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玲
【摘 要】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工匠精神是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工匠傳統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并在傳承發展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內涵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生著一定的變化,但是其基礎依然是敬業奉獻,核心是創新創造。培育工匠精神,不僅是實現中國夢的現實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內容。將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擇業觀,增強學生的職業認同感,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提高。
【關鍵詞】工匠精神;思想政治教育
工匠精神,古已有之。傳統的工匠精神多用于形容各類手工匠人,例如木工、雕刻工、泥塑工等,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這些傳統工藝逐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機械化批量生產。然而,工匠精神是不可磨滅的,它的價值內涵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豐富起來。2016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1]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可見工匠精神在當今社會依然有著重大的意義。
一、工匠精神的價值內涵
工匠精神作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其內在包含的敬業奉獻精神、尊師重教精神、精益求精精神、創新創造精神等,仍為社會的發展提供著強大的精神動力。新時代下的工匠精神,已經不單單是手工業者的職業道德追求,而是任何從業人員都應該具有的職業理念和職業素養。尤其是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其價值內涵也有了新的變化。
1.工匠精神具有一絲不茍、兢兢業業的敬業精神
朱子曰:“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就是要用一種恭敬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認真負責,一心一意。所謂敬業精神,即是基于對自己職業的熱愛,從而產生的一種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時代楷模”南仁東,幾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將自己的畢生精力獻給了“中國天眼”。愛崗敬業的工匠精神不僅僅是個人職業能力的體現,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層面的目標指向。敬業精神中還包含著強烈的責任意識,旨在強化個人在工作中的責任感。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自從他選擇教師這一職業,便耕耘于三尺講臺,揮汗如雨,潛心專研教材,改進教學方法,全身心的熱愛著教師這一工作,履行著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責任與義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利于培養學生專心致志、腳踏實地的優秀品質,確立自己的目標,做好自己作為學生的這項本職工作。
2.工匠精神具有默默無聞、鞠躬盡瘁的奉獻精神
奉獻精神作為一種高尚的品質,一直以來都被社會所重視,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工作上,都在強調發揚奉獻精神。而在工匠精神視閾下的奉獻就是指對自己職業的認同和熱愛,基于這種愛而產生的一種默默無聞、不求回報的精神。奉獻精神源遠流長,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舍小家為大家,最終馴服了洪水,造福了華夏兒女;偉大的科學家諾貝爾先生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科學事業,1986年所設立的諾貝爾獎,正是頒發給對人類有不可磨滅的貢獻的人;當代雷鋒郭明義,20年無償獻血,16年幫困助學,15年每天提前兩小時上班。這些事例,無不彰顯著偉大的奉獻精神,也正是這種強大的精神動力,不斷豐富著我們的精神世界,從而推動著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弘揚,有利于學生更加全面的認識奉獻精神,這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積極為班級、學院、學校貢獻自己的力量,從而樹立一種樂于助人、甘于奉獻的道德品質。
3.工匠精神具有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
先秦孔子《論語學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宋朝朱熹曾經為其注釋:“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預示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也就是說,精益求精指事物已經非常的出色了,卻還要追求更好,直到完美。精益求精不是指一種標準,而是需要我們將自身的長處和能力發揮到極致,從而在學習生活上不斷的銳意進取,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是成就事業的保證”,詹天佑在組織京張鐵路的修建測量時,對技術的要求極為精密,就算是在大風天中,哪怕數據只有一丁點的偏差,他也會認真復查進行勘正。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成就了中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助于引領學生在學習上更加勤奮刻苦,更加深入細致的鉆研自己的專業課,做到業精于勤。
4.工匠精神具有別具匠心、推陳出新的創新精神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創新,然而卻有很大一部分人將工匠精神定義為循規蹈矩,認為工匠精神就是刻板的繼承,這樣的定論無疑是把經驗運用和創新創造對立起來。從古至今,任一行業中的匠人,的確需要長年的經驗積累,但這并不意味著簡單的重復。能擁有“能工巧匠”稱號的工匠,都是具備創新創造力的。“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3]工匠精神中的創新就是一種不斷鉆研,在經驗積累中不斷推陳出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揚工匠精神,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當前社會倡導的“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大背景下,作為青年學子,更應該將創新創造落實到實處,要積極的為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二、結束語
總的說來,工匠精神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它在思想政治視閾下的價值內涵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有助于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同時也有利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N].人民日報,2016-03-18(1).
[2]達生.論語最全集[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1.
[3]習近平.在歐美同學會成立一百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6年-0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