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龍
【摘 要】為了確保我國水產養殖業持續健康的發展,環保型水產飼料研究是前提。同時,環保型水產飼料加工工藝研究是環保型水產飼料研發的重要內容。符合酶制劑體外酶解飼料當中,晶體氨基酸包膜、抗營養因素以及提升硬顆粒飼料當中的糊化度和優質添加等工藝方面的研究對環保型水產飼料生產有著一定的指導意義和應用前景。
【關鍵詞】環保型;水產飼料;加工工藝
隨著我國的水產養殖業逐漸向著規?;约凹s化方面發展,水環境污染、水產養殖動物病害以及藥物殘留等安全問題,其逐漸影響了水產養殖業持續健康的發展。長時間以來,在配制水產飼料的時候,生產人員往往簡單的追求提升生產性能來得到比較大的經濟效益,其往往忽視了營養物質充分利用來降低污染水環境。這將會讓水體富營養化問題不斷嚴重[1]。在水產飼料當中不能被吸收的營養物質逐漸變為出現養殖水環境污染主要的來源。動物專家以為:健康養殖行業發展是養殖業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然而環保型水產飼料開發是健康養殖業發展的基礎和條件。所以,對環保型水產飼料進行深入研究是確保我國水產養殖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迫切需求。
一、環保型水產飼料的特征分析
環保型水產飼料是按照動物飼料組成和生態環境相互的關系和養殖環境來影響動物營養需求,利用對配方優化,增加綠色添加劑以及改善飼料加工的工藝等手段,近可能的降低飼料當中利用效率比較低的成分,進而讓營養成分利用率、消化率以及飼料水中穩定性、沉降速度等指標都大大改善。利用環保型水產飼料來改善水質、降低水體富營養化有著比較大的推動效果[2]。
二、環保型水產飼料加工工藝研究
1.復合酶制劑體外酶解飼料中抗營養因子工藝以及設備研究
當飼料被動物吸收之后,各類營養成分一般不能被動物所完全的吸收。對于沒有被吸收的成分將會隨著糞便排出到體外。動物對各個成分存在比較高的利用率,排泄物當中將會存在越低的含量,其對環境所帶來的污染也就越少。除此之外,也能夠大大對飼料進行節省,降低各類資源消耗,進而減小養殖的成本。對水產飼料而言,對飼料內養分被充分消化吸收物質主要來自各類植物性飼料原料當中抗營養因素以及淀粉可消化率。隨著生物技術以及發酵工業不斷發展,已經研發出許多工業化城市的飼料用的酶制劑,進而更好的解決飼料當中抗營養因素問題[3]。
在畜禽飼料當中,酶制劑使用帶來了比較大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植酸酶、α-半乳糖苷酶、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蛋白質酶、果膠質酶等酶制劑的使用不但可以減少養殖動物的排泄物對環境的污染、提高生產性能,另外也帶來了新的飼料資源、減小飼料生產的成本帶來可能。在水產飼料內應用酶制劑得到較好效果的報道比較少。這主要是因為:第一,水產動物是一類變溫的動物,并且適應在生長溫度比較低,通常在15度到32度之間,進而減小了酶的活性以及作用效果。第二,一些水產動物沒有胃,其魚類消化道環境出現中性或者偏堿性。所以,許多酸性活性受到比較大的影響。第三,在水產動物消化道當中,飼料存在時間要短于禽畜類消化道的存留時間,進而影響了酶在消化道當中的作用效果和時間。第四,水產飼料配方和畜禽思路配方不一樣,所以,應用的復合酶制劑配方也不一樣。所以,要想讓酶制劑在水產飼料當中得到比較好的應用,需要對上賣弄的特殊性,針對性的開發一個酶制劑水產飼料內的使用方法,不能夠照搬畜禽思路生產過程中酶制劑使用方法。
2.晶體氨基酸包膜材料和工藝的研究
