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斌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力線路建設的步伐日趨加快,采用多種方法高效管理輸電線路,滿足決策、運行管理部門和施工單位的需要已成為當務之急。輸配電線路是電力系統的基礎設施,其運行情況直接影響電力系統的運行可靠性。采取有效措施保證輸電線路的正常運行,對提高電力系統的可靠性、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電力系統;線路管理;措施探討
1.輸電線路運行故障原因分析
1.1故障原因復雜多樣
輸電線路擔負著承載和傳遞電能的重任,然而它的工作條件極其惡劣,飽受著自然天氣和人為操作及其運行管理的各方面的挑戰。其中自然天氣的比重較大,常見的有風災帶來的舞動和風偏閃絡;有下雨天的雷擊現象及其污閃現象;還有雪天帶來的覆冰災害;另外空中的鳥害、電桿的機械拉力以及輸電線路的長期過載運行、誤操作帶來的電流沖擊等都是造成輸電線路故障的原因。
(1)風災因素。輸電線路有很大一部分都地處山丘和地形較為復雜的地方,線路很長,可以說是蜿蜒起伏,有些線路還會處在周邊綠化很不好的沙丘和交通干線附近,當遇到風級很大的天氣時,會直接受到風載荷的作用,這樣會造成線路的舞動、造成風偏閃絡;另外強大的風載荷和不確定的風向對強度不是很高的低壓桿及長年使用的電桿威脅很大,它不僅破壞了電桿原有的平衡,而且還會造成電桿的倒塌。
(2)雷電因素。雷電故障也是輸電線路常見的故障形式。在春夏季,尤其是雷電頻發的珠江三角洲,雷電引發的線路故障就會時常發生。引起雷電的成因,從微觀上來說就是正負電荷的吸引作用而產生的。當代表兩種電荷的云團的電量和電壓達到一定的質變時,就會出現直接的雷擊現象,由于雷電的過電壓,會致使變電站的過電壓跳閘,嚴重時會擊穿絕緣層使設備發生短路,導致燃燒、爆炸等直接災害。
(3)覆冰因素。覆冰現象一般發生在冬季,尤其是氣候寒冷的東北和蒙古地區最容易發生此類故障。嚴重時會發生線路的折斷,致使大面積的停電,由于檢修的環境惡劣、工作強度較大,所以故障的解決困難較大,時間相對較長。
(4)污穢的因素。輸電線路的污閃事故多發生在陰雨天和潮濕的天氣,其主要原因是輸電線路的高低壓絕緣子、瓷瓶、橫擔等裝置沒有按照有關的規定時間進行除塵,這樣就會發生閃絡事故,造成污塵的電離,破壞絕緣子和電力線路。其危害性也不小。
1.2外力因素
造成外力破壞的原因較多,主要有線路保護區內違章作業,特別是違章建房、違章施工等活動;線路下方及鄰近垂釣、放風箏;園林綠化與輸電線路之間的“樹線矛盾”,因保護樹木致使保護區內超高樹木得不到修剪;盜竊塔材、導線、金具等電力設施;因規劃、建設未能充分慮及電力設施安全,一些廠房和住宅直接建在電力線路下方,安全距離嚴重不足等。
2.輸配電線路保護的對策
(1)做好防雷改造。雷電為不可抗拒外力,要結合實際情況,從完善線路防雷手段入手,提高線路的防雷水平。對于雷區線路,要結合大修技改計劃進行防雷改造,如加裝避雷器、架設避雷線、加裝桿塔接地極等。
(2)規范線路管理。線路工程的設計、施工以及運行管理等各個環節,要嚴格按照相關規程規范實施。電纜工程竣工后,現場應設立明顯標志,通過GPS采集關鍵坐標點錄入CIS系統,并且應有規范的書面工程資料。
(3)嚴格巡查監視。隨著配電網絡的不斷擴展,線路受外力破壞的幾率增加,運行班組要切實履行線路運行管理的職能,加強線路運行維護,通過縝密的巡查及時發現并制止在導線下、電纜上違章施工的行為,清除線路附近威脅到線路運行的廣告條幅。通過加強巡視還可及時發現線路設備本身的重大缺陷,防止事故發生。
(4)強化設備管理。積極采用新設備、新技術,增加電網科技含量。杜絕不具備資質的設備入網,運用預防性試驗、安全檢查等多種手段,確保入網設備的安全運行,減少因設備故障造成的線路事故。
3.優化輸配電線路運行的幾點對策
(1)改變原來電網的接線方式,以最有利的接線方式參加運行。及時改進線路的迂回、倒送、防止卡脖子等。在有條件的地方,可將開式網改為閉式網,在輻射形電力網中,按有功功率損耗最少條件求得的各點把網絡分割。
