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沁
【關鍵詞】 幼兒園;內涵發展;師資;辦園特色;家園共育
【中圖分類號】 G6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7—0044—01
一、打造業務精湛的師資隊伍
我園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打造協作團隊,營造良好園風,以“健康、自信、主動、快樂”為園訓,采取“橫向互助、縱向引領、共同發展”的培訓模式,全力實施“1358”人才培養工程,即一年入門、三年勝任、五年出成績、八年有特色的人才培養策略,為教師成長營造氛圍,創造條件。
二、進行科學高效的保教管理
多年來,我園堅持科學的管理體系,遵循保教并重的原則。我們要求全體教職員工嚴格按照幼兒一日常規的要求進行標準操作,使保教過程科學合理有序運轉推進。把提高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保教業務能力作為工作重點來抓,有效地保證了我園保教質量。廣大教職員工積極做到以園為家,關心、愛護幼兒,精心備課,專心上課,注重效果;緊密結合幼兒發展特點,堅持動靜交替,寓教于樂,科學、合理地安排組織幼兒一日生活;注重實踐,寓教學于游戲活動之中,充分突出幼兒愛玩的天性,在玩中使幼兒學到新的知識,在玩中培養幼兒的興趣愛好、創造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等。
三、進行推陳出新的特色教育
我園按照《綱要》要求,認真執行教育教學計劃,把幼兒一日活動與特色教育活動相結合,保證了幼兒每日不少于2小時的戶外活動和自由活動時間;繼續鞏固“123工程”“藝術特色學校”和“快樂校園”的活動成果。幼兒園通過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節日慶典活動和師幼才藝展示活動彰顯幼兒才藝,豐富幼兒實踐經驗,將“快樂教育”思想滲透于教育教學之中,寓教于樂;堅持開設古箏、揚琴、電子琴、舞蹈、繪畫、沙藝、陶藝、編織、武術、戶外健體游戲等活動,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夯實基礎;以慶祝“六一”兒童節、“國慶節”為契機,各班教師精心策劃編排豐富多彩的舞蹈節目和大型幼兒團體操,受到了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的稱贊。
四、進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創新
2015年以來,我園借鑒香港幼兒園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在全園有效開展大班額環境下的區域活動,充分滲透和體現“以兒童為本”的教育理念。我們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了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生活、學習環境。各班室內均有閱讀角、數學角、自然角、美勞角、學習角等基本活動區域。借鑒香港高效利用幼兒場地的做法,充分利用活動場地,科學整合教師資源與環境資源,打破班級界限,嘗試采用跨班區域活動的組織形式。盡可能使所有空間和材料為全體幼兒所共享,為幼兒提供更多的角色經驗,提高了活動開展的豐富性和有效性。我們還針對部分幼兒的個性愛好,設置了揚琴、古箏、手風琴、打擊樂等由混齡兒童參與的特色活動區。
五、對衛生安全常抓不懈
結合本園的實際情況,重點加強幼兒的一日生活安全管理,從“全、序、嚴、細”入手,使全園上下形成了關愛生命、關注健康的責任意識。我們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在崗,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了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每天對安全工作進行檢查;健全了防火、防盜、防走失、防食物中毒等10多項安全預案和措施,杜絕一切安全隱患發生。在膳食管理上,嚴格把好購物關、驗收關,堅持保質保量地為幼兒提供營養平衡的合理膳食。注重了幼兒日常生活常規管理,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已基本養成。幼兒園近年來從未因為各種流行性傳染病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幼兒園食堂先后被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督局評為A單位,食品安全學校示范食堂、健康食堂。
六、進行精誠合作的家園共育
一是發揮好家長學校職能。通過向家長發放宣傳材料,開展專題講座、家長開放日等活動,向家長宣傳正確的家教理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從小培養幼兒形成優良的品德和獨立自主的意識,教育幼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與人交往。通過家長學校的活動,使家長更多地了解幼兒園教育的目標和課程設置,使家長徹底摒棄傳統的急功近利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實現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統一性和延續性。二是及時與家長溝通,實現家園和諧共育。靈活運用即時談話、電話家訪、QQ、微信交流、家園聯系欄、《幼兒家長讀本》、家長會、家長助教、親子半日開放活動等方法和途徑,讓他們了解幼兒園課程進度與孩子的發展情況,告訴家長要從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入手,注意挖掘孩子的潛力;對于孩子不當的行為習慣,家長應當合理引導,要言傳更要身教,堅決杜絕“5+2=0”的現象發生。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