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霞
【關鍵詞】 班主任隊伍建設;傳幫帶;工作;
思考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7—0035—01
中小學教學中班主任工作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工作的專業性、復雜性、瑣碎性等特點直接影響班主任隊伍建設的路子與方法,用“傳幫帶”模式,發揮優秀班主任的引領作用,無疑會促進青年教師盡快成長。下面結合實際,談一談具體的做法。
一、精心選好苗子
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在選擇班主任培養對象時必須考慮綜合能力。在進行“傳幫帶”活動中,學校要通過多種方式綜合考慮教師身體狀況、性格特點、人際交往、溝通交流、職業熱情,盡量選擇那些性格中和、善于交流、富有責任心的教師作為培養對象。鑒于中小學生的特點,在小學低年級、中學低年級盡量選擇女性教師作為培養對象,在小學高年級及中學高年級盡量選擇男性教師作為培養對象。在選擇班主任培養對象時,不僅要考慮到學科因素,而且要關注教師的個人愛好和興趣特長,尤其對有舞蹈、繪畫、體育運動、寫作等專長的教師要格外關注,因為這部分教師其個人特長會為活動的組織開展保駕護航。同時,在選擇培養苗子時,力戒啟用那些性格偏激、心胸狹窄、性格暴躁的教師,盡量不用那些工作責任心不強的教師。選擇培養對象時,盡量通過民主商議的方式,讓培養對象主動參與到相關工作中,力戒主觀武斷。
二、搭建好對子
在班主任工作的“傳幫帶”中,引領者的工作理念、方式,將會對結隊培養對象產生較大的影響。學校在開展此項工作時,要從班主任隊伍中優中選優,不搞大鍋飯式的“一個老班主任帶一名教師”模式。鑒于學校班主任隊伍的差異,在班主任“傳幫帶”中引領班主任不要超過班主任總數的30%,引領教師在敬業精神、業務能力、教育科研、家長認同等方面要有較高的評價。在結對過程中要讓引領者與培養對象雙向選擇,一般保證培養對象與引領者至少一年的學習時間,以便方位了解并學習引領者班級管理的架構、理念及其方法,引領人在培養對象正式擔任班主任后,至少應具體指導培養對象一學期的工作。為了保證對子的穩定性,建議在學校考核項內具體細化幫扶的要求,并加大對此項內容的考核權重,盡量將引領教師和培養對象捆綁在一起進行考核,特別是學校要建立并形成尊崇專業化、規范化班主任工作的氛圍,提高引領教師的榮譽感和使命感。
三、細化內容與方法
班主任工作的內容廣、難度不一,在開展“傳幫帶”工作中要有梯度地設置相關內容。在前期,通過加大理論學習,系統了解班主任工作的意義、基本任務、主要內容和策略方法,引領者要適時結合班級案例引導被培養對象理論結合實際,具體了解相關內容,此過程主要采用閱讀專著、上網學習、問卷調查等方式展開。在中期,引領者要讓培養對象實際參與到班級管理中,此過程重點涉及到調查研究學生家庭背景,組織管理班集體,創建班級特色活動,家校合作,指導開展家庭教育、課任教師溝通、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鑒于此項內容的特點,建議在“傳幫帶”過程中多采用引領者與被培養者共同參與的方式。特別強調,此階段中部分項目如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涉及到相關的專業和法律法規,引領者一定要通過大量的安全分析來提高被培養對象的認知水平,提升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在后期,引領者要認真分析總結被培養對象的工作特點,及時推介國內外班主任工作方面的典型人物和論著,激發被培養對象的認同感,不斷梳理出自己工作的特色。在培養的整個過程中,引領者要多采用案例式,多引導被培養者撰寫教育敘事,建議引領人與被培養對象多采用一些多媒體軟件,如“簡書”“美篇”,提高工作的成就感,也為后期研究收集資料。
四、動態反饋與評價
班主任培養有別于其他課任教師的培養,在“傳幫帶”過程中要做到動態反饋評價。學校要通過系列活動,及時展示“傳幫帶”工作中的成效,如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意讓部分被培養對象交流匯報,在重大的班團隊活動中盡量多啟用這部分人員。要建立引領者和被培養對象定期匯報制度,多采用實際案例(非文字)來展示個人的進步,學校要定期督查“傳幫帶”計劃和具體落實情況,并第一時間內提出具體的建議。在培訓的后期,放手讓被培養對象開展工作時,學校管理層及引領者要加大向被培養對象反饋工作信息。待“傳幫帶”基本完成后,引領者要定期深入到教學一線,圍繞工作的主要問題開展建議與評價。特別要強調在對被培養對象的反饋評價時要堅持正面性評價與發展性評價,逐步構建被培養對象對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感和認同感。
編輯:陳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