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亞南
【摘 要】近年來,數字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同時多種不同的新商業模式崛起,這在一定的程度上位稅收管理帶來了挑戰。為了順應數字經濟環境下,新商業模式的盛行,稅務機關需要改變傳統的征管思維,不斷的創新和完善,在不影響新商業模式發展的前提下,使得其納入法治化和規范化的軌道,為眾多行業的發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關鍵詞】數字經濟;新商業模式;稅收治理
一、數字經濟下新商業模式的創新發展
數字經濟最初是由美國商務部提出的,隨后便在國際得到了廣泛的流傳,直到2017年底,數字經濟已經趨于全球化,對整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我國的數字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電子商務,我國在2010年就已經實現了互聯網應用的方式;第二階段是互聯網+,這一階段主要在2016年得到廣泛的應用,并且諸多平臺都加強對該模式的應用,已經實現了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功能。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諸多互聯網技術催促著新的商業模式產生,包括電商類、社交類、共享類等等。據相關部門數據統計,我國在2016年數字經濟在國內的總產值達到了30.61%,這表明數字經濟在國民生產總值的占比越來越高。在未來,數字經濟回想著高端的芯片、物聯網以及區塊鏈等技術發展,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增長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新商業模式對稅收帶來的挑戰
在數字經濟下,新的商業模式不斷的崛起,這在很大的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模式,同時對稅收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主要包括下面幾個方面。
第一,對稅收法律帶來的挑戰。在數字經濟下,新的商業模式不斷的盛行,這與傳統的稅收法律產生了一定的矛盾,由于稅收法相對滯后,其無法對新的商業模式進行全方面的管理和限制,如何確保新的商業模式納入到稅法規范的范圍之內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第二,對稅收管轄權帶來的沖擊。在傳統的貿易模式下,世界各國不僅有著長期的競爭,同時在不斷的合作,這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稅收利益分格局,但是新商業模式的出現,對傳統的貿易模式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同時影響了世界各國之間的利益分配,世界各國對其管轄權也存在差異,如何有效的進行協調是當前的首要任務。
第三,對稅收制度的影響。傳統的稅收制度不適用于新商業模式,例如,在互聯網上的數字產品交易的過程中會影響稅收的收入,但是相關的稅收制度無法進行管理。此外,傳統的大生產、大零售的模式會被C2B的模式所代替,從而使得稅收制度向著消費型轉型。
第四,對國際稅收規則的影響。在數字經濟下,產品和服務都被數字化,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國際稅收的規則,同時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著。如今,通過數字產品和服務產生的價值如何有效的納入歸屬地成為當前難題,所以說,完善國際稅收規定刻不容緩。
第五,對稅收征管的挑戰。在新的商業模式下,批量化、大額化的交易已經被碎片化的交易所取代,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交易的追蹤的難度,無法對納稅的時間、地點和期限進行準確的確認,所以說,如何進行全方面的稅收征管成為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
三、新商業模式稅收治理的建議和對策
通過上文對數字經濟下新商業模式對稅收治理工作帶來的挑戰進行詳細的分析,下文針對性的提出一些確保稅收治理的建議和對策,分別從創新數字經濟稅收治理理念等多個方面展開討論和分析。
3.1創新數字經濟稅收治理理念
由于在數字經濟環境下,諸多新商業模式都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所以說,需要積極的促進新商業模式的發展,同時實現規范化的治理,在這一時期需要將創新和發展作為首要的治理目標。從長遠的角度來分析,要完善相關稅收制度,確保線上線下稅收政策的統一性,大大的降低治理成本,確保數字經濟稅收理念的不斷創新和有效落實。
3.2健全針對新商業模式的稅收制度
目前,我國不斷的深化稅收制度的方法是提高其直接稅的占比,從而實現對自然人的稅收管理,同時適當的降低間接稅的比重,這些措施都是符合新商業模式發展的基本需求,對其長遠、穩定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隨著新商業模式的發展,歐盟等發達國家都對稅收法案進行完善和更新,加快了新商業模式納入稅收法定的步伐。除此之外,需要不斷的加強對技術的創新,鼓勵新商業模式的發展,為小微企業提供政策性支持,完善新商業模式的稅收制度。
3.3強化新商業模式的稅收征管
從網絡平臺、買家、賣家等不同的層面入手,獲取外部的支持和配合,不斷的強化新商業模式的稅收征管。同時要完善稅收征管法,堅持平臺負擔最小化的原則,對相關程序、范圍進行合理的明確。對于網絡平臺的賣家來說,歐盟早就強制其進行電商稅務登記,同時完善電子商務登記制度,實現對網絡平臺賣家的稅收征管。對于買家來說,企業的法人應該協助相關機構,提供涉稅的交易信息,并繳納稅款。如果是自然人,需要加強宣傳和教育,實施發票管理措施,進一步加強對自然人的稅收征管。對于一些無法有效監管的賣家和買家,相關機構可以采用反向征收的機制,由賣家申報并代繳相應的稅款,這樣能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偷稅漏稅的現象發生。需要注意的是,在開展稅收征管的過程中,務必確保線上線下稅收征管規則的統一性,這對后期新商業模式稅收征管工作的順利進行有著重要的意義。
3.4提升稅收信息化水平
加強對稅收信息化的建設力度,不斷的推進稅收征管系統和網絡平臺、電商系統的對接,這樣可以將所有的交易信息進行掌握和分析,從而實現強制的稅源監控。此外,要加強電子票據的推廣,大力推廣電子發票系統的使用,確保監控的數字產品和服務交易所產生資金信息的準確性和可行性。這就需要不斷的加強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信息共享,確保相關機構能夠掌握納稅人的真實信息。如今,世界范圍內,金融機構在不斷的收集和儲存客戶的信息,稅務機構可以直接與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對接,從而實現對消費者納稅的評估,同時要確保信息的安全性,避免出現信息泄露等嚴重的惡性事件。
3.5推進國際稅收合作協調
我國要積極的參與數字經濟國際稅收規則的完善和更新,例如,對于常設機構的重新定義等等,結合我國稅收的基本現狀,對稅收管轄權進行重新的定義,加強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合作,制定出科學、合理、可行的國際稅收協定,為我國新商業模式的快速發展提供科學的稅收制度。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新商業模式不斷的盛行,在各大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何將新商業模式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的道路成為當前的首要任務。本文結合數字經濟下新商業模式的發展現狀,分析當前新商業模式對稅收帶來的挑戰,針對性的提出一些確保新商業模式收稅治理的建議和對策,希望能在促進新商業模式快速發展的同時,將其納入到法律的管轄范圍之內。
【參考文獻】
[1]高姿姿.基于國際經驗的我國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政策建議[J].勞動保障世界,2019(17):41-43+47.
[2]石晨曦.新個人稅收政策、家庭教育支出與商業養老保險參保意愿[J/OL].當代經濟管理:1-10[2019-07-11].
[3]吳孝芹.商業養老保險稅收優惠政策激勵效果影響因素分析[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7(03):75-84.
[4]李志淦.淺談稅延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工作以及稅收政策的局限性和應對措施[A]..養老金融評論(2019年第四輯)[C].: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2019:18.
[5]石晨曦.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經濟效應——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8(06):72-81.
[6]隋利鋒,張興龍.淺議貸款損失稅收政策在商業銀行中的應用——結合青島農商銀行管理實踐分析[J].時代金融,2018(29):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