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坪
【摘 要】湖北省處于我國中部地區的交通樞紐位置,本世紀以來湖北省的外商直接投資總額也在不斷攀升之中。但根據歷年數據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資在省內存在各產業投資不均衡、各地區投資不均衡的現象。因此文章通過從多角度分析外商直接投資在湖北省的發展情況,并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建議,為未來外商直接投資在湖北省的發展方式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湖北省;經濟發展;影響;建議
一、引言
湖北省處于我國中部,連通九大省份,交通極為便利,這也為外商直接投資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但湖北省大多數資源都涌向了武漢市,造就了武漢市這一特大城市。而其他城市的發展較為緩慢,逐漸形成了省內地區之間發展不均衡的局面。近年來外商直接投資大部分也是投在武漢市內,隨著湖北的發展,外商直接投資會在湖北經濟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如何解決這種不均衡問題也就成為了一個難題。
二、國內相關文獻研究
李可隆在《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探討了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應對策略。陸應松、肖光恩、趙月在《湖北外商直接投資的發展及其地區非均衡增長的測度》中研究出目前湖北外商直接投資地區非均衡增長的程度還很高并且表現出負的空間自相關特征。徐可莉在《外商直接投資對湖北省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研究》中實證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資對湖北省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
三、外商直接投資情況分析
(一)從投資的企業角度
從2001~2018年湖北省統計年鑒中的相關數據分析得出,自2000年以來,湖北省的外商直接投資逐年遞增。2005年開始,投資于獨資經營企業的總額度超過投資于合資經營企業,而投資于合作經營企業的總額一直低于以上兩種。而自2010年開始,外商直接投資在股份制企業的投資額度逐漸增加并超過合作經營企業。
以上投資情況說明,外商直接投資在湖北省較為青睞于獨資經營企業。并且2000年以來,湖北省逐漸放開了各種投資形式,而股份制公司可能在未來會對外商資本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二)從投資的行業角度
據2016年的數據來看,制造業、房地產行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依次屬于外商直接投資的前幾名。其中對于制造業的外商直接投資總量約占據全年的54%。由此看來,外商直接投資更傾向于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中的代表行業金融業才占3.86%,而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則占比更少,僅有0.02%。
湖北省目前已經初步完成了產業結構調整,2016年湖北省的第三產業的GDP就已經超越了第二產業,成為了湖北省經濟發展的領軍產業。因此,在產業結構繼續優化的道路上,外商直接投資也需要將投資重心轉向以金融業、計算機等行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
(三)從投資的地區角度
湖北省15個市州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武漢市和其周邊城市黃石市、宜昌市、孝感市構成的大城市圈內,兩者分別占全省總投資的65.1%和81.41%,而其他地區利用外資額與距武漢的距離呈現反向變化趨勢。【1】說明了在湖北省各個地區之間,外商直接投資之間是一種競爭關系,而不是一種互補促進的關系。資金嚴重偏向于流入武漢市。
而且湖北省地域面積較大,省內城市在空間分布上呈現東密西疏的特征。如果以丹江口--遠安--宜昌--宜都一線分界,將省域劃分成鄂東、鄂西,鄂西面積占全省的40.8%,而設市城市的數量不足20%城市人口占全省城市總人口的10%左右。而外商更傾向投資于產業聚集度更高,集聚效應更大的區域,這樣能夠分散其投資風險,因此造成了省內鄂東和鄂西的外商投資金額差距過大的局面。
(四)對湖北省GDP和就業率的影響
利用2001-2018年湖北省統計年鑒中的相關數據,構建外商直接投資與湖北省GDP的回歸方程:GDP=441.829570179+0.0333467631514*FDI。由此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資對湖北省GDP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其次構建外商直接投資與失業率之間的回歸方程:FDI=1939434.27036-398579.785284*ur,所以外商直接投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湖北省的失業率。
四、建議
不可否認,外商直接投資對湖北省的經濟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同時也會增加一定量的湖北省的就業率。而由于目前湖北省內外商直接投資在三個產業中的分布并不均衡,因此對于湖北省未來外商直接投資政策領域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政府方面的政策建議
①優化投資環境:首先要完備相關的法律法規,使FDI放心的進入省內,并保證在未來出現糾紛時能夠有法可依。其次,簡化手續辦理流程,使得外來資本能夠更快的進入省內,也能夠更快的運用到企業中去。再次,政府應該加強省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夕陽產業的處理,關聯企業的改造,降低服務行業準入門檻,允許外商在湖北省采用多種投資模式【2】,使得外來資本擁有多元化的投資環境。
②優化產業結構:為了讓第三產業一直處于領跑地位,使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在外商直接投資中,湖北省應該加快第三產業對外開放的速度,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入省內的第三產業。為使投資均衡,政府可以給予相應的幫扶政策,吸引資本到經濟較為薄弱的地區。
③創新能力培養:創新是經濟持續發展的源泉,一個省的未來經濟要達到一定的水平,就需要源源不斷地進行創新。政府既可以劃撥資金投資于企業的研發階段,增強企業的創新實力。也可以投資于本省的高校學生,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這樣既可以將人才留下來也可以解決一部分就業問題。
④高素質人才培養:對于尋求市場型FDI而言,他們通常擁有較先進的技術水平,他們進入中國投資的目的主要是利用本身的技術優勢來填補中國市場對某些技術含量較高產品的需求。因此,這類企業比較看重高素質勞動力。【3】所以對于政府來說,應該加大在省內教育產業上的投資,培養高素質的實用型、技術型人才。
(二)對于外商的建議
一般而言,外商更應該在市場潛力大、勞動力素質高、基礎設施完善、產業聚集度高、交通方便的區域進行投資。就湖北目前的經濟情況,第三產業逐漸開始領跑,整個省的經濟重心也在向第三產業進行轉移。所以外來資本應該將現有的投資于制造業等第二產業的資金逐漸轉移至第三產業,這樣既可以減少一定的投資的風險,也能夠順應整個省經濟的發展。
其次,按照目前湖北省的規劃,未來要形成以武漢、宜昌、襄樊三足鼎立式的經濟發展模式。而因此為了平衡湖北省各區域的經濟發展,可以將部分資金逐漸從武漢轉投到宜昌或襄樊以及其他中小型城市。并且應該因地制宜的進行投資,例如對于宜昌市,可以投資于旅游行業,宜昌市近年來規劃構建旅游型城市【4】,所以旅游業在宜昌市未來的前景還是很可觀的。
【參考文獻】
[1]趙宏中,陳細琰.湖北外商直接投資現狀、影響與對策[J].現代商貿工業,2007(04):7-8.
[2]吳改革. 外商直接投資對湖北省產業發展的影響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
[3]羅婷.外商直接投資影響因素分析及啟示[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14):82-83.
[4]楊婧. 天藍水清山綠 建設生態宜昌[N]. 三峽日報,2015-03-1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