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靚



[摘要] 目的 分析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患者的手術配合護理分析。 方法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患者92例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n=46)進行基礎護理,觀察組(n=46)進行整體手術配合護理。比較兩種護理方式下護理效果。 結果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顯著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4.492、5.000,P<0.05);觀察組患者各種并發癥狀況2.17%(1/46)顯著少于對照組15.22%(7/4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928,P<0.05)。 結論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進行手術室配合護理可減少治療時間,降低并發癥情況。
[關鍵詞]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肺部感染;腹壁戳孔出血;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6?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16-015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urgical cooperation nursing of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Methods A total of 9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from March 2017 to June 2018 were enroll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n=46) treated with basic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n=46)treated with overall surgery combined with nursing.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nursing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14.492, 5.000, P<0.05). The complication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2.17% (1/46),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15.22%(7/46)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4.928, P<0.05). Conclusion Operating room coordination nursing applied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patients can reduce treatment time and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Laparoscopy;Cholecystectomy;Pulmonary infection;Abdominal wall puncture bleeding;Nuring
膽囊良性疾病為老年患者高發疾病,隨著醫學技術發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也逐步得到發展。分析可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由于創傷小、切口小,因此可獲得理想臨床治療效果,同時充分滿足患者對切口要求,降低住院時間,臨床治療中優勢十分顯著。但與常規手術相比,此種治療方式使用器械較多,器械操作、滅菌也較為困難,因此需護理人員積極配合,實施良好的手術室護理[1]。為充分了解此種護理方式的特點,降低患者并發癥率,現選取我院患者為研究對象,主要分析各種護理方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患者9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年齡均≤80歲,所有患者均確診需進行腹腔鏡治療,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有系統性疾病、嚴重肝腎疾病、抗拒治療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僅依據醫囑進行對應護理,同時保證所有操作均符合手術室要求。首先為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為患者進行術前指導,降低心跳加速。術中做好手術準備,密切配合醫生進行手術,術后進行常規性護理,注意患者血壓、體溫變化。
觀察組患者為配合護理。①術前器械準備。采用高壓蒸汽滅菌、電凝導線且采用CO2氣腹連接管。器械準備主要為:氣腹針,5 mm以及10 mm兩種規格套管穿刺椎,30°攝像頭,電凝鉤,分離鉗,吸引器頭和取石鉗、膽囊抓鉗等設備。設備主要為顯示器和冷光源、攝像系統、CO2氣壓瓶,沖洗好吸引器并安置于患者左側,接通電源且詳細檢查設備各項性能,確保器械可正常運行。各種輔助性設備包括,術中肽鉗、引流管以及一次性保護套、傷口敷貼用品等。腹部常規性準備。由于患者對新技術并無全方位認為,因此會產生恐懼、緊張等心理,此時要為其講解手術的優勢和麻醉方式,提升其安全感,引導患者以正確的心態配合手術。也為患者講解轉為剖腹手術的可能性,通過此種方式為患者講解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升手術安全性。②儀器安置。此種手術和設備較多,首先要將儀器擺放于合適位置,同時檢查有儀器功能正常狀況。腹腔鏡器械精密程度,不可采用高溫消毒。③術中配合。首先引導患者取合適體位,負極緊貼于小腿肌肉位置并固定好肢體。建立上肢靜脈通道,連接三通管、延長管并將其固定好,充分保持液體通暢,依據病情調節滴速。協助醫生實施插管護理,并觀察生命體征、血氧變化。④連接好器械和攝像頭之后,采用醫用保護套,對主鏡進采用防霧油進行涂抹。最后采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⑤建立氣腹控制好氣腹壓力、流量。由于CO2有彌散快、吸收快的特點。因此要依據患者胖瘦、性別、年齡控制腹壓。多數患者控制在11~12 mm Hg。⑥穿刺點多設置在劍突下、右上腹、臍部。手術進行前關閉無影燈、照明燈,之后依次開電凝器、監視器、攝像機和冷光源。調整患者體位,之后向左側傾斜15°,充分暴露膽囊。⑦屏幕監視器下切除膽囊,采用通道時采用電凝鉤分離、止血、解剖膽囊三角,游離膽囊動脈,采取合適肽鉗夾閉膽囊動脈,之后切除膽囊。術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生命狀況,發生出血時要立即進行止血處理,調整好患者體位。清點器械,做好巡視和檢查,關閉腹部之前確保器械數量和數目萬無一失。⑧檢查特殊氣腹狀況,關閉CO2氣瓶,排出機器和管道內氣體。之后依次關閉電凝器、監視器、冷光源、電源。斷開手術臺和機器連接,妥善安置好主鏡、攝像頭。⑨術后護理。檢測生命狀況并進行麻醉后護理。引導患者平臥,頭偏向一側,直至清醒。心電監護,低流量用氧4~6 h,同時將其維持在90%之上。⑩術后觀察患者病變狀況,并分析發熱和腹痛以及黃疸等并發癥。放置好引流管注意觀察引流量、物質流動狀況。術后1 d方可依據腸胃蠕動攝入流食。生命狀平穩之后下床輕微活動,促使腸胃功能恢復,防止出現并發癥。