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時倫
【摘 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關鍵詞】中國;馬克思主義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意思
1、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1938年,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作的題為《論新階段》的政治報告中最先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命題。主要針對學習實踐馬克思列寧主義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圣化的“左”傾錯誤。必須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一切從中國革命的實際出發。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界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際相結合,從而得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發展和創新馬克思主義,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根植于中國的優秀文化,把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經驗提升為理論。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
1、毛澤東思想的提出。中共七大首次規定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1956年八大通過的黨章,因為批評斯大林的個人崇拜,取消了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這一規定。1969年九大黨章又恢復了七大的規定。
2、毛澤東思想的內容。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圍繞什么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怎樣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系列根本問題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解答中國怎樣走向社會主義、怎樣實現社會主義問題。毛澤東思想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革命理論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思想。
3、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實事求是即要理論聯系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群眾路線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獨立自主即要把方針放在本國實際和本國人民力量的基點上,找出適合本國情況的前進道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是人民至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飛躍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個概念已經走到了中國政治的前臺。十七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代“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正式使用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說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體現出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系統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實際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 與時俱進 求真務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以人為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論基礎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實踐基礎是改革開放。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構成。
鄧小平理論:鄧小平是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創立者,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開創了鄧小平理論,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進行了科學回答,該理論的形成分為四個階段。1978-1982年為基本理論命題提出的階段: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1982-1987年為理論形成基本輪廓的時期: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科學概念。1984第一次提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觀點,十三大提出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闡述了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提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目標。1987-1992年為理論走向成熟確立體系的時期:鄧小平南巡談話回答了經常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思想理論問題。1992-1997年為理論進一步豐富和發展的時期:黨的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鄧小平理論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黨的領導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國統一等一系列基本問題。
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江澤民圍繞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如何建設黨的核心主題,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001年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代表著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科學發展觀:黨的十七大,胡錦濤總書記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中提出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性,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三次大發展
1、新時代新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都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重大時代課題,這就是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要內容是“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
“八個明確”就是: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四個全面”,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十四個堅持”就是: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