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健民
【摘 要】本文從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定義,現代化經濟體系概念提出的背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著力點三個方面對當前如何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進行了學理層面的探索。
【關鍵詞】現代經濟體系;理論
青海省發改委吳海昆在十九大精神學習中認為建立現代經濟體系有利于青海經濟安全。青海地處西部,產業結構比較單一,經濟上沒有形成完備的現代經濟體系,非常脆弱。其一,有利于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省委、省政府2017年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是7.5%,但是前三季度經濟增速只有7%,沒有達到預期的增速;而預計工業增幅到2018年只有4%,經濟下行壓力巨大。由于青海單一、脆弱的經濟體系,在去產能和環保壓力巨大的情況下,青海經濟有硬著路的風險;所以,推動青海現代經濟體系建設有利于青海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防止硬著陸。其二,有利于動力轉換。習近平主席提出新發展理念,全國進入以創新發展為動力的新時代。青海是能源和資源型產業為主導的省份,只有借助構筑青海現代經濟體系的機遇,堅持去產能,把發展動力轉換到創新驅動上來,青海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一、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定義
劉志彪在《新時代“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素是什么?》一文中認為現代經濟體系是“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與構成現代化強國的其他要素(如現代化社會體系、現代化生態系統、現代化法治體系等)對應,指一種可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的經濟發展水平的狀態、目標和結構;它是指整個國家的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經濟系統,在發展總量和速度、發展水平和質量、體制機制運行、開放發展程度等諸多方面的現代化水平和狀態。相對于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目標來說,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最重要的、最基礎性的建設子目標和內容i。并且將現代經濟體系依據十九大政治報告劃分為六大要素:經濟總量和發展速度、發展水平和發展質量、現代化產業體系和結構、現代化空間布局結構和協調程度、現代市場經濟的體制機制和高水平的開放經濟體系;即經濟發展速度、質量、空間布局、結構、制度和開放程度六個主要指標。季曉南在《加強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理論和實證研究》一文認為現代化經濟體系就是由多維度、多層次的經濟子體系構成的經濟大體系,主要由6個子體系集合而成,每個子體系又由若干分體系組成,由此構成了一個大系統ii。季曉南認為現代化經濟體系包括“6+1”個子系統,即宏觀調控體系、現代市場體系、現代產業體系、現代企業體系、區域經濟體系和對外經濟體系6個子系統;以及1個產學研高度融合的創新體系。中央黨校副校長王東京在《推進現代經濟體系建設》一文中認為我體會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經濟體系,是指由“產業體系、創新體系、協調體系、開放體系、體制機制”等五個子系統構成的一個大系統iii。由此可見,現代經濟體系的定義在學術界還沒有統一;不過,本人傾向于劉志彪給現代經濟體系下的定義,因為他的定義最全面、最簡潔,涵蓋經濟發展速度、質量、空間布局、結構、制度和開放程度六個主要指標。
二、現代化經濟體系概念提出的背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認為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轉型期是“現代經濟體系”概念提出的重要背景。與“現代經濟體系”概念相對的是“傳統經濟體系”,從前我們的經濟體系是依靠數量取勝,依靠加大投資、擴大工業產能、資源和能源等生產要素的大量投入來保持經濟高速增長。“傳統經濟體系”的發展方式在發展上已經觸碰到了發展的天花板,工業內部鋼鐵、煤炭、建材、有色、石化、電力等行業產能已經達到峰值,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傳統的發展方式也透支了生產要素,比如人口、土地、環境、能源資源等生產要素,導致生產要素供應緊張且生產效率低下。這就需要調整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從依靠數量取勝轉變到依靠質量取勝上來,這就要求建立現代經濟體系。
三、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著力點
季曉南在《加強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理論和實證研究》一文中認為要把改革作為推動現代經濟體系建設的第一動力,要把創新作為建設現代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把發展實體經濟作為發展現代經濟體系的根基,要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要堅持供給側改革。王東京在《學者深入解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一文認為要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就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創新發展為動力,堅持以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關系為核心;同時要注意發展的協調性,協調好城鄉關系、地區關系和內外關系。喬舒亞·庫珀·雷默在《北京共識》中認為北京共識的第一定理是創新,北京共識的第二定理是創造持續性和平等性的發展環境;對于中國建設現代經濟體系而言,就是以創新作為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證城鄉和各地區人民的平等發展權利和享受公共服務的權利,同時推動供給側改革保障發展的可持續性。三位學者都認為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第一動力是創新;同時以供給側改革作為政府實施現代化經濟體系改革的主線,以便區別于從前的需求側經濟發展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為了保證改革的可持續性,就必須保證發展的平等性,防止社會動蕩,這就需要通過平衡地區關系、城鄉關系和內外關系來實現。
注釋:
i人民論壇:《新時代“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素是什么?》,2017年11月7日.
ii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加強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理論和實證研究》,2017年12月19日.
iii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推進現代經濟體系建設》,2017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