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英敏
【摘 要】我國經濟水平飛速發展的同時,興國安邦戰略慢慢發展到文化領域中,文化體制改革將近十年,文藝院團全面改企,由政府財政供養走進市場,與私營文化企業進行良性競爭,文化演出行業發展越來越快,隨之,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而財務管理工作在文化演出企業中發揮的作用越顯重要,能將文化演出企業的運營水平和產業質量提升上來,下面這篇文章我們就從文化演出企業演出項目運行現狀出發,找到其中的問題,同時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財務管理工作;文化演出企業;演出項目的運營
對于文化演出企業來說,管理其日常的演出項目的財務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一套優秀的財務管理方法給文化演出企業帶來活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促使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本文分析了文化演出項目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對企業項目財務管理知識的利用將相應的解決方案找到。
一、文化演出企業演出項目
文化演出企業就是將各類文化演出產品和相關服務提供出來的地方,與一般商品屬性不同,文化演出企業生產的是精神層面的產品,不具備消費的必需性,被選擇性很高,屬于小眾市場。文化演出企業通過文化基礎和創意等要素來運行,從而將符合人們精神需求的產品提供給大家選擇。僅靠演出項目為單一收入來源固然艱難前行,通過演出作為文化基石,衍生發展其他周邊商品文化產業鏈,才能真正達到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類比電影行業,電影是一次投入拍攝成本,放映的成本僅僅是場地費和版權費,但演出行業除了創排成本外,每一場演出都需要演出成本,人員的演出費、場地費、燈光音響器材費、道具運輸費等,如果文化演出企業智能通過財務管理對整個演出流程進行監督,使演出項目更加規范化,對演出項目成本進行嚴格控制,以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二、文化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
第一,文化演出企業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一)文化演出企業的財務管理觀念處于落后的狀態。長年體制下的運作模式根深蒂固,并且文化企業對于財務管理的認識程度不高,覺得財務崗位不重要,導致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對本職工作毫無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二)文化演出企業的預算管理意識比較薄弱,預算結果精準度不高。文化企業的正常運營與預算管理有緊密的聯系,必須具備與演出項目規劃相符的預算,預算的精準度和執行情況對演出項目的經濟效益發揮重要作用。
文化演出企業,前身大多是體制內的文藝院團,財政撥款,屬于財政預算單位,政府投入專項資金,專款專用,財務管理是思考如何在年度結束之前百分百完成所有財政撥款的支出,達到收支平衡。雖然一直是預算單位,但改企之后,這類的預算方式固然不適合企業的市場化發展。
文化演出企業的全面預算需要包括營業預算、財務預算以及籌資預算和資本預算,長年固化的財政預算編制令大多文化演出企業對于預算并不重視,他們覺得都改企了,為什么還需要做預算,覺得預算只是給政府看的一份報告文件,更有甚者,管理高層覺得企業就是可以亂花錢,因為不需要專款專用,不受財政法規限制,根本不知道預算為何物。
(三)文化演出企業的高管都是文藝業務骨干擔任,并非職業經理人,藝術家只追求藝術質量,通常會不計成本去達到某種藝術效果,突破預算是經常發生的事,財務人員一旦按照預算執行情況問責演出項目負責人,高管也會因藝術的因素而給予特批,財務管理形同虛設。
第二,文化演出企業演出項目運營中存在的問題:
(一)藝術家只追求藝術質量,不太會考慮市場需求,尤其演出產品的商品屬性不是消費者日常必需品,而精神需求類的文化產品市場隨著社會的信息化高速發展,多樣化又多元化,如何打動消費者選擇放下手機并愿意走近劇場,搶占文化市場份額,這也是文化演出企業在市場中艱難生存的重要原因。偏偏文化演出企業的高管都是由改制前的文藝院團的團長擔任,能擁有企業思維的高管少之又少,愿意走市場化的高管也是慢慢適應和學習階段。
(二)文化演出企業演出項目立項討論不足
文化演出企業演出項目一直以來都是依靠項目制作人(即項目負責人)的經驗進行運作的,如何選劇本、遴選演員、組建舞臺班底,都比較個人主觀,畢竟是一件藝術作品,這也是造成文化演出項目管理不夠科學與規范的原因。很多制作人也是文藝業務骨干轉行的,不具備基本的市場運作常識,對作品是否適合市場,或者適合哪類消費人群也難以判斷。雖然,近年來,有些文化演出企業規范了其演出項目的內容,但是其仍然存在財務管理的問題,比如說文化演出項目的收入的估算經常出現偏差,演出票價并未與成本進行掛鉤定價,無法正確把握入座率。
(三)文化演出企業的項目實施控制中缺乏財務參與度
一個企業財務工作的核心就是成本預算工作,同時成本預算工作也是對整個運營過程中財務情況的一種反映,現階段文化演出項目沒有相對科學的財務預算,因此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沒有控制好演出票房和成本耗費,也沒有對演出項目的資金進行良好的控制,導致演出項目的資金支出沒有參考依據,最終出現文化演出企業演出項目成本超支,使財務結果與預期結果出現偏差。
(四)文化演出企業演出項目結束后財務數據利用不足
一般情況下,財務人員在演出項目結束之后只是進行簡單的賬面核對,制作人跟財務人員嚴重缺乏溝通,更甚,有些制作人覺得財務人員欠缺藝術作品觀賞水平而出現對立面,財務人員也因工作阻礙而難以進行控制演出項目成本的工作。有些原來體制內轉過來的財務人員,也因為固化的財務思維,沒有發揮財務企業管理的作用,按照體制內的財務管理方法隨意對付,在缺乏政府財政收入資助的情況下,來源市場的收入不穩定也不確切,很容易使文化演出企業面臨財務虧損的情況。
三、解決文化演出企業演出項目財務管理問題的具體方案
第一,文化演出企業演出項目立項以及預算編制
文化演出企業制定演出項目的管理制度,不能再由制作人或高管直接決定演出項目的立項。針于演出項目這種個人主觀意識明顯的產品,公司成立藝術委員會,藝術委員會由在職和外聘的藝術家組成,通過藝術委員會投票,在藝術層面篩選演出項目,令演出項目更具客觀性。演出項目通過初步篩選,制作人按照該演出項目編制預算,預算提交項目審核會,項目審核會成員由公司各部門主管組成,共同審核預算的可行性,財務主管在會議中綜合各部門意見,確定最終的預算方案并批核預算,提高財務人員在演出項目中的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