2018(6):97.
[2] 何慧嬋.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與方法的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8,38(10):172.
[3] 康俊楠,李曉建,付麗.探討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與方法[J].現代園藝,2018(6):50.
[4] 左玲瑞.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及方法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8,38(10):200.
[5] 季鳳華.關于林業苗木春季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8,38(10):183.
[6] 蘇暢.林場樹木病蟲害防治技術與應用[J].中國高新區,2018(12):206.
[7] 魏光平.林業常見病蟲害防治技術與方法探究[J].南方農業,2018,12(11):42-43.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