關于改善和控制養殖動物氮排泄的污染問題,一方面要按理想蛋白質模式,以可消化氨基酸為基礎,配制符合動物生理需要的平衡日糧,提高蛋白質利用率;另一方面要盡可能降低飼料中粗蛋白質的水平。這一理論和技術應用于畜禽養殖生產,表明飼料中添加易缺乏的幾種限制性氨基酸0.1%~0.3%,可降低飼料粗蛋白質水平2%~4%,既降低了生產成本,也減少了氮排泄量。然而,在水產飼料中添加晶體氨基酸的作用效果尚有爭論。目前的研究表明,對于鮭鱒魚類,在其飼料中添加晶體氨基酸較為有效;而對我國水產養殖的主要品種鯉科無胃魚類,其對飼料中添加晶體氨基酸的利用率較差。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晶體氨基酸的吸收速度較快,而飼料中的蛋白質源的氨基酸或小肽被吸收較慢,從而造成二種來源的氨基本吸收不同步而影響利用率;另一方面,經測定發現魚類攝食餌料中的晶體氨基酸有35%左右排入水中,餌料中晶體氨基酸在水中的大量溶失也導致魚體不能對其充分利用。有研究表明,在實用飼料中,補充實驗室試制的硬化油脂、明膠包膜的賴氨酸、蛋氨酸,能顯著減少添加氨基酸在水中的溶失率,并改善草魚、異育銀鯽的生長性能??梢?,利用氨基酸包膜技術可減少晶體氨基酸的流失,提高其用于合成蛋白質的效率,從而減少氮排泄量。但目前有關包膜氨基酸在水產飼料應用上的研究報道還較少,特別是晶體氨基酸包膜材料的選擇和加工工藝參數方面的研究更急需進行。
3.改進現有的水產硬顆粒飼料后熟化工藝,提高淀粉熟化度的研究
后熟化,是把剛從制粒機出來的顆粒料進行保溫、保濕的過程,這大約需要30~45min。其主要目的是使顆粒料中的淀粉充分糊化,提高淀粉的可消化率和飼料的水中穩定性。后熟化是環保型水產飼料加工工藝一個不可缺少的工藝環節,它直接關系到淀粉的消化吸收和飼料的水中穩定性。因此,飼料中淀粉的糊化度又是環保型水產飼料的重要指標之一。傳統上,國內的水產飼料一般采用沉性硬顆粒的方式制粒,缺少有效的后熟化工藝,飼料的熟化程度低,僅有30%左右,一般在水中的穩定性和飼料轉化率均較低,大量的營養物質作為廢物進入到養殖水體,成為水體的污染源。膨化擠壓飼料能顯著提高飼料淀粉的糊化度,在歐美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經形成了以擠壓飼料為主流的飼料加工模式。但擠壓飼料加工的設備投入高,能耗也高,國內目前使用尚不廣泛。通過對硬顆粒飼料的后熟化處理不僅能提高淀粉的消化吸收率,而且能提高水產飼料的水中穩定性,從而顯著減少因飼料溶失而造成的養殖水域環境的惡化。盡管水產硬顆粒飼料的后熟化工藝近幾年來已被越來越多的水產飼料加工企業采用,但現有工藝的淀粉糊化率尚未超過40%。通過對后熟化工藝和設備的改進,將水產硬顆粒飼料通過后熟化使淀粉糊化率達到60%以上,將進一步促進我國優質環保型飼料的開發。
三、環保型水產飼料的加工工藝應用前景
如何充分提高水產動物對飼料的利用率,降低水產養殖業對水環境的污染,是研制環保型水產飼料的工作重點。飼料配方的科學設計是研制環保飼料的一個重要方面,但這需要對水產動物的營養需求量有深入的了解,顯然面對眾多的養殖對象,實現這樣的目標可能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事實上,加工工藝對于生產環保飼料同樣是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同時,開展環保型水產飼料的加工工藝的研究不同于環保型飼料配方的研究,它涉及的工作量相對較小,能夠在短期內取得成果,并對整個環保型水產飼料的生產具有普遍的指導作用和廣泛的推廣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李忠平,周巖民.水產飼料加工工藝與設備的探討[J].糧食與飼料工業,2017(5):19~21.
[2]劉永堅,田麗霞,劉棟輝,等.實用飼料補充結晶或包膜氨基酸對草魚生長、血清游離氨基酸和肌肉蛋白質代謝率的影響[J].水產學報,2018,26(3):252~258.
[3]王冠,冷向軍,李小勤,等,飼料中添加包膜氨基酸對異育銀鯽生長和體成分的影響[J].上海水產大學學報,2016,15(3):36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