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俠 張穎

[摘要] 目的 探析在腫瘤科護理管理中實施風險管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間的56例腫瘤科收治的患者,參考雙盲法進行分組,每組28例,對照組行常規管理,實驗組行風險管理,對兩組腫瘤科收治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焦慮評分數值、抑郁評分數值、護理滿意度評分、護理質量評分進行比較。結果 對照組腫瘤科收治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焦慮評分數值、抑郁評分數值、護理滿意度評分、護理質量評分與實驗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使用風險管理在腫瘤科護理管理中可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減少發生護理風險事件的概率,提升護理質量和滿意度。
[關鍵詞] 風險管理;腫瘤科護理管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5(a)-0106-02
腫瘤科患者經常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因此怎樣顯著改善住院期間腫瘤科患者護理措施十分重要。護理風險管理實際上是護理人員識別、評估、防范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相關措施,主要就是為了將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概率降低,防止危害患者,避免患者與醫院發生經濟損失[1]。目前隨著人們維權意識和法制觀念的改善,越來越嚴格要求護理質量,所有護理人員的主要工作即為規范醫療護理行為,予以患者優質且安全的護理,依據腫瘤科患者的基本情況,尋找護理工作的關鍵尤為關鍵。報道風險管理使用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間收治的56例腫瘤科收治的患者中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文納入目標即為56例腫瘤科收治的患者分組法為雙盲法,對照組收入28例,女性15例,男性13例,最大年齡數值67歲,最小年齡數值25歲,中位數值即為(47.24±5.34)歲,10例直腸癌患者、6例胃癌患者、6例乳腺癌患者、5例肺癌患者、1例肝癌患者;實驗組收入28例,女性14例,男性14例,最大年齡數值66歲,最小年齡數值26歲,中位數值即為(46.55±3.54)歲,10例直腸癌患者、7例胃癌患者、5例乳腺癌患者、4例肺癌患者、2例肝癌患者。比對兩組腫瘤科收治的患者基礎信息(性別、年齡、疾病類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與腫瘤科診斷標準相符合,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科室給出的同意書表示自愿簽字認可,提交醫學倫理會以后被成功批準。
排除標準:不符合腫瘤科收治標準、精神嚴重異常、不配合治療等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管理,實驗組行風險管理:(1)強化護理人員的風險識別能力以及風險防范意識:護理人員需要定期學習法律法規,如《護士條例》《護理風險管理預案》《護士法則》等,護理人員需要對核心制度認真學習,了解自身崗位職責,構建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2)建立風險管理小組:由高年資護士、護士長以及護理組長等構成,每日遵守五查四看的制度進行工作。五查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對剛入院患者需要檢查接待是否到位且合理;②化療前是否對患者進行完善準備;③治療中護理人員檢查器械是否齊全;④患者化療后是否遵守相關標準實施防護工作;⑤留置各管道是否通暢且固定穩妥。四看主要包括:①檢查護理人員執行內容和醫囑單是否一致;②觀察護理病情加重患者是否合適;③護理人員觀察護理記錄是否準確且認真地填寫;④患者治療后是否存在不良反應;(3)護患溝通:護理人員需要詳細告知患者與家屬護理中可能存在的高風險因素,維護患者和家屬的知情同意權,促使建立醫患風險防御共同體;(4)護理人員對身份識別查對制度進行嚴格執行,執行醫囑中護理人員需要遵守二人復核制度,如發生異常需要及時告知主治醫師。
1.3? 觀察指標
分析計算實驗組與對照組腫瘤科收治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焦慮評分數值、抑郁評分數值、護理滿意度評分、護理質量評分。
焦慮情緒、抑郁情緒:選取SAS(焦慮評分量表)與SDS(抑郁評分量表)評價焦慮情緒與抑郁情緒,數值超過50分顯示為焦慮抑郁狀態,其數值越高表示存在越差的心理狀態。
1.4? 統計方法
56例腫瘤科收治的患者臨床資料輸入至SPSS 19.0 統計學軟件中處置,用率(%)與(均數±標準差)表示臨床計數資料(實驗組與對照組腫瘤科收治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和計量資料(實驗組與對照組腫瘤科收治的患者焦慮評分數值、抑郁評分數值、護理滿意度評分、護理質量評分),行χ2檢驗與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析計算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
實驗組腫瘤科收治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7.14%對比對照組相關數值(28.5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分析計算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焦慮評分數值、抑郁評分數值
對照組腫瘤科收治的患者治療前焦慮評分數值、抑郁評分數值對比實驗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腫瘤科收治的患者治療后焦慮評分數值、抑郁評分數值對比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分析計算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護理質量評分
對照組腫瘤科收治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護理質量評分對比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護理腫瘤科患者中容易發生不安全事件[2],即為發生護理風險,會對傷殘后果帶來直接或者間接的危害,所以,護理過程中具有風險不確定性、高風險水平、風險復雜性等臨床特點[3-5]。所有患者的基本需要都是護理安全,同時特屬于醫院發展的根本,并且也屬于擇醫的關鍵標準,在腫瘤科護理管理工作中應用風險管理的效果比較良好,可將護士風險防范意識增強,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6-8]。
該文結果顯示,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焦慮評分數值、抑郁評分數值符合(P<0.05)的數據統計學意義。曹慧芳等[8]研究顯示,該次分析對象為100例腫瘤患者,區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一組50例,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開展護理風險管理,觀察組腫瘤患者風險事件發生率上4%低于對照組的1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腫瘤患者護理滿意率98%高于對照組的8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與腫瘤內科患者中應用護理風險管理獲得顯著效果。與該次研究結果比較一致。
綜上所述,將風險管理使用在腫瘤科收治的患者中與常規管理相比較效果更顯著。
[參考文獻]
[1]? 劉潤娥,左慧肖.護理風險管理在頭頸腫瘤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3):110-111.
[2]? 周靜.護理風險管理在頭頸腫瘤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臨床研究,2016,8(15):138-139.
[3]? Magnuson A,Allore H, Cohen HJ,et al.Geriatric assessment with management in cancer care: Current evidence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for future research[J].Journal of Geriatric Oncology,2016:S1879406816000552.
[4]? 胡海琴,黃靜.探討護理風險管理在頭頸腫瘤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大家健康旬刊,2016,10(10):242-243.
[5]? 田肖芳.護理風險管理在腫瘤內科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體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5):258-259.
[6]? 王倩.Kosty MP,Hanley A,Chollette V,et al.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Teams in Cancer Care Project[J].Journal of Oncology Practice,2016,12(11):955-958.
[7]? 安玉杰.護理風險管理在腫瘤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19):152-153.
[8]? 曹慧芳,劉向陽,劉鳳云.探討護理風險管理在腫瘤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0):255-256.
(收稿日期:2019-01-29)
[作者簡介] 陳艷俠(1971-),女,山東棗莊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腫瘤科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