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琛
【摘 要】中國與外國的市場交流,主要包括勞動力、貨物、貨幣等。其中貨幣中的外匯是整個國際市場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中國目前的市場發展有很大一部分是針對國際市場的,不僅如此,中國市場在國際市場上占比還是比較大的,且發揮著重要作用。要想把控未來金融市場,就不僅要熟練掌握國內市場發展規律,還要掌握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規律,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關鍵詞】國際;金融市場;風險與機遇
金融市場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在某一個時間出現不同的危機,就比如2008年,不過好在有宏觀調控,讓瀕臨崩潰的金融市場逐漸的恢復生機,在此之下,一些性的市場開始出現。金融危機讓我們認識到,這個世界的金融市場就是一個整體,某一個國家爆發危機,其他國家都有可能受到波及。與其為躲避危機而閉門造車,還不如積極迎接挑戰與機遇。國際金融市場機遇與風險并存,深入研究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規律,對我國的金融市場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能為一些政策提供參考。
一、國際金融市場的基本含義
國際金融市場分為狹義的和廣義的,狹義的解釋就是各個國家之間進行的貨幣借貸,廣義的解釋就是國家與國家、國家居民與國家居民、國家企業與國家企業之間的一些交易活動。平常我們說的金融市場指的是廣義的,包括各種交易,不單單指貨幣借貸。在世界市場上,國際金融市場有著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與意義,其他各種金融活動都依賴于它的發展。
二、國際金融市場影響
1、國際金融市場可以宏觀調控,或者說影響整個世界的金融市場發展,同時作為國際貿易的一個投資保障,既制約國際貿易的發展,又促進國際貿易資金的國際化。
2、國際金融市場為各個國家提供了一個額外的盈利場所,讓全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有一個融資的渠道。
3、國際金融市場為全世界各地的銀行提供了國際化的業務,同時,在這些銀行的作用下,全球的信用關系正變得國際透明化。
三、國際金融市場的機遇
信息全球化以及通信全球化,無一不為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助理,為國際金融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如何抓住機遇,充分利用機遇發展壯大,是目前的重中之重,是我們必須為之努力的,所以要深刻研究這些機遇,讓自身最大的利用這些機遇,并盡可能的規避機遇中暗藏的風險。下面談談這些機遇;
1、證券化機遇
80年代,國際金融市場占有重要地位的就是國際銀行貸款了,它的地位幾乎無可撼動,占比一直居高不下,且幾乎一直保持著巔峰的地位。但是隨著世界的發展,國際銀行貸款的地位正在逐漸的下降,為尋求發展,他們正逐漸向國際證券轉變。取而代之的國際證券地位水漲船高,逐漸弱化國際銀行貸款的占比。它的發展勢頭強勁,地位逐漸穩固,大有發展成一哥的地位。而且據分析推測,在未來的發展中,國際證券將會完全取代國際銀行貸款的地位,將國際貸款的渠道一一封殺,而且這種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2、一體化機遇
當今社會,現代化技術的發展速度無可比擬,網絡技術的發展也今非昔比,利用這些成熟的技術,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正在往一體化的趨勢發展,這些先進的技術正在被廣泛使用和熟練掌握。現在這個世界,互聯網對我們的生活影響越來越大,一方面,它改變著這人們日常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為人們之間的溝通聯系帶來了便捷。全世界的人們都可以在一起談天說地,市場經濟不在局限于國內,跨國貿易正發展迅速,且越來越壯大。信息的共享,為這些在國際金融市場中謀求利益的人們提供者最新的消息,他們根據這些消息,調整著自己的商業戰略計劃,應變這變化無常的市場。不像以前,由于信息渠道的閉塞,很多商人錯失良機,導致損失慘重。現在有了這些先進的技術支持,他們可以實時的掌握市場的變化,掌握有利于自己的第一首資料。他們不在需要全球各地的奔波了,也許發個消息打個電話就可以搞定一單生意了,成敗只在幾秒間。
