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啟凡
【摘 要】2018年10月18日,北京市國資委發布正式消息,確認北京市政府將于11月15日正式啟動搬遷工作。在未來,預計將有40多萬人正式進駐通州市副中心。市政府中心區東遷對通州區地方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市政府東遷;通州區;經濟發展
一、通州區概覽
通州區總面積906平方公里,位于北京市東南部,同時還位于京杭大運河北端,2016年,通州區常住人口達到142.8萬人,戶籍人口74.7萬人。
2015年7月11日,《京津冀合作發展規劃》通過審議,通州區正式成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
2015年11月30日,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也公布了該規劃,將通州區作為北京市行政分中心的規劃已基本確定。到2017年,市政府搬遷工作將取得巨大進展。從長遠來看,北京市將有40萬人東遷至通州區。
2019年1月11日,經國務院批準,北京市人民政府機關由東城區正一路2號遷至通州區運河東街57號,并于即日起在新址正式辦公[1]。
二、市政府東遷通州區帶來的經濟發展變化
1.人口流動
副中心東遷的第一階段是四個團隊和四個小部門的搬遷。[2]向東遷移的人數預計將達到四萬人,是先前估計的兩萬人的兩倍多。預計2019年11月通州市副中心將正式實施北京限號政策,這就表明了,北京市所有東移行政單位將于2019年11月完成全部搬遷工作,帶動40萬人逐步東移。
隨著通州區“十三五”規劃的實施進入中期階段,通州區政府下發通知,要求進一步明確責任,加快實施,并制定了詳細的任務分解表,與規劃綱要相比,任務分解表中通州區常住人口由160萬增加到180萬。這明確了通州區新城主要部門和領導方針。
任務分解表中,常住人口的目標規模設定為180萬人。然而《通州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由政府在2016年頒布,該綱要提出,在“十三五”期間,該地區的常住人口要控制在160萬人以內。這意味著“十三五”期間,通州區人口規模控制增加20萬人。
人口流入的大規模增加,結合行業結構改革,能夠快速拉動通州區的經濟增長。
2.就業發展
北京市政府的搬遷,將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和人口流入。根據規劃,2030年北京分中心常住人口將達到180萬人,其中就業人口60-80萬人。隨著城市政府中心向通州區的逐步轉移,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產值和就業人口比例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通州區將由第一、二產業經濟模式向第三產業經濟模式轉變。變化趨勢是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三產業比重上升。
同時,運河商業區正沿著通州大運河加速崛起。據悉,通州區已聘請多家國際組織進行規劃設計,借鑒上海陸家嘴、深圳福田CBD等國內成熟商業區的經驗,努力將通州區發展為一個多功能的商業區。未來通州產業結構的發展將以“一流”為目標,核心產業包括文化創意融合產業、高端商務產業和科技創新產業。
未來,通州將建設總部經濟、財富管理、文化旅游、文化科技、尖端芯片、IT信息軟件、智能制造等7000億級產業集群,吸引一批符合分中心功能定位的重大產業項目。
其中,環球影城主題公園是“文化旅游”產業集群的“龍頭”。2021年環球影城主題公園一期建成后,將有一批酒店、餐飲、演藝等相關企業進駐通州,年產值預計達到200億元。
隨著環球影城主題公園的落地,通州區還計劃引進10家跨國公司或超大型集團公司、100家獨角獸企業、文創上市公司和投資機構、1000支文化內容和技術團隊,重點發展高端創意創新、動漫、設計產業,建設“文化科技融合”千億產業集群。
市政府東遷進程的推進,勢必會對通州區居民就業產生深遠的影響:即就業人口將大幅增加。就業機會增加,結合流動人口的大量引入,通州地區的經濟發展將得到極大提速。
三、交通發展
目前,北京中心城市的定位為“政治中心,以穩定政治環境為首要任務”,通州市副中心的定位為“經濟中心,以快速發展為首要任務,輻射周邊地區協調發展”。在新版城市發展規劃中,北京市中心的發展目標已成為“強化首都功能,解決非首都功能”,城市次中心將成為“帶動非首都功能的示范”。
