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玲
【關鍵詞】 繪本閱讀;幼兒;想象力;思維;語言
【中圖分類號】 G61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
17—0189—01
繪本是以圖文結合的形式,通過繪畫和文字兩種媒介互動來說故事的一門藝術。它的內容往往都貼近幼兒的生活,具有藝術性、文學性、文字與繪畫和諧共處等特點,繪本的特點與幼兒的心理特點相契合,因此能喚起幼兒閱讀的欲望。所以繪本閱讀能給幼兒帶來眼睛享受、心靈愉悅、精神提升的美妙體驗。
一、繪本閱讀能促進幼兒想象力的發展
故事能給幼兒提供無限的想象空間,而包含了幼兒豐富想象的繪本更是拓展了原有作品的內涵,使其變得更加豐滿。比如繪本《逃家小兔》的封面是一對在草叢中互相對視的母子兔,當請幼兒猜測這本書可能會講些什么時,小朋友的想象真是五花八門:“兔媽媽在和兔寶寶說悄悄話!”“它們可能在說這里的草可真好吃!”“兔媽媽肯定在告訴兔寶寶當心大灰狼!森林里的大灰狼可厲害了!”“它們是不是在這里等誰呀?”……幼兒的預測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這么一幅圖片竟然會有這么多的想象空間。雖然此時的想象漫無邊際,但幼兒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及其以往文學作品的經驗大膽地想象比什么都重要。
二、繪本閱讀能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
繪本能激活幼兒的想象,有利于幼兒創造力的培養。繪本里會預留給幼兒許多想象的,讓幼兒根據繪本的整體意境對故事情節展開豐富的聯想,使幼兒能夠自由地思考、想象、選擇和做出決定。并且畫面中的一些細枝末節也會讓幼兒產生豐富的聯想,對故事進行自我擴充、延伸。讓幼兒融入繪本的故事情境,并透過有意義的提問和引導,可以讓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獲得發展。如在《彩虹的盡頭》繪本活動中,教師先讓幼兒完整地欣賞故事,之后進行開放式的提問:“你最喜歡故事中的哪一段?”幼兒紛紛表達了自己對故事的不同理解。有幼兒說,最喜歡兔爺爺的“寶貝”那段,教師就趁機進行追問:“兔爺爺的寶貝是什么呢?”“為什么回憶是兔爺爺的寶貝?”“你有什么美好的回憶?”最后,教師再幫助幼兒提升感悟。這樣,幼兒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不僅理解了教學難點,而且也促進了自身思維能力的發展。
三、繪本閱讀能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繪本閱讀對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繪本通過圖片與文字結合給幼兒帶來很大的想象空間,他們可以續編故事,從而學習并獲得更多的詞匯量。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幼兒很自然地會就畫面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和同伴進行交流。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語言表達的流暢性得到了提升,從而提升了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在讀《逃家小兔》時,我問幼兒:“如果你是小兔,你會逃到哪里?會變成什么?”幼兒說:“如果我是小兔,我就變成月亮,離地球遠遠的,媽媽肯定找不到我。”“如果我是小兔,我就變成一顆星星,躲到太空去,媽媽找不到我。”“如果我是小兔,我就變成一只青蛙,躲到荷葉下面媽媽找不到我。”幼兒興奮地邊比劃邊說出自己的想法,就好像真的變成了那只調皮的小兔子。幼兒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繪本能讓幼兒愛上閱讀
幼兒天生喜歡聽故事,繪本是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形式。所以讓幼兒愛上繪本,愛上閱讀,只要方法得當,選擇的書籍合適,就完全沒有問題。對于剛接觸繪本的幼兒來說,給他選書時,首先要從有趣好玩的繪本故事入手,等幼兒愛上閱讀后,再選擇內容和題材多樣化的繪本,擴大幼兒的閱讀視野。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教師要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繪本,以繪本為載體,在不同活動領域開展教學活動。如在繪本《看馬戲》中,小男孩彼得在稻草堆上玩,突然來了一個馬戲團,有會變戲法的可愛小丑、可愛的小馬駒、表演馬術的騎手,還有長鼻子大象調皮地用鼻子將彼得舉得高高的。只有幸運的幼兒才能看到馬戲團的表演。一幅幅趣味嫣然、鮮艷活潑的畫面,從彼得看到馬戲團的驚喜到被大象鼻子舉高的吃驚,再到夢醒了以后的不舍的表情,配合著畫面上簡潔而優美的文字,讓幼兒遨游在自己何嘗不是彼得的情景中。繪本就是這樣形象地把幼兒現實生活中的快樂、吃驚、生氣……用精煉的文字和圖表達出來。在清澈的眼神中,看到的是幼兒無比強烈的閱讀興趣和閱讀喜悅。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