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華
【摘 要】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許多省市地區開始采用焚燒的方式處理生活中的垃圾,規劃垃圾焚燒的項目就越來越多,生態環境局及審批局對焚燒項目的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努力做好焚燒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把握好評價的重難點,及時了解相關的評價政策信息,確定項目評價的核心。本文就當前環境評價管理要求分析當前焚燒項目大氣環境評價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環境評價的關鍵。
【關鍵詞】生活垃圾焚燒;大氣環境;影響評價
將城市的生活垃圾進行焚燒再利用是當代發達國家采用的有效處理垃圾的方式,將垃圾實現能源化的轉換。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提升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科學合理地處理生活垃圾是城市發展的首要任務。目前,我國也建立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運用有效處理垃圾的方式解決城市發展中遇到的最大問題。
一、大氣中污染元素的評價等級范圍的確定及其分析
(一)焚燒垃圾廠中的污染源
目前,我國垃圾焚燒廠中的污染源主要分為無組織污染源與有組織污染源,而大氣污染源主要存在于有組織污染源中。在進行無組織污染源的分析評價時,應該將垃圾收集的方式、運輸的路線、儲存站的位置、形狀及其周圍環境、垃圾的運輸方式、收集范圍、運輸量、收集設施、臭氣的處理方式、收集方式、排放速度等。而有組織污染源,在分析的時候要將有組織污染源的焚燒爐及其煙氣排放設備進行仔細了解,如煙囪的高度及其內徑,煙氣排放速率;氣體中各種污染元素的正常排放量,煙氣排放口處的煙氣溫度,毒性較大的物質非正常排放量,年排放的小時數,排放的工況等。
(二)評價等級及其范圍的確定
根據《國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HJ2.1-2016)及《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的規定,根據焚燒垃圾廠的污染源參數及其地理形態的參數,估算出垃圾焚燒廠的主要大氣污染元素在不同風向下的濃度,將計算出的濃度最大占標率,依據最大占標率來確定大氣環境污染的評價等級。垃圾焚燒廠排除的煙氣中有毒性較大的物質,垃圾焚燒廠的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等級不低于二級。
根據HJ 2.2-2018的要求,大氣環境影響一級評價范圍應當以垃圾焚燒廠廠址為中心區域,自廠界外延D10%的矩形區域作為大氣影響評價法范圍。當D10%超過25km時,確定評價范圍為邊長50km的矩形區域;當D10%小于2.5km時,評價范圍邊長取5km。對于二級評價項目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范圍邊長取5km的矩形區域。
二、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評價要點分析
(一)監測因子
焚燒垃圾廠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大氣環境監測因子中除了常規性的污染物PM10、TSP、CO、NO2、SO2外,還有Cd、Pb、Hg、H2S、HF、HCI、NH3、二噁英等特殊性的污染物。
(二)監測頻率及監測布點
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的監測頻率及監測布點要嚴格遵循HJ2.2-2018中的規定及要求。
(三)監測結果的統計
用列表的方式將監測到的不同階段的大氣污染物濃度變化范圍呈現出來,依據列表中給出的數據,計算出各時間階段內污染物濃度最大值在標準濃度下的百分比及超標率,依據計算出的結果分析環境影響評價的達標情況。探討大氣污染物質的濃度與地面上的風速、風向等氣象之間的關系,研究大氣污染物質的濃度日變化規律、周變化規律及月變化規律,找出其中污染比較嚴重的時間點及其分布情況和影響要素。
三、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要點分析
(一)施工階段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要素分析
垃圾焚燒廠在處于施工階段時,其對大氣環境污染的因素主要是堆方的揚塵、沙子石灰等的裝卸、堆積清運、土方挖掘;施工機器的尾氣及廢氣等。對焚燒廠的施工環境影響評價與相類似的施工項目監測影響評價進行對比分析,提出相應的控制措施。
(二)運營階段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要素分析
在運營階段進行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前,相關部門要先收集適合HJ2.2-2018規定的地形數據與氣象資料,簡單的地形不需要太多考慮地形因素,復雜的地形環境則需要認真檢查符合的數據;氣象資料的獲取主要基于預測數據的統計歸納及整理分析。其次,相關部門要制定相應的預測情景,將污染物的非正常排放及正常排放進行嚴格分析,確定煙氣污染中的常規性污染物及特殊性的污染物。
1、在運營階段進行大氣環境影響預測的內容
預測內容分為一級和二級,一級預測內容比二級預測內容多,一級預測內容有5點,二級預測內容有4點。具體來說,一級預測內容有:
(1)在逐次小時或全年逐時的氣象條件下,評價范圍內最大面積的小時濃度、網格點面的濃度和大氣環境保護的目標。
(2)在全年逐日的氣象背景下,大氣環境保護的目標、評價范圍內最大面積的日平均濃度和網格點面的濃度。
(3)在長期的氣象背景下,評價范圍內最大面積的年平均濃度、網格點面的濃度和大氣環境保護的目標。
(4)在非正常的排放及逐次小時或全年逐時的情況下,評價范圍內最大面積的小時濃度、網格點面的濃度和大氣環境保護的目標。
(5)施工期逾期的項目中排放了較多的污染物,因此要對施工階段的大氣環境影響進行預測評價。
二級評價項目的預測內容只有一級預測內容中的前四點。
2、大氣環境影響預測結果分析
分析垃圾焚燒項目建成后的環境影響,就是將現狀的環境監測值+新增的污染物預測值-削減的污染物計算值-已被取代的污染物計算值=項目建成后的最終環境影響。用小時濃度及超標位置、超標程度或區域小時平均濃度的最大值等,將項目對環境影響評價范圍的最大值及敏感區計算出。分析不同時段的煙氣排放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結合當前環境中存在的煙氣污染控制手段設計有效的解決方案,對有效方案進行評價和預測。
四、大氣環境的治理措施分析
(一)煙氣污染物的治理措施
在垃圾焚燒廠中安裝具有高標準的煙氣處理系統,除了采用常規性的技術工藝外,還有運用SNCR法脫硝,半干法和干法脫硫,以及活性炭吸附結合布袋除塵器去除煙塵以及二噁英等有機廢氣措施。此外還要控制焚燒工藝裝置,完善鍋爐內的氣體流動結構,減少有毒性物質的生成。
(二)無組織污染的治理措施
在進行無組織污染的治理時,首先要學會從無組織污染的各個階段、環節中進行治理。例如在垃圾收集運輸過程加強垃圾的保護,防治垃圾外漏或散發出惡臭,全程采用封閉式的運輸方式,盡量避開高峰期,避開市區環境敏感點。
五、結語
焚燒廠要做好大氣環境影響評價,首先要確定污染源及污染因子,運用正確的監測方式,提出正確的治理手段和措施,建立科學可靠的環境管理監測體系,完善環境監測管理制度。
【參考文獻】
[1] 李薇,張聚興,葛大陸.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對大氣環境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 華東電力. 2010(1)
[2陳瀟江.淺談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環境風險評價的工作重點[J]. 綠色環保建材. 2017(11)
[3]溫汝俊,李曉紅,呂紅等.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廠的設計要求研究[J].三峽環境與生態,2013(9)
[4]朱悅.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沼氣利用工藝探討[J].環境衛生工程,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