同時,根據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的意見,經中央政府批準,北京市行政單位搬遷,通州縣和北山縣的整合規劃即將出臺。
《關于東六環路拓寬改造工程(京哈高速-通延高速)的議案》[2]中揭示:(1)東六環路(京哈高速-通延高速)拓寬后,實現了六環路雙向8車道;(2)改造涉及四個互通式立交橋分離立交改造。選擇張臺路、張家灣鐵路、運河東街、京秦鐵路、桐湖路五個路段。考慮到城市副中心的建設要求,將東六環路局部地段改為地下形式,規劃東六環路西側綠地。(4)直接拓寬方案建設及安保費約23億元,部分地下通道方案建設及安保費約35億元,不含征地拆遷費用。
通州市路網密集,軌道交通便捷,地下地上鐵路十分發達。京哈、京津唐等八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這八條主要道路一端連接北京市中心,另一端則是:一條高速公路直接連接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四條高速公路連接天津濱海新區,三條高速公路連接其他地方。根據政府工作報告,東六環路將由目前的雙向4車道拓寬為雙向8車道。此外,新的北京東站已決定在通州落戶。立體交通網絡將把通州新城與渤海幾個財富中心連接起來[3]。
交通的發展與便利,將極大地加快通州區的經濟發展進程。
四、房地產業與通州發展規劃
通州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性產業的首選地,將成為北京市第一個副中心。短期內,隨著大量人口的涌入,和城區學校資源、醫療資源的搬遷,通州市副中心的住房需求在未來將呈現出爆炸性增長的態勢。
雖然目前通州區限購條件較為嚴格,但是擁有北京市戶籍的居民,如果是第一套房,可以直接在通州購買。有條件在通州以外購買住房的,在通州購買住房必須有至少三年的社會保障繳納期限或納稅期限。但就目前來看,通州市副中心新增住房供應量幾乎為零,因此通州市副中心在三年內,其房價水平很有可能與核心城區的房價水平持平。
通州新城正在建設中,其規劃用地主要在運河沿線,總建筑規模約1500萬平方米。與此同時,通州新城被規劃成為中央商務區,其中重點規劃面積約9平方公里,這是新城市規劃的重點建設。然而,由于商業區位于運河的核心,那里的居民用地極為稀缺[4]。
通州區臺湖位于北京通州新城核心區“城市副中心”。臺湖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預期未來臺湖將成為京津工業帶的門戶和大型綜合服務中心。此外,經過臺湖的地鐵6號線第二期工程已經于2016年12月28日開工。目前,8個車站中有6個已經開通,此外,6號線還將開通“大站快線”。6號線將與北關、新華街和玉帶河街的開發相結合,共同規劃各類商業、房地產開發項目和交通樞紐。
通州區永樂店鎮是京津、廊坊等城市協調發展的重要門戶和通道,位于永定鎮西側。京津唐高速、中京津高速二線,京津城際鐵路都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永樂店鎮未來將依托京津走廊,發展成為京津冀地區城市協調發展的重要區域。
如此,通州區的發展便集中在運河核心商務區、臺湖、永樂店鎮。預計到2020年,通州將成為現代化的新興國際城市。
在一線城市房價不斷上漲的現實中,大量購房者將房屋置入北京市城市開發區,越來越多的購房者選擇在五環外購房;通州作為快速發展的新興城區,將會成為購房者的首要選擇。通州作為北京的城市副中心,在2018年迎來了充分發揮中心城市功能的歷史機遇,將突出其商業、文化、教育、醫療等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努力建設成為世界核心城市新功能承載區。
【參考文獻】
[1]首批4萬人即將入駐通州城市副中心[EB/OL].新浪網, 2018.
[2]新聞聯播曝光六環路入地拓寬8車道涉拆遷[EB/OL].北京市政府官網, 2019.
[3]通州借力北京東站新中心建設加速[EB/OL].新京報電子版,2018.
[4]通州2025年將建成7大千億級產業集群[EB/OL].阿里巴巴生意經,2018.
[5]通州新城迅速崛起 剛需剛改置業首選地[EB/OL].家居經濟知識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