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玉 胡鋼愿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消費結構升級,大學生消費引起廣泛關注。選取蚌埠市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網絡發放調查問卷,同時收集相關資料,使用eviews3.0軟件進行回歸分析,探討在消費升級大背景下,導致大學生消費心理變化的原因,并通過相關分析提出促進大學生理性消費的建議。
關鍵詞:消費升級;大學生;消費心理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0-0026-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G645 ? ? ? ?文獻標志碼:A
1 ?文獻綜述
秦云等[1]提出,大學生多是純消費者,其消費心理及行為受家庭、集體、社會文化和個性的影響較大,其消費行為從不同層面反映了消費主體的人生觀價值觀。劉瀏[2]指出,消費心理與大學生的品格塑造和全面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武小莉[3]認為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是改變大學生不理智消費行為的重中之重。
2 ?數據采集及模型設定
以蚌埠大學城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發放網絡調查問卷,借助問卷星平臺,收集了100份調查問卷。其中,大學生的每月生活費為被解釋變量Y,每月用于就餐的費用為X1,每月用于高檔奢侈品的消費記為X2,每月用于網購的費用記為X3。通過對已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分類整理,得到以下結論。
選取計量經濟模型中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其中,Y為被解釋變量,X1、X2、X3為解釋變量,β0、β1、β2、β3為待估計系數,μ為隨機誤差項。采用最小二乘法預估該模型,可得:
3 ?模型的檢驗及實證分析
3.1 ?經濟檢驗
X1、X2、X3對Y在經濟意義上均應該表現為正相關,模型建立后可以看到,X1、X2、X3的系數大于0,因此經濟檢驗通過。
3.2 ?統計顯著性檢驗
根據OLS估計的結果可以看到,R2=0.914 5,R2=0.909 0,都接近于1,模型擬合程度較高。取α=0.05、F統計量,解釋變量X1、X2、X3的伴隨概率均小于α,因此,X1、X2、X3對Y變化的影響都較為顯著。
3.3 ?計量經濟學檢驗
采用white檢驗,取顯著性水平α=0.05,結果顯示模型存在異方差性。采用加權最小二乘法(WLS)對原模型進行修正調整,取w=1/resid^2,再回歸,修正后的模型中,R2接近于1,模型的擬合程度基本符合要求。同時,D.W值接近于2,即模型不存在自相關。再對修正后的模型進行檢驗,此時,模型已經不存在異方差性,因此修正后的模型符合預設的要求,可以通過該模型進行后續分析。通過上述分析,最終得到的方程為:
4 ?結論及建議
4.1 ?結論
4.1.1 ?消費結構的改變
在當代大學生中,奢侈品消費、網購消費儼然成為每月消費賬單中,除了基本伙食費的“大頭”,消費結構已發生巨大的改變。
4.1.2 ?消費心理的變化
消費結構發生改變,歸根到底是由于其消費心理發生了變化。正如馬斯洛在《人類激勵理論》提出的,就大學生這一特殊的消費群體而言,經濟社會的蓬勃發展已經使得大學生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基本得到了滿足,此時更高層次的需求成為了大多數人不斷追求的主要目標。
4.2 ?原因
4.2.1 ?攀比及炫耀心理
由于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我國的基本矛盾已經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且當代大學生多為“95后”,獨生子女基數大,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甚至出現了為了使自己“不被人看不起”而借錢消費、提前消費,攀比、炫耀心理嚴重。
4.2.2 ?網絡購物異軍突起
調查結果顯示,網購在大學生每月消費支出中占很大比例。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網絡購物風靡一時,同時各種網絡購物節層出不窮。大學生作為網購“大軍”中的一員,其在網購中的花費不可小覷。
4.2.3 ?旅游消費逐年增長
交通業的飛速發展,高鐵火車的四通八達,景區門票對學生的優惠政策,越來越富足的生活,都使得大學生對旅游消費的需求逐年增長。
4.2.4 ?理財意識薄弱
大部分大學生很少有明確的理財計劃,尤其在花唄、白條興起以后,超前消費似乎已經為人們所接受。學生的理財意識越來越薄弱,沖動消費已經漸漸取代了有計劃、有富余的消費。
4.3 ?研究缺陷及不足
(1)選取的樣本數據有限,代表性可能不強。
(2)事先選定的解釋變量之間可能存在被忽略的影響,給模型的檢驗帶來了很多實際的困難。
(3)受專業知識的限制,模型的設定形式未必最佳,許多檢驗及修正模型的方法未能充分運用,導致模型不夠精確。
(4)模型預測的結果是否可靠,還依賴于實際應用。
4.4 ?建議
4.4.1 ?大學生應加強理財意識
作為大學生,主要經濟來源是父母提供的,因此更應當加強對自有資產的管理。大學生應用學習到的科學文化知識,識破網絡營銷陷阱、校園貸風險等。結合自身實際,理智地看待名牌效應,不盲目跟風從眾,努力提升自己的審美觀念。同時,學會計劃、控制、管理自己的學習及生活,規劃好未來。
4.4.2 ?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父母應當為孩子樹立崇尚節儉、艱苦奮斗的消費理念,不能過分寵溺和沒有底線地滿足不正當的需求。
4.4.3 ?學校教育不容忽視
在大學,更重要的是自主學習,要注重自制自律。離開了家長的監督,部分自制力較差的學生更易染上不良風氣。因此,學校應當加強有關理性消費的教育,高校教師和輔導員應當幫助學生樹立理性的消費觀和正確的世界觀。
4.4.4 ?加強媒體宣傳力度
新聞媒體、社會公眾要積極宣傳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傳統民族精神。對于炫富奢靡等不良風氣,應當進行批判和抵制,為整個社會營造一種健康的消費氛圍。
參考文獻:
[1]秦云,祝志杰.大學生消費心理及消費原則淺論[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92-94.
[2]劉瀏.當代大學生消費現狀及消費心理研究[J].理論與改革,2009(6):113-115.
[3]武小莉.加強大學生正確消費觀的培養[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3(1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