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健勇 房嶺峰 秦辭海 沈輝

摘 要: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借助互聯網技術,集成應用了大、云、物、移等前沿技術、裝備,開發完成了基于“互聯網+風險管控”的生產作業安全管控系統。創新安全管控理念,整合應用現今已經成熟且廣泛應用的先進技術如云計算、互聯網等,將現場作業安全管理與先進技術手段有效結合,有效強化了作業計劃剛性執行、安全規范管控、以及現場作業安全監督。既節約了安全管控人力成本,又提升了安全監督能力,為實施有效安全監督提供了有效的、先進的管理手段。
關鍵詞:互聯網+;風險管控;安全生產作業;管控系統
中圖分類號:X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2-0183-03
0 引言
電力生產作業具有點多、面廣、散布、規范性強的特性,受客觀發展環境和主觀發展要求多種影響,電力作業的安全制約要素呈現多樣化、不確定性和波動性的趨勢。隨著上海加緊卓越全球城市建設,加快建成“五個中心”,創新驅動發展步伐日益加快,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電力”)面臨的電力生產作業任務數量更多,作業技術日趨復雜,對安全生產的管理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在電網建設過程中,各類新技術、新手段、新設備在電力工程項目中不斷普及和廣泛應用,安全風險防控手段也要求同步創新。
1 電力安全生產作業存在的問題
當前的電力生產作業仍然面臨以下局限:
(1)傳統生產作業跟蹤及反饋渠道缺乏致使項目未按計劃嚴謹執行。傳統生產作業跟蹤及反饋依賴于紙質材料的遞交以及定時的口頭反饋,作業現場數據和信息傳遞到管理層有較大的滯后性。作業計劃發布后,難以對已下達計劃的實際執行情況進行有效管理及跟蹤。管理人員無法準確把控和了解每日、每周、每月的詳細計劃執行情況,特別是外包項目的執行無法與整體項目計劃保持一致的步伐,使得生產作業暗含重重安全隱患。
(2)分包項目管控不力致使作業難以符合生產作業安全標準。目前電力生產作業有相當部分是采用外包形式,外包施工企業普遍整體安全管理能力偏低、專業管理人員數量偏少、作業人員技術水平偏弱、人員流動性偏大,給安全生產帶來不穩定因素。容易導致承接單位的施工作業流程組織散亂,加之部分生產管理人員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不足,對外包人員監管不嚴,生產作業現場存在安全責任和措施落實不全面、施工作業方案不完善、不按規程和作業指導書組織施工等問題,容易導致不安全事件。
(3)安全管理人員數量不足導致作業安全監督機制難以有效落實到位。目前安全監督采取人力為主的形式,隨著工程量的劇增,設備數量也大幅增加,生產一線結構性缺員現象比較普遍,項目管理、安全監督等各方面都面臨人員承載力偏緊的問題,使得作業安全預防和監督機制難以有效執行,對承接單位的具體作業情況難以及時有效地監管和掌控,導致作業安全監督不到位,從而間接影響作業質量。
為此,上海電力開發應用基于“互聯網+風險管控”的生產作業安全管控系統(以下簡稱“系統”),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作業計劃剛性執行,進一步強化生產作業安全規范管控,進一步強化作業安全監督考核。
2 基于“互聯網+風險管控”的生產作業安全管控系統
