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
【摘 要】當今時代,國家政府對扶貧項目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小額信貸作為一種新型金融扶貧手段,對增加農戶有效收入、緩解貧困態勢、農村經濟總量的增長和經濟結構的優化提供了重要支撐。推動信貸市場供需總量均衡的理想體系構建,充分發揮小額信貸的扶貧功能,最大限度滿足農村中低收入群體和農村中小型企業的資金需求,助力鄉村振興。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金融機構;小額信貸
小額信貸作為一種有效的扶貧和提供金融服務的手段,對解決農村資金融通、改善資源分配不均和縮小城鄉差距等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是國家目前積極倡導并大力推行的一種扶貧方式。與其他傳統信貸業務和扶貧手段相比,小額信貸具有門檻低、無擔保、無抵押的特征,覆蓋面廣、流程簡單、手續簡便等優點,同時也存在信用風險大、資金來源不足和信息不對稱引起逆向選擇等問題。因此,針對農村小額信貸自身特點和存在的缺陷,可以引入相互保險作為農村小額信貸的補償機制和輔助機制,彌補小額信貸的缺陷,降低金融風險。
1、農村金融機構小額信貸業務的發展狀況
我國自1993年試辦小額信貸以來已有20多年發展歷程,農村小額信貸體系不斷完善,已進入正規化、多元化發展階段。從2000年起,我國正規金融機構開始大規模介入小額信貸領域。2007年,銀監會發布《關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大力發展農村小額貸款業務的指導意見》,對農村小額信貸業務進一步調整和完善。各金融機構重視“三農”領域的資金支持,促進了農村小額信貸業務的發展。當前,從事小額信貸的金融機構既包括農村商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郵政儲蓄等正規金融機構,也包括民間金融組織等非正規金融機構。從2008年央行、銀監會聯合發布《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至今,小額貸款公司數量及貸款余額呈現爆發式增長。
2、農村金融機構小額信貸中存在的問題
2.1缺乏完善的風險防控制度,風險因子較大
目前,很多農村金融服務機構在經營的過程中,尚未建立起比較完善黨建金融風險防控體系,對于小額信貸主體的信用缺乏有效的評估,對于銀行的投資融資管理缺乏風險分散意識等,都造成金融機構在提供信貸服務業務的過程中,面臨不同程度的風險,可能會造成經營中的巨大損失,影響金融機構的長效發展。一些農村金融機構針對三農開展的小額貸款服務是由一定的政府補貼的,這也讓一些金融機構放松對于風險的警惕和管理,導致風險發生概率增大。
2.2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人才,管理缺乏效益
目前,農村金融機構的管理中,高素質的金融人才十分短缺,金融機構人才引進困難,留住人才更不容易。在此過程中,對于金融機構的小額貸款的有效管理,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常常會導致銀行作出錯誤的判斷,存在一些人情關系,造成信貸風險增大,帶來銀行自身的經濟損失。這主要是農村金融機構本身對于人才來說吸引力不足,地處偏僻,加上待遇福利等問題,造成人才外流的現象比較突出。
3、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村金融機構小額信貸優化策略
3.1創新農村金融產品,提供多樣化金融服務
為進一步豐富“三農”貸款擔保體系,創新普惠金融產品,著力提升“三農”服務,目前普惠金融政策在鄉村金融市場落地生根。在這一政策指導下,農村金融機構積極探索創新的金融產品發展路徑,推出了“農擔貸”服務業務,面向轄區“三農”客戶、圍繞“三農”金融需求創新開發的貸款業務,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產業鏈延伸的一二三產業、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創新項目等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創新金融產品。為更精準地為三農服務,金融機構應確定鄉村地區的貧困鄉鎮為“農擔貸”業務推廣重點區域,將“農擔貸”產品宣傳、推廣到位,推動“農擔貸”業務迅速落地,努力讓這一普惠金融產品真正“惠之于農”。隨著普惠金融政策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展,農村金融機構要持續深入鄉鎮,扎實推進普惠金融業務,持續加大農村市場信貸投放力度,為鄉村振興戰略履行國有大行應有的責任與擔當。除了幫助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融資服務,還要加快金融創新產品推出,始終秉持“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助力貧困地區脫貧”的理念,通過“綠色通道”及“五免”政策幫助貧困地區農業龍頭企業和優質農業合作社入駐融資平臺,推廣省定貧困縣、定點扶貧優質特色農副產品線上銷售,切實幫助貧困地區農戶脫貧致富,精選貧困地區企業優質特色農產品并組織開展融資扶貧專場活動,專項投入價格補貼,實實在在幫助農戶拓寬銷售渠道、提升產品知名度,讓他們能夠快速產出和收益,提升信貸償還能力。此外,農村金融機構還可以創新開發線下互動營銷活動,讓大家用手機中的微信、支付寶、建行手機銀行或其他銀行手機銀行掃描商品二維碼進行支付,就可以現場下單、現場提貨,提升農村經濟活力。
3.2構建有效的風險防范體系,完善信貸風險管理體系
為打好風險防控戰,為了降低金融機構的信貸風險,各農村金融機構要引起高度的重視,落實政治擔當,認清金融風險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要摸清家底,認真梳理金融信貸風險,找準各機構風險點,制定出可操作性強的工作方案;要堅持問題導向,各農村金融機構要發揮聯動作用,多措并舉嚴密防控各項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還要側重加強對系統性風險、操作風險、道德風險和聲譽風險的防控,夯實風險管理基礎、創新處置渠道和方法等著力開展不良貸款化解、保險行業亂象整治等工作;加強對農業融資擔保公司的監管力度,提高其業務準入標準和擔保能力要求;要加大宣傳力度,形成全民共同防控風險的良好氛圍,為農村金融信貸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要強化企業內部員工管理,通過晨會、夕會等多種培訓方式,組織客戶經理認真學習典型案例,吸取案件及風險事件的慘痛教訓并舉一反三引以為戒,樹立正確的風險管理理念,強化信貸業務各流程環節的內部控制,嚴格落實信貸管理制度和操作手冊的各項規定,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強化業務發展的安全性、效益性理念和業務辦理的標準化、規范化操作。要加強風險源頭管理,深入了解客戶情況。對客戶積極走訪,收集信息,深挖存量優質客戶資源,篩選符合條件的優質客戶,確定重點客戶及重點項目,做好客戶準入把關,重視盡職調查工作,從源頭管控風險。此外,農村金融機構還要進一步強化貸后日常管理,切實做好內部監管。向每一名客戶經理反復強調貸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客戶經理做好現場與非現場的貸后檢查工作,確保按時、認真、高質量的完成系統中的各項貸后檢查任務及報表錄入工作,避免客戶違約出現不良貸款,通過客戶經理在工作中的認真履職、盡職免責,用責任心保護自己的職業生涯,切實保證資產安全。
4、結語
當前,國家高度關注三農經濟發展,頒布各項有助于三農發展的優惠政策,作為農村金融機構,要發揮有效職能,農村金融機構要結合目前機構發展中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積極采取措施加以應對,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強征信和風險管理工作,強化法制工作完善,積極推動人才培養,不斷提升金融管理和服務效能。
【參考文獻】
[1]文湘.基于金融生態視角的小額信貸與青海藏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實證研究[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0(04):17-23.
[2]袁迪.對河南省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貸款業務的調查——以南樂縣聯社為例[J].現代鹽化工,2018,45(03):58-59.
[3]朱文勝.扶貧小額信貸創新發展研究——基于黃岡大別山扶貧開發重點縣案例[J].金融理論探索,2018(03):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