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坦
【摘 要】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下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產生很大影響,單位會計核算方式、財務報表價值等都有所轉變,如何做好會計制度改革下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創新使每一個事業單位都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會計制度;制度改革;事業單位;財務管理
事業單位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促進性作用,隨著會計制度改革的逐步實施,事業單位會計也面臨著更多實際性工作的變化。新舊制度的之前有著一定的聯系和區別,對會計的工作產生一定影響。面對新會計制度對實際工作產生的影響,需要采取適當的措施來優化會計工作,以提升會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為事業單位的發展奠定基礎。
1、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背景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建立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的重大舉措,2014年新修訂的《預算法》規定各級政府財政部門應該按年度編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為了加快推進政府會計體系改革,構建統一、科學、規范的政府會計準則體系,2015年10月23日頒布了《政府會計基本準則——基本準則》,初步建立了政府會計新標準體系。2017年10月24日制定發布了《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財會[2017]25號),規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對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和預算管理水平、提高政府會計信息質量、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政府會計準則體系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也在逐步推進,因此,在新的形勢下對現行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勢在必行。
2、政府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
2.1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成本的影響
事業單位的成本管理是事業單位日常工作以及改革的重要內容,在日常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成本中,因為是國有資產,故而在管理成本的效果上和執行力度上是有欠缺的,事業單位不同于私有企業,雖然有著盈利的性質,但是它的資產是政府所有的,故而在財務管理成本上一直不被重視。所以在實際的工作中,事業單位不但要加大成本的管理力度,還要加強執行力度,而這都需要落實監督機制。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日常的財務成本管理,無論是成本的結算指標、管理數據、日常管理標準,都與傳統工作方式大不相同,財務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流程上已經逐漸向市場靠攏,更加科學和細化,整體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流程更加明確合理[1]。
2.2預算資金核算和管理方式發生轉變
在事業單位原有的會計制度中,預算資金的核算是分開的,這種方式很容易導致會計信息失真、遺漏。在管理方式上,通常采用分散化的管理模式,導致財務工作無法集中管理,為相關工作帶來極大不便。而新會計制度則有效改善了預算資金核算以及管理方式,合理處理了資金到賬時間與使用時間之間的時間差。
2.3強化了會計核算功能
原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會計要素為5要素。政府會計制度提出了“5+3”的財務會計要素和預算會計要素,即預算會計通過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預算結余進行核算。政府會計制度分別按照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列出了103個一級會計科目,財務會計科目77個,預算會計科目26個。事業單位使用其中的76個,行政單位則使用52個,單位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要,按照制度的要求增設或者減少某些會計科目。
3、新會計制度背景下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改進方向
3.1明確新理念
從財務報告、資產折舊、預算、成本控制等多個層次、多個角度展開財務管理創新工作,明確新的管理理念、科學的管理目標,減少外在因素、人為因素對財務管理的不良影響。明確管理類型、管理目標,重新組織與優化財務資金的結構職能,并做好工作流程與工作內容的合理化樹立,確保財務資金最終能夠被用在實處,保障資金使用率與透明度。對于擁有盈利能力的單位來說,要主動積極的學習民營企業核算、會計計量方式,關于認定方式則應用權責制度核算認定單位內部的經濟管理事項[2]。
3.2健全財務會計報表體系
在新時期,事業單位要有效健全內部財務會計報表體系,科學明確會計管理規章制度。管理者要加強對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指導工作,督促他們加強自主學習,積極汲取優秀單位的會計報表體系建設工作經驗,結合本單位實際工作發展情況和需求,有針對性的改善財務會計體系建設內容和方法。根據傳統財務會計報表編制無法滿足新會計制度改革實施工作的相關要求情況,財務會計管理人員必須重新構建財務會計報表體系,明確財務會計信息預算編制內容,積極引進應用先進的財務報表編制方法。與此同時,會計制度改革后事業單位要進一步優化改善會計報表體系,全面直接反饋單位內部各項預算執行信息,確保會計信息披露的準確完善性,能夠為領導決策工作提供科學參考依據。
3.3全面梳理事業單位資產負債
為了順利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對前期的資產負債進行清理工作必不可少。對單位資產進行盤點統計,確保資產賬實相符,并對資產的需求和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制定合理的使用計劃和采購計劃,避免造成資產的閑置浪費。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中存在不少歷史遺留問題,如固定資產未及時報廢處理,長期掛賬的應收應付款項,都會對新制度的推進產生不利影響。對于需要報廢處理的固定資產應及時上報,未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無形資產進行攤銷的應按照新會計制度規定,對資產按類別、使用年限、原值等做好折舊攤銷的準備工作。
3.4調整和升級會計信息系統
如何對新系統進行調整、升級、設計,對新會計政策的運行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事業單位可對系統進行升級,加入預算會計核算模塊;可更換新的會計軟件來滿足政府會計的核算要求;也可以設置兩個賬套,一個為財務會計賬套,一個為預算會計賬套,使用時在兩個賬套間進行切換。在新制度完全實施前,會計信息系統需進行2018年12月31日結賬后的完全備份,按照新制度的核算規定,更新或更換會計信息系統,以對應新的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科目名稱、編碼等,而后設立2019年的新賬套,將2018年12月31日前的所有會計數據進行轉換[3]。
3.5健全會計考核評價體系
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基礎上,會計工作內容也發生了部分變化,其工作情況與會計考核評價體系有著更加密切的聯系。因此,事業單位應當要會計工作不斷改革的過程中更加注重會計考核評價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其一,準確性考核。該內容主要是對日常辦公中會計核算信息準確性的考核,是一項周期較長的考核項目。其二,自我認知考核。定期對會計人員的知識水平進行考核,考核其在制度改革后對會計工作新內容的認知以及自我認知。其三,現代化操作技術考核。定期對會計人員的計算機操作水平進行考核,避免其計算機操作技術落后而影響了日常辦公的效率。
4、結語
綜上所述,新會計制度的出現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與要求,事業單位必須了解與深入學習新會計改革方向,將其作為新時期發展目標,以此為依據展開相關工作。在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時,創新財務管理的思路,第一時間解決當前存在的財務管理隱患,保障財務管理有效性與質量,這樣才能推動事業單位的長久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維.新政府會計準則下事業單位財務制度建設與運行[J].中外企業家,2019(05):28.
[2]于釗.論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影響[J].財會審計,2019(02):14-18.
[3]方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科學化與精細化研究[J].中國國際財經,2018(0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