面向電力生產作業,立足風險管控,以提升電力生產作業安全為目標,針對現場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環節,聚焦現場人身、電網和設備安全,應用互聯網+,集成了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在電力生產作業安全管控領域的應用,開發應用了基于“互聯網+風險管控”的生產作業標準化安全管控系統。系統突出安全關口前移,建立了全面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固化了電力安全生產作業全過程標準化流程,創建了一個安全生產作業計劃剛性執行和反饋的有效通道;強調事中管控,通過系統的拍照、錄音、錄像及實時視頻監控功能和4G網絡,構筑了生產作業現場安全監察天網,實現了實時化、移動化、立體化的作業安全監督考核機制,強化了電力安全生產作業規范化執行;強調相關方管理,接入上海電力業務外包安全監督管控系統,數據實時聯動,實現對分包商的全面管控;強調閉環提升,內置大數據分析應用模塊,輔助生產作業策略制定、調整和自我提升等,見圖1。
該系統實現了以下功能:
2.1 固化了電力安全生產作業流程
2.1.1 建立全面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實現了生產作業安全風險集中管控
建立全業務、全流程的安全風險質量管控手冊,明確管理及作業活動安全、風險、質量要求,把手冊的應用融入到具體的現場作業活動流程中,以手冊為載體落實安全風險目標和要求,通過加強生產計劃管控,從源頭把好安全風險關,實現安全風險的超前預控,關口前移。制定生產計劃過程中,同步開展電網、設備、人身等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和預控。對公司所有部門和單位,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原則,對生產作業類型進行梳理,最后確定公司生產作業活動。針對識別的業務活動,按照風險類別的劃分,對每一個作業活動進行風險定位,詳細識別出每一個作業活動中存在的作業風險。將風險點分析及應對、人員資質要求、管理流程及作業程序、工作安全要求及責任與處罰等放在一個“畫面”,以確保管理活動及作業活動進行時,員工能夠提高責任意識、風險意識、安全意識,規范行為準則。
2.1.2 強化電力安全生產作業規范化執行
(1)突出生產作業超前策劃和超前準備,以計劃的制定和執行為主線串聯所有生產要素。通過計劃管控,科學制定月、周計劃,嚴格執行計劃審批、發布及管控流程,加強臨時任務的審批管理;將計劃與進度執行作雙線同步對比管理,增強計劃剛性,促進項目進度按計劃落實。
(2)將作業源頭抓住,通過系統的拍照、錄音、錄像及實時視頻監控功能,建立起各層級與生產作業現場的遠程實時聯系,創建一個安全生產作業計劃剛性執行和反饋的有效通道,對各類作業現場中的關鍵節點作業與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全過程、多方位的掌控。
(3)通過作業日志實現生產作業痕跡化管理,強化責任溯源。作業日志記錄當天的作業現場情況,通過拍照、錄音、錄像的方式對現場勘察,風險評估、“三措”編制,“兩票”填寫,兩級許可、班前會、作業過程、收工會等步驟與環節進行記錄。
同時項目管理方管理人員根據日志和生產作業人員提交的材料等痕跡對作業進行全程監督管控。具體來說,主要監控節點有:計劃審核監督,現場踏勘監督管控,風險評估審核考察“三措”審核監管,“兩票”審核監管,準備工作監督管控,現場作業監督管控。
2.2 實現實時化、移動化、立體化的作業安全監控
2.2.1 構建在線作業地圖,創新了線下安全檢查工具
構建在線作業地圖,直觀引導線下安全檢查,實現安全管控集中監控、線上線下同步管控。作業地圖在地圖上動態地歸類顯示當天該狀態下的所有作業項目,依據坐標位置或實景圖繪制排工程概貌圖,實時獲取作業進度以及分布信息,智能選擇當天檢查范圍、點,并實現菜單式現場記錄。
2.2.2 提供立體化多方位的視角
(1)系統云端通過接入現場連線視頻,結合管控地圖,直播當日或回放歷史施工現場視頻,對施工現場真實情況的管理。現場攝像機部署包括固定和移動兩種類型,移動類型的可部署在手持攝像機、單兵系統以及無人機上,提供立體化多視角的現場作業情況。
(2)通過移動端的現場輔助,以連線視頻播放的形式,緊密跟蹤當天每個項目的作業進展,將現場情況即時反饋給管理人員,起到更為有效的現場管控作用。
2.2.3 實現現場作業方生產作業違章自查