(2)充分利用發電機和調相機的無功功率對發電廠和變電所的變壓器選擇正確的分接頭,以便盡可能提高運行電壓水平,降低電能損耗。
(3)為了提高供電的可靠性和適應負荷的需要,通常在新建的變電所內安裝兩臺或以上同容量同型號的變壓器并聯運行。當一臺發生故障或檢修時,另一臺或其余的變壓器保持供電。在輕載時,如并聯運行的變壓器臺數不變,則繞組中電阻損耗很小,但鐵芯損耗所占比例較大。這時在不使部分變壓器過負荷的情況下,可以切除一部分變壓器,減少變壓器的總損耗。
(4)盡量避免電能在配電網中的損耗,電力網在實際運行中可能由于帶電設備絕緣不良而有漏電損耗。這種損耗可以通過加強電力網的維護工作來降低。維護工作主要是定期清掃線路、變壓器、斷路器等的絕緣子和絕緣套管,清除與導線相碰的樹枝及搭在線路上的鳥巢。
4.強化輸配電線路檢修對策
(1)抓好檢修過程中的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包括:現場勘察制度;工作票制度;工作許可制度;工作監護制度;工作間斷制度;工作結束和恢復送電制度。根據現場勘察的結果,對危險點較嚴重的作業項目,應編制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安全措施,經本單位主管生產的領導批準后,方可執行。
(2)抓好檢修過程中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包括:停電;驗電;裝設接地線;使用個人保安線;懸掛標示牌和裝設臨時圍欄。在檢修期間應盡量減少停電的輸電線路條數,如采用線路的分相檢修法,帶電檢修法,快速檢修法。
(3)及時消除各種缺陷,排除工作過程威脅安全的狀況發生。桿塔上私拉亂扯線、腳扣不完好、沒有線路標志牌或模糊不清、橫擔松動、桿塔上工作轉身時失去安全帶保護或人員在桿上時下面進行調整、拆除拉線等,都是引起檢修人員高空墜落、誤登帶電桿塔、誤觸電的最大危險點。所以及時消除各種大小缺陷,是解除威脅人身安全隱患的有效措施。
5、加強輸配電線路管理的對策
(1)提高技術人員、經營管理人員水平和勞務人員素質,是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基礎。要廣泛利用國內外工程建設實踐鍛煉的機會,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培訓相結合的方式,以利于各類人才脫穎而出。
(2)加強與政府執法部門的密切配合,加大處罰、打擊力度,嚴懲蓄意破壞的犯罪分子,依法保護電力設施安全。保護電力設施工作,離不開政府尤其是政府職能部門的大力扶持。因此,必須建立、健全行政執法機制,依法打擊破壞、盜竊電力設施的不法行為,為電力行業依法治理和保障正常的供用電秩序發揮巨大的作用和效能。
(3)采取技術措施。輸電線路絕緣子的正確選擇和使用,可保證絕緣子的安全穩定運行,從而減少停電和線路的運行維護。長棒型絕緣子按材質可分為合成絕緣子和長棒瓷絕緣子。
(4)加強電網工作的日常管理。根據工作需要,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力度,配置先進工器具及檢測設備,規范化線路實施安全設施,做到設備標志牌、安全警示牌齊全,方便運行維護,提高輸電管理裝備水平;對于施工中難以解決的問題,施工部門積極與施工管理部門、運行部門配合,全面協調解決。
【參考文獻】
[1]張澄波,淺談輸配電線路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善措施 《廣東科技》 2009 第22期.
[2]閔華光,淺析輸配電線路運行管理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09 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