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博泓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高速發展與廣泛應用,雷達裝備的科技含量明顯增加,種類也日漸繁雜化,加上消耗量不斷增多,對維修器材的保障提出了更高層次要求,要在優化創新基礎上持續提高保障資源利用率以及保障效益。因此,本文從不同角度入手客觀闡述了雷達維修器材精確化保障模式。
【關鍵詞】雷達;維修器材;精確化;保障模式
現階段,雷達裝備智能化、自動化以及集成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精確、及時以及高效的維修器材保障在雷達裝備保障能力提升方面起到決定性作用,傳統單一而滯后的保障模式很難滿足其客觀要求,要在實踐過程中高效運用精確化保障模式,在高效應用保障資源中最大化縮短保障時間,在實現保障效益目標過程中滿足保障客觀需求。
一、雷達維修器材保障
1、雷達維修器材保障特征
在現代信息技術作用下,雷達裝備數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時維修器材保障也呈現出全新的特征。新舊雷達裝備同時存在以及維修器材保障難度較大是呈現的特征之一。現階段,各類新型雷達裝備層出不窮,頻繁應用到實踐中,出現新舊雷達裝備并存情況,加上型號繁雜化,新型雷達裝備具有鮮明的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等特點,維修器材檢測、檢修、維護等對硬件設施、人員能力素養等都提出了較高層次的要求,無形中增加了維修器材保障難度系數。在此過程中,雷達維修器材保障時效性要求、精確化保障都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特征。具體來說,由于飛行訓練保障任務重大以及具有較強的突發性,雷達維修器材保障必須快速反應、部署以及出動,盡可能在規定的時間內高質量組織、實施雷達維修保障,有效完成維修保障計劃,而在雷達維修保障實現中維修器材起到重要作用,必須最大化計提升雷達維修器材保障時效性。
2、雷達維修器材供應保障問題
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雷達維修器材供應保障方面呈現出一些急需要解決的問題,直接關系到雷達維修器材保障能力提升。當下,雷達維修器材供應保障組織結構自上而下采用的是“縱向一體化”管理模式。雷達維修器材保障會受到物流管理、技術手段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維修器材庫存較多,但庫存結構體系不合理,很多應用較少的維修器材庫存量較大,應用較多的維修器材卻出現短缺現象,急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深化雷達維修器材庫存結構,在加快供應速度、提升供應效益中從類型、頻率、數量、質量等方面入手,規范化控制庫存的維修器材。與此同時,盡管雷達器材管理軟件已應用到維修保障環節,但信息化管理系統、制度、手段等需要進一步完善,人工管理中呈現出效率不高、工作量較大、精準度不高、信息更新滯后等特點,雷達維修器材實際需求、存儲等多方面情況掌握不及時、不準確,維修器材管理中交叉或者重復的工作比較多,實效性、精準性不高。在此基礎上,可修復件有著較多的修理中間環節,花費的修理時間比較長。就基層雷達站而言,大部分都處在偏遠地區,集中程度不高,在維修可修復件中,需要逐級請示對應的業務主管部門,涉及到的中間環節比較多,維修時間大幅度延長,在多次運輸中雷達維修器材極易被損壞,雷達維修器材供應保障中安全性、時效性不高。雷達維修器材保障資源短缺、浪費也是面臨的重要問題,體現在技術資料、技術保障人員、維修保障設備設施等方面,需要在綜合分析、把握基礎上巧用確切可行的對策,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實現精確化保障。
二、雷達維修器材精確化保障對策
1、正確認識精確化保障,優化完善管理結構體系
精確化保障不同于傳統單一而滯后的保障模式,在綜合運用多種現代化信息技術方法手段基礎上科學化運籌多樣化的保障資源,確保物資、技術等層面保障更加精準,防止保障資源嚴重浪費的同時縮短保障時間,在實現保障效益中滿足多層面客觀需求。相關單位要在聯系實際過程中深層次正確認識精確化保障模式,將其和傳統保障模式區分開,針對雷達器材維修保障具體情況,對其進行科學化應用,優化完善管理結構體系,構建可行的“縱橫一體、開放兼容”的管理結構體系。在此過程中,相關單位要強調統一化建設、管理,優化配置多種保障資源,要和地方物流資源有機聯系,深化一體化特點鮮明的雷達維修器材保障供應管理結構體系,合理刪減或者增設相關的工作崗位,優化調整內部不同部門以及環節中多余的供應節點,科學制定責任、獎懲、監督等制度,明確崗位工作人員在雷達維修器材精確化保障方面的職責,針對各類雷達維修器材使用情況,動態控制庫存量,防止出現庫存積壓、短缺等情況,提升雷達維修器材保障經濟性。
2、深化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雷達維修器材保障系統
現階段,現代信息技術已廣泛應用到我國社會不同行業領域中,雷達維修器材精確化保障實現也不例外,要深化應用計算機、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有機整合中構建雷達維修器材保障系統,具有較高的穩定性以及較強的功能,深度銜接雷達維修器材供應、管理、維修等多個環節,借助設置的數據庫,實時動態采集、分析、存儲多方面信息數據,在發揮系統功能中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在此基礎上,要根據雷達維修器材保障工作開展中呈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在巧用現代信息技術中更新、升級系統,在數據挖掘、整合中加強對雷達維修器材保障薄弱環節的管控,在線上、線下指揮結合中實現統一化指揮,在無縫銜接中強化信息交流,加快維修器材保障速度的同時提升保障精確化程度。
3、優化雷達維修器材籌措與儲備,加強狀態、質量監控與故障預測
在堅持按需籌措、科學布局等原則基礎上巧用定性以及定量分析方法,從各方面實際出發,在應用現代化方法、手段中立足器材消耗特點、規律,構建合理化的供儲結構體系,科學籌措相關雷達維修器材的同時做好各方面儲備工作。與此同時,要巧用現代網絡技術、條形碼技術等,深化雷達維修器材管理,在合理分類基礎上要有所側重點,以集成化程度為切入點,針對性儲備新舊雷達維修器材,新器材要將重心放在接插件的儲備、維修、管理方面,舊器材保障重心要放在元器件基礎上,在保證維修器材質量基礎上最大化降低保障難度系數。在綜合分析、總結中圍繞當下雷達維修器材狀態與質量,開展超前保障工作,在明確保障重難點基礎上加強對薄弱環節的管控,最大化降低雷達維修器材實際應用中各類故障發生率,在降低保障成本過程中提升保障時效性、有效性,促使基層雷達站處于高效運轉中,順利實現精確化保障效益目標。
三、結語
總而言之,精確化保障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對提高雷裝備保障能力起到重要作用,要多層次客觀分析雷達維修器保障方面呈現的新問題、新情況,通過多種可行的路徑實現精確化保障,在保障數量、質量中高效節約作用其中的保障資源,在降低難度系數中提升保障時效性、有效性、經濟性,在雷達裝備功能作用發揮中客觀呈現精確化保障模式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劉博欣,徐江,馬振利等.新形勢下裝備維修器材保障流程的構建[J].軍事交通學院學報,2018,20(7):23-27.
[2]張雪胭,于洪敏,梁婧等.基于供應鏈管理的裝備維修器材保障流程再造[J].裝備學院學報,2016,27(4):20-23.
[3]孫中路.SCANTER2001場面監視雷達的維護和維修探討[J].中國科技投資,2018,(7):236,381.
[4]田國琦.SELEX雷達方位指向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J].科技經濟導刊,2016,(24):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