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利 郅杰超
(1 河北省灤平縣中醫院內一科,承德,068250; 2 河北省灤平縣中醫院體檢科,承德,068250)
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統中的一種常見疾病,是導致老年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目前,冠心病的發病人群規模正逐步擴大,發病率水平也呈現出一定的升高趨勢[2]。冠心病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中老年人群晚年生命質量的重要健康問題[3]。目前,臨床上治療冠心病的可靠方法以冠心病介入治療方法為主,這種手術方式在有效控制患者創傷的前提下,顯著提高治療方法的有效性,患者術后恢復也更容易[4]。但冠心病介入治療仍屬于手術治療的一種,患者由于對于手術本身的擔心,導致其在臨床上出現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和相關應激狀態,從而影響患者的睡眠狀況和術后恢復[4]。鑒于此,為了解和掌握冠心病介入治療對患者術后睡眠狀態和應激激素表達的影響,以便為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術后康復提供臨床依據,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河北省灤平縣中醫院收治并給予冠心病介入治療的患者144例作為研究對象。患者中男84例,女60例,年齡45~77歲,平均年齡(65.34±9.23)歲,體質量50~85 kg,平均體質量(70.43±10.23)kg,文化程度情況:中學及以下學歷64例,中學以上學歷80例。

表1 研究對象手術前后的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與手術后比較,*P<0.05
1.2 納入標準 1)患者年齡均大于30周歲;2)均符合冠心病的臨床診斷標準;3)均符合冠心病介入手術治療的臨床指證;4)患者均具備清晰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能夠準確配合護理人員進行相關測試。
1.3 排除標準 1)腫瘤患者;2)合并嚴重心、肺、腎相關系統疾病患者;3)病情危重患者;4)存在意識障礙、交流障礙的患者。
1.4 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均給予冠心病介入手術進行治療,對患者手術前后的睡眠質量情況、心理應激狀態情況和氧化應激指標(丙二醛MDA、活性氧簇ROS、一氧化氮NO等氧化應激因子水平)進行觀察和比較。
1.5 觀察指標 1)睡眠質量評分工具,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問卷(PSQI)進行評分,共包括7個維度,每個維度得分1~3分,總分為21分,得分越高說明睡眠質量越低。2)心理應激狀態評分工具,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分,每個量表均包含20個維度,總分80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抑郁或者焦慮程度越嚴重。

2.1 研究對象手術前后的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入院時和手術前患者的睡眠質量PSQI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患者的睡眠質量PSQI總分明顯低于入院時和手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研究對象手術前后的心理應激狀態評分比較 患者術前的SAS評分和SDS評分水平均明顯高于術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研究對象手術前后的心理應激狀態評分比較分)
2.3 研究對象手術前后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患者術前的各項氧化應激指標均明顯低于術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研究對象手術前后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臨床報道證實[5-6],作為針對于冠心病患者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介入治療已經成為臨床常用的手術治療方案之一,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綜合療效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但是,由于介入治療仍屬于創傷性的手術操作范疇,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風險[7]。患者由于不同原因會對手術本身產生一定的恐懼心理,導致患者在臨床上出現一系列的抑郁、焦慮、睡眠情況障礙不良的應激反應,同時相關應激指標也會出現一定的變化。上述情況的發生不僅會給患者介入手術治療的效果產生影響,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患者術后的康復進程[8]。
本次研究表明,入院時和手術前患者的睡眠質量PSQI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患者的睡眠質量PSQI總分明顯低于入院時和手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對象入院時和手術前的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效率等各項PSQI評分和總分比較,差異不大;但手術后患者的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效率等各項PSQI評分和總分明顯低于入院時和手術前,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則說明:冠心病介入手術治療降低了患者的各項睡眠質量,同時與國內外的同類報道結果一致[9-11]。同時,患者在術前術后的心理評估狀態上進行比較分析,術后患者SAS評分和SDS評分水平均明顯高于術后,則提示患者的抑郁、焦慮等應激心理狀態不佳。患者術后的相關氧化應激指標的異常改變則提示患者氧化應激反應加劇了。
進一步研究后,我們發現[12-15]:患者冠心病介入治療后出現的大量應激反應和應激狀態與大量疾病發病機制相關。隨著患者心理和生理應激狀態的不斷加劇,患者手術治療后出現其他臟器和組織相關病變的發生風險會大大增加。因此,對于冠心病介入治療術后的應激狀態干預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目前,針對于冠心病介入治療術患者睡眠質量和應激狀態的改善以針對性的護理干預為主,早期的有根據和精細化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積極配合手術治療以及術后康復的主動性,從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降低術后的應激狀態。
綜上所述,冠心病介入治療能夠降低患者患者術后睡眠狀態,加劇患者術后的應激狀態,應給予患者早期有針對性的積極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