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威
【摘 要】農業保險對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但是目前河北省農業保險的發展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通過提出相關的建議,為河北省農業保險更好地發展提供支持。
【關鍵詞】鄉村振興;下河北省;農業保險
一、研究背景
鄉村對于經濟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其中最突出的主要集中在鄉村,因此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農業保險既可以在經濟活動中為廣大的農戶提供風險保障,降低自然災害、市場因素對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又可以保障農戶整體的收益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應充分發揮農業保險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更好地為社會發展助力,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目前河北省農業保險保費規模逐漸擴大,2016年全省農險保費規模為22.87億元,2017年農業保險保費規模為25.88億元,2018年農業保險保費規模為30.75億元i,開辦險種覆蓋面逐漸拓寬。在承保方式和模式上有了進一步創新,保障水平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并且加強了中央及省級財政對農業保險的補貼力度。
二、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河北省農業保險缺乏靈活性
河北省總面積18.85萬平方公里,地貌多樣復雜,地形包括平原、丘陵、山地、盆地、高原等類型,氣候屬于溫帶季風氣候,不同地區的氣候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農業生產也隨著地形和氣候的不同,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在符合自然規律的情況下進行。但是目前河北省農業保險政策卻不夠靈活,尤其是中央政策性農業保險,全省政策都一樣,一刀切,而不同地區農作物所承擔的風險是不一樣的,有的地區風險較高,而有的地區風險較低,但是農戶所交的保費以及保額卻都一樣,這就導致了不同的區的不公平性。這還導致了投保逆選擇風險的突顯,像一些常年不受災的地塊,農戶投保農業保險的積極性非常低,但是經常受災的地塊的農戶則非常熱衷于投保,會主動找保險公司進行投保,投保的逆選擇,與農業保險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
(二)河北省農業保險創新型險種發展比較緩慢
目前雖然河北省對于創新產品進行了一定的嘗試,但是開辦的險種相對還較少,無法滿足各種不同農戶的需求。究其主要原因,還是有以下三點:一是政府支持性財政資金較少,對于新開辦的創新險種支持不夠,這就導致農戶自繳保費較多,影響了農戶投保的積極性,而開辦的創新險種也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二是農業歷史數據缺乏,像一些天氣指數保險,氣象部門在之前由于科技手段落后,缺少十年內甚至超過十年的歷史氣象數據,這就對農業創新產品的研發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像一些目標價格指數保險,由于物價局等部門缺少歷史長時間的價格變動的記錄,因此也對相關產品的研和實施產生了不利影響,導致農業保險創新產品的費率不好確定,存在較大的數據風險。三是保障水平低。現階段農業保險的主要目標是“保成本,廣覆蓋”,但是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例如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組織,由原來的分散型經營到集約型經營。這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于農業保險有了更高的需求,他們需要的能夠在保障直接物化成本的基礎上,增加地租成本、人力成本等,甚至還有保收入的需求,但是以目前的農業保險政策無法滿足這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高保障的需求。
(三)農業保險公司經營難度較大
首先,河北省農業生產活動還是以散戶為主,經營規模較小,分布非常分散,但是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要求保險公司做到“承保到戶、定損到戶、理賠到戶”,這些要求對于保險公司來說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傳統保成本的農業保險,河北省的主要做法是各地政府進行劃片,保險公司要應保盡保。但是保險公司由于沒有那么多的人力,因此需要聘請協辦人員,幫助保險公司進行承保和理賠等相關工作,這就進一步增加了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
其次,政府的土地確權工作還沒有做到位,糧食直補清單未能及時更新,這就導致了承保的時候農戶的土地面積不準確,依靠保險公司很難去確定每一個農戶的到底種了多少畝地,這不僅為承保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對于后期的理賠工作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很多問題直到發生災害理賠時才發現,但是僅靠保險公司的力量很難去避免此類問題。
最后,河北農險保費補貼除了產糧大縣的三大糧食作物是不需要縣級財政進行補貼的,其他政策性保險是需要縣級財政進行補貼,但是種植和養殖大縣一般經濟發展較為緩慢,地方財政收入增長慢,縣級配套資金落實不到位,無法及時將財政補貼支付給保險公司,這就造成了保險公司的經營將受到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再發生大災的時候,會使保險公司賠付率較高,影響保險公司開辦農險的積極性。
三、下一步河北省農業保險發展的對策
(一)對農業保險實行差異化政策
由于河北省地形多樣,氣候條件各地也有所不同,因此應當實行差異化的農業保險政策。首先,不同的地區應制定不同的農業保險政策。對于風險較高的地區,可以適當提高保險費率,政府的補貼力度也要予以加強,在保障農戶利益的前提下,也要兼顧保險公司的經營情況,確保可持續發展。對于風險較低的地區,可以適當降低保險費率,提高農戶投保的積極性。其次,要建立保險費率的動態調整機制。應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保險條款,確定相應的費率標準,并根據保險公司的利潤情況定期進行調整,根據賠付情況調整費率。
(二)加快農業保險創新力度,更好地服務于農戶
首先,要加強對于創新性農業保險的財政資金扶持力度,政府要對保費進行更多的補貼,降低農戶自繳的部分,從而在較高的保額基礎上,為農戶提供較好的保障,也能提高農戶的投保積極性。其次,要加強科技創新,不僅要加強對于歷史氣象等相關數據的記錄和保存,也要采取更先進的手段,結合衛星要高、地理信息、全球定位和大數據作為支撐,解決傳統承保方式中的種種缺點,提高承保和理賠的實效,降低保險公司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幫助農戶更快捷的承保和理賠。最后,要鼓勵創新農業保險條款的開發,不斷地滿足不同農戶的需求。農業保險應當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為新時期不同的農戶以及規模經營主體,提供不同的保險條款。現在為了提高保障水平,已經開發出了大災保險,除了覆蓋了直接物化成本,還包含了地租成本。但是目前僅僅是在部分地區進行試點,還需要盡快總結經驗,不斷糾正相關的政策,并在全省進行推廣。此外,還應開發完全成本保險以及收入保險,全面覆蓋農業生產的成本,為有這部分需求的農戶提高保障。
(三)加強農業保險的精細化管理,提高服務水平
首先,保險公司要做好精細化管理,加強農險隊伍建設,定期開展培訓,提高農險人員的專業水平。要不斷探索使用科技手段,來幫助進行承保和理賠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并對各個環節進行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其次,政府部門要繼續做好土地確權工作,明確每家農戶土地的種植面積,如發生變動之后也要及時的更新信息,建立好信息動態調整機制。對于糧食直補清單也應根據農戶的實際土地種植情況進行調整。由于保險公司在進行承保的時候,很多都是以糧食直補清單作為依據,因此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將此項工作不斷地精細化管理,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最后,對于縣級財政資金不足問題,需要先對財政困難的縣區進行調研,了解清楚有關縣區的實際情況,從而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接下來可以積極爭取上級政府的財政支持,尤其是中央政府的財政支持,最后爭取可以做到取消縣級財政補貼,有中央、省、市三級進行保費財政補貼,不斷地為農業保險創造良好的氛圍。
注釋:
i 數據來自河北省保險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