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觀察指標狀況,主要對比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心率、收縮壓、舒張壓情況;(2)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狀況,主要分析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腹壁戳孔出血、黃疸。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處理患者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等顯著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患者各種并發癥狀況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腹腔鏡手術為先進的微創手術,在外科中有廣泛使用。與開腹手術相比有切口小、出血量少等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患者疼痛,同時保持術后美容[2]。由于腹腔鏡手術創傷較小,因此術后各種并發癥也較少。但在腹腔鏡治療過程中,由于手術器械均為精密器械,因此對醫師和護理人員配合有較高要求,同時要規范手術室配合措施[3-6]。
分析本次護理中方式可知,由于腹腔鏡手術使用的儀器結構復雜,出現問題便會影響手術效果。操作中所有護理人員均要熟悉設備操作流程,并在術前進行儀器設備檢查,排除意外故障,確保設備處于良好狀況。護理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均要保證輕拿穩放,保護尖端碰撞,防止光纖鏡頭扭曲。魏彬等[7]學者認為,在此種護理中要重視物品齊備,避免由于患者轉為剖腹手術后發生意外[8-9]。在本研究中,需轉為剖腹手術的患者均果斷進行手術,并未出現意外狀況。
由于腹腔鏡設備均為精密儀器,因此術后需認真清洗,并由專人負責保管。在使用前要進行浸泡清潔,注意鏡頭保護。分析清洗意外情況時發現,一定要重視關節拆開,并采用小毛刷清潔。在器械使用過程首先要保證輕拿輕放、術后立即采用鏡面紙進行擦拭,通過此種患者可有效去除污漬,同時保持器械靈活性、延長使用壽命。二氧化碳瓶則要定點安置,同時懸掛醒目標志,防止和氧氣瓶混淆,同時要對氣壓進行檢查。有學者[10-12]發現在設備清洗時一定要重視氣瓶和鏡頭,此為清洗重要部位。術中則要密切配合醫生進行手術,首先要保證護理人員對手術流程和所需設備均有充分認知,只有此種方式方可保證密切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后,引導其采用合適體位,并連接好各項設備。分析術后主要問題時發現,為患者進行術中護理的主要問題在于建立氣腹,做好器械清點和配合,同時觀察生命狀況。只有對術中各種問題進行充分分析,方可保證術中問題率降到最低。術后主要護理重點在于康復,同時也進行麻醉蘇醒護理和生命狀況護理以及并發癥和康復護理。術后護理的要點在于依據要求認真監測。多數研究均認為,提升術后護理質量對降低并發癥和提升預后效果,有重要幫助[13-14]。整體分析之后發現,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熟悉腹腔鏡手術所使用的各種器械,同時也要有配合常規手術后的技術、經驗。多和醫生進行磨合,熟記醫生手術習慣,記住擺放次序。同時要認真總結護理經驗,在進行問題分析時要聯合工作實際,持續提升自身護理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顯著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鄒衛清[15]研究結果相似,多數分析認為良好的手術配合護理可優化患者觀察指標。觀察組患者各種并發癥狀況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于術中護理更為全面,同時術后為患者進行良好的術后護理、康復護理,因此患者并發癥得到控制。
綜上所述,腹腔鏡下膽囊切除患者進行綜合性全面護理對降低術后并發癥、提升手術效果有重要幫助。
[參考文獻]
[1] 徐勇士,龍運志. 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療效分析[J]. 醫學綜述,2015,21(5):909-910.
[2] 方婷婷,侯銘,鄭艷,等. 國內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應用效果的Meta分析[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5):341-347.
[3] 陳小燕,謝麗梅,施梅英. 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患者90例圍術期護理效果分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 10(2):155-156.
[4] Anand LK,Goel N,Singh M,et al. Comparison of the Supreme and the ProSeal laryngeal mask airwa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cta Anaesthesiologica Taiwanica,2016,54(2):44-50.
[5] 李雙華,劉春永,李振華,等. 護理干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護理滿意度影響的系統評價[J]. 中國醫藥導報,2016,13(31):153-157.
[6] 王曉霞. 護理干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并發癥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6,20(8):167-168.
[7] 魏彬,蔡青山,王志峰,等. 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膽囊炎的最佳時機及影響中轉開腹的因素分析[J].肝膽外科雜志,2015,23(4):273-276.
[8] 季偉,劉洋. 早期進食及活動干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 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5,18(11):1821-1824.
[9] 鄭明先. 優質護理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9(18):2044-2046.
[10] 周霞,周智華,何蘭鳳,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 海南醫學,2017,27(8):1372-1374.
[11] 劉敏. 80例膽結石患者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手術護理配合[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2):150-151.
[12] 吳畏,崔宏力,徐宏征,等. 腹腔鏡下三孔法膽囊切除術在急性膽囊炎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 中國醫學裝備,2016,13(9):80-82.
[13] 劉化梅.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手術室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 內蒙古中醫藥,2016,35(3):145-146.
[14] 張雪妮,朱雪榮,許鳳. 臨床護理路徑在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的應用研究[J]. 陜西醫學雜志,2017,46(1):133-135.
[15] 鄒衛清. 腹腔鏡進行膽囊切除圍術期護理及手術配合的效果觀察[J]. 內蒙古醫學雜志,2016,48(9):1124-1125.
(收稿日期:2019-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