3、創新化機遇
常言說的好,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現在這個發展飛快的社會,不管在哪個行業,都必須制定創新發展的戰略。創新才是發展的不竭之路,滿足現狀只會消亡得更快,這個社會的機遇只留給那些具有創新行為的企業。就好比農藥,剛開始,這種農藥對害蟲的殺傷力非常大,但是每一次都是用這種農藥,漸漸地,害蟲便免疫了,這種農藥已經不具備殺死這種害蟲的威力了。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企業總是生產一些社會普遍的產品,社會大眾早晚有一天會用膩,從而厭惡,如果這個時候,企業還是一味的固步自封,不去尋找新的道路,那就只有死路一條。而這條新的道路就是進行創新,不斷對改進自身產品,以適應社會的新要求。創新不僅是對自己負責,同時也推動著市場的發展。對于國際金融領域而言,創新也很重要,國際金融市場巨大,要求更加的嚴格,更加的苛刻。國際金融市場的人們,他們接觸到的知識更加寬廣,認識水平更高,所以對金融產品的要求也呈現多樣化,已存的金融產品類型已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如果這個時候,我們的金融機構還抱著自己現有的金融產品沾沾自喜,那無疑是致命的,而如果這個時候他們能夠進行積極創新,大力研發新穎的產品,這終將會為他們開辟出一條新的道路,同時也為其他金融機構樹立起一面標志的旗桿。
四、國際金融市場的風險分析
1、美元的壟斷地位
在這個世界金融市場國際化的今天,美國仍然占據著重要地位,其影響仍然不可小覷。它在為各國帶來機遇的同時,也為各國帶來了不同的風險,讓各國甚為擔憂。它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國際金融市場的貨幣交流都是以美元資產來進行計價的,所以,美元的變化,直接影響著市場的變化。有可能前一面還價格滿意的狀態,下一秒因為美元的變化,就有可能跌價。這也側面的反映了國際金融對貨物價格的影響。正是因為美國的美元“一家獨大”,讓一些政策難以實施,市場難以調整到更好的狀態。單就因為一個美元的不穩定,就有可能影響著整個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這對國際金融市場來說并不樂觀,形式非常嚴峻,市場的巨大危機一直蟄伏著。
2、信用風險
在美國發生次貸危機以后,各國之間相應的出現信用危機,國際金融市場嚴重受損。原來各個國家賴以依賴的保障,變得不再讓人信服,就連管理機構都變得不再讓人相信了,這也就是由價格風險逐漸演變成監管制度風險了。不管是美元一家獨大的風險,還是現在的信用風險,這對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都很不利,各個國家應該積極的解決問題,修復之間的信任關系,讓彼此之間建立長期合作的友誼,為以后的發展奠定穩固的基礎。
3、投資全球化
現在,世界各國的交流聯系都非常的便捷,這也為各國人民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投資渠道。在大量的投資下,各國的經濟發展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國與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頻繁。這種不斷緊密的關系,正造成資本流動過剩的情況,從而也間接的催生了全球化投資這種現象。
五、結語
國際金融市場具有雙面性,一方面它可以給全世界各國人民帶來機遇,同時又因為復雜的連帶關系,牽一發而動全身。其發展規律千變萬化,難以捉摸,而恰巧它又是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地位,所以,對于國際金融市場,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摸清它的發展趨勢,抓住其中的機遇,然后盡可能的規避其中的風險。當然,我們不可能完美的避開所有的風險,但那又怎樣呢,歷經風險,只會讓我們成長的更快更強大,所以,讓我們抱著積極的心態去迎接國際金融市場的機遇與挑戰吧。
【參考文獻】
[1]趙波.國際金融市場的機遇與風險[J].中國商論,2017(17):25-26.
[2]朱志雨.國際金融市場的機遇與風險探析[J].中國市場,2016(03):68+73.
[3]吳顏新.國際金融市場的機遇與風險[J].商場現代化,2015(29):106-107.
[4]曾曉云.國際金融市場的機遇與風險[J].商場現代化,2014(33):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