現場作業方對自身及下屬單位進行現場違章稽查并做好違章記錄的管理。通過移動端APP的檢查單模塊記錄每次違章檢查具體情況,并根據檢查情況適當發出是警告,同時由項目負責人、工作負責人、隊伍負責人進行查看。在知曉待改進的問題后進行工作流閉環操作。開展檢查分析,對一定時間段內的被查處和整改的作業實施單位以及檢查情況和記錄進行統計分析。
2.3 實現對分包商的全面管控
2.3.1 分包商資質準入管理
對作業單位及其生產要素進行管理。所有的作業單位及人員資料都記錄在冊。開通作業實施單位資質唯一許可憑證通道,加強分包商及人員隊伍到崗到位的管控。
2.3.2 分包項目管理
系統對下達的分包計劃,從分包出去到任務的結束回執,從作業準備到作業自查,全程滲透安全作業職工技能教育。根據實際業務需求,將項目多個內容分為多項管理點。對作業的準備和實施環節,嚴格要求承接單位圍繞“兩票三制”規范作業執行,規范生產作業的標準化。必要時并通過審批流程,實現項目全方位管理。
2.4 實現對安全管控數據的積累與分析
2.4.1 生產作業數據分析應用
系統將生產作業過程產生的數據存儲在特定服務器上,并通過系統內置的數據分析模塊對生產作業的承載力、計劃執行情況、日志執行情況、作業實施情況、違章情況和風險預控的相關數據進行實時分析,輔助管理人員決策以及有計劃的進行安全管控策略的調整。
2.4.2 異動數據挖掘與預測分析
建立生產作業數據挖掘應用模型,對生產作業的數據進行深入的分類、估計、預測、相關性分組或關聯規則、聚類以及復雜數據類型挖掘(Text,Web,圖形圖像,視頻,音頻等),深化對生產作業安全隱患分布、人員素質差別、分包商作業能力等信息的掌握。
3 效益分析
經濟效益方面,生產作業安全管控系統的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兩個領域。一是應用系統帶來的效率的提高,以節省的安全管理人員開支為主;二是應用系統帶來的事故發生率的下降帶來的安全損失的減少。經2017~2018年該系統在上海電力應用,該系統每年為上海電力帶來934.96萬元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方面,2017~2018年,上海電力安全生產保持長周期平穩局面,全年未發生人身、信息事件、火災事故和交通事故,未發生六級以上電網、設備事件,未發生國家電網公司事故考核中斷安全記錄的安全事件。公司獲評全國文明單位和上海市文明行業,基層單位實現上海市文明單位全覆蓋,有效提升了上海電力品牌形象。
4 總結與展望
基于“互聯網+風險管控”的安全生產作業管控系統針對作業計劃難以剛性執行、安全標準規范難以有效落地實施,以及現場安全作業監督力度較弱等電力生產作業建設領域存在的難題,創新安全管控理念,整合應用現今已經成熟且廣泛應用的先進技術如云計算、互聯網等,將現場作業安全管理與先進技術手段有效結合,提出了有效的解決方法。其實現數字化實施監控,既壓縮了安全管控人力成本,又提升了安全監督能力。其中技術成果既是現場作業安全管控創新性的方法,又為實施有效安全監督找到了有效的、先進的管理手段。
參考文獻
[1] 朱濤.能源企業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2,(25):23-25.
[2] 潘明喜,嚴家友.電網企業對風險管理的國際經驗借鑒及實施[J].財政監督,2015,(14):65-67.
[3] 岳芳.電網企業全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及應用[J].低碳世界,2014,(03):56-58.
[4] 肖其師,吳畏,張鵬飛,趙紅衛,許唐云.電網企業運營風險管理體系模型及管控機制研究[J].華東電力,2014,(08):42-45.
[5] 安軍.加強全面風險防控體系建設[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4,(15):89-92.
[6] 嚴建勇.電網企業全面安全風險質量管控[J].中國科技縱橫,2018(1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