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波
【摘 要】對于一家企業而言,更快更好的發展固然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穩定中求發展。在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下,受到政府政策以及自由市場的影響,企業的財務管理多了很多不可控的風險。因此一個企業要獲得長足發展,就必須要對財務管理風險提早預防,備好應急預案,這樣在危險到來時能夠幫助一個企業轉危為安。在本文里,將會透徹剖析企業會面臨的幾種財務管理風險類型,并且提出針對不同財務管理風險的應對方法。
【關鍵詞】財務管理;風險識別;對策
在本文中,作者會將各種財務管理過程中時可能會有的風險一一列舉出來,然后在此基礎上為企業的財務管理提出提出解決方法。將對企業在發展中所面臨的財務管理方面的風險進行詳細介紹,而且在有效識別風險的基礎上提出恰當的防范措施。希望企業“打鐵還得自身硬”,提高自身相關意識,及時規劃,爭取做到趨利避害,最終實現穩定的可持續發展。
一、三大財務管理風險
(一)融資中的財務風險
籌集資金對于一個企業的正常運轉來說,是非常常見且不可缺少的一種行為。資金就像一個公司的血液,沒有了資金,企業立即就會難以維持。所以企業主在運營時必須通過各種借貸方式維持企業運營。但是凡事都有利弊,這種融資行為好處是能讓企業有充足的資金擴大生產提高利潤但壞處也很明顯:如果一個企業借貸的金額不斷沉重,它可能會遇到“債務融資風險”。換言之,一旦一家企業的債務擴大到無法控制的程度時,在多重因素影響下,企業財務管理會面臨的風險也會成一定倍數增長。。許多企業是由企業自己擁有的股權基金出資的。但是,沒有自己的股權資本的企業只能采取從社會或金融機構融資的風險方式。但是這種機構和個人所提供的債務資金是否會有回籠,利率是否會浮動都存在較大的不確定因素。
(二)投資階段的財務管理風險
對外投資和對內投資作為兩種企業謀取利潤擴大生產的正常投資活動,各自有其不同的風險形式。在將資金對外部投入時,被投資的對象通常為與投資者有著密切關系的企業,或者是市場是受得投資者青睞的朝陽行業。如果沒有好的投資項目,企業也會選擇購買基金債券等理財產品等方式進行投資。另一種投資選擇是將資金投入企業內部,雖然是將資金轉變為企業內部資產,內部流通受外界影響較小,但也會造成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因為我國的社會制度,所以企業的發展所以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最終會導致投資的風險大大增加。所以企業在對外投資時,無論是選擇實體經濟還是選擇相關金融機構的產品都很難保證最終的收益。對內投資風險中,貨物積壓問題是首當其沖的風險,一旦貨物銷售不暢,就會讓資金難以運轉,造成企業沒有足夠的流動資金,影響企業正常運轉。
(三)企業因管理不善帶來的財務管理
我們在翻閱很多案例后會發現,很多時候風險都是可以避免的。但出現問題的企業卻總是一錯再錯,歸根結底是企業管理方面出現了問題。所以企業應該有一個正確的對待風險的態度,用專業的方法來檢查自身財務管理是否存在風險,采用最穩妥最全面的針對措施。但即使是這樣,想要將風險消除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財管風險會一直存在,對風險的監測也會是一個長期的投入過程。就我國而言,很多企業都在管理上存在著職責不明,監管不力,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問題。甚至會有企業因為管理人員專業素養不夠,導致企業對于企業風險防控投入不足,最終造成經濟損失。還有部分民營小微企業由于勞動力素質不高,所以造成相關制度不夠完善,相關人員意識缺失最終導致企業出現重大損失。
二、企業應對財務管理風險的方法
(一)企業完善籌資財務管理制度
完善的程序和嚴格的制度是防范風險最好的保障,因此在籌資之前,企業首先要有專業素養高的人員對資金來源、資金數額,以及融資方式進行一個科學的,嚴謹的可行性論證。論證完成后,如果可以實行就要在履行嚴格的審批程序,層層過審,保證過程合規合法。如果論證沒有通過,或是存疑,就應該立即停止執行,在通過之前不得踐行。如果方案出現變動還應該再次進行論證。在籌資之前,要充分評估企業的發展前景以及一系列不確定因素的專業機構評估,確定在自身企業承受范圍內的籌資范圍,從而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籌資,量力而行,避免出現負債規模過大等問題。另外,在風險評估時還要選擇由國家有關部門頒發資質認定的機構。在企業內部,也要針對不同的籌資方案,劃分對應的風險預警級別,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對以往財務管理解決籌資風險的研究結果,除了將其作為經驗儲備保存下來以外,還要將其反饋到企業財務的管理系統之中,對于可能會出現的籌資的風險制定相應對策以及備用方案,使企業能在面對籌資風險時有效規避。也要隨時保持對市場變化的監督,提高對企業籌資風險水平的評估準確度,從而讓企業能盡快準備,提早應對。
(二)通過研究降低投資風險
企業首先要建立對于重大投資決策的審議決定制。企業在對外投資之前,加強對企業投資方案的可行性研究,重點對投資目標、規模、方式、資金來源、風險與收益等做出客觀評價,對股票和期貨等高風險投資應該謹慎從事。認真落實投資項目立項、評估、決策等環節控制,要突出主業,對投資的項目應當指定專門機構或人員進行跟蹤管理,避免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在進行對內投資時,可以通過存貨項目對社會環境和人們的消費心理進行的研究分析,從而計算合理的存貨數量,促進存貨轉化為現金的速度,切實提高資產的流動性。盡快建立財務風險預警與應急管理機制,動態監控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財務活動,記錄財務風險的動態發展,幫助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領優勢。選擇合適的對內對外、長期短期投資組合,進行多方案評選,綜合分析風險與效益,選擇相對平衡的企業財務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甚至抵消不確定因素,從而就降低了投資風險,使企業能夠穩中求勝。
(三)企業人員樹立財務風險管理意識
企業財務管理的風險是無法消除的,企業要健康發展,必須具備風險意識,建立財務管理風險責任制,將財務管理職責落實到個人。積極引導、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防控財務管理風險的意識,讓正確的風險評估觀深入人心,提高員工對財務管理風險的認識,提高警惕。同時企業不應過于節省風險防范的用人成本,要持續招聘財務管理方面優秀人才,幫助企業做好財務管理工作,有效防控財務風險,帶動全體財務人員提高風險防控意識。作為企業來說,具體的措施就是應聘請有關財務方面專家每隔一段時間舉辦一場財管風險方面的安全知識講座,提高相關人員的財務風險知識,將財務管理風險無處不在的理念深入每一個人的頭腦之中。讓他們在風險出現時,及時發現,盡快預防,將風險意識成為企業經營發展理念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還要有一套完善的財務風險監督管理體系,層層審查,將檢測風險的責任落實到個人,努力做到人人盡心,時時注意。
三、結語
結合以上所說,在風險來臨時一個企業能否提前預知風險的到來,并且未雨綢繆,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是關乎存亡的大事。縱覽當下的大型企業,無不是在發展的同時還能保持安全與穩定的企業。越是體量龐大的企業,越重視財務管理風險,而一些小企業對這方面反而不夠重視。雖然對于風險的預測需要較大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所以這也要各個企業根據自身狀況決定,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依靠人員的風險意識和完善風險防范制度。
【參考文獻】
[1]尹鴻蕾.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的成因及對策分析[J].中國科技投資,2013(A36).
[2]顧堅.企業財務風險防范與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