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 要】近年來,隨著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讀經典、悟原理,人們再次重溫經典著作,馬克思主義倫理學作為無產階級的道德科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有機構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倫理學是當代中國倫理學科建設的出發點,亦然是中國研究倫理學的重心,在中國,我們要在研究學習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基礎上,與中國的具體現實情況聯系起來,發展表現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德規范。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倫理學;中國化;道德
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中國的經濟體制發生了變化,實現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與此同時,中國社會也隨之發生變化,進入到了轉型和發展的關鍵時期。由于我國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各個領域也緊跟時代步伐,實現了現代化的轉型。例如:產品經濟由自給、半自給的發展渠道轉向了社會主義市場;城鄉聯系日益密切,社會的農村化向城鎮化轉變;農業發展迅速,為工業的發展提供原料和基礎,實現農業大國向工業大國的提升。在中國走向市場化、城鎮化、工業化以及和諧化的社會過程中,在這種環境下,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也經歷著洗禮和考驗。在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中,越是社會變革、轉型時,思想越是解放、爭鳴,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的道德思想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和機遇,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發展道德階段。
一、馬克思主義倫理學
(一)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內涵是什么
關于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羅國杰教授指出“道德是調整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的總和。”。馬克思主義倫理學運用馬克思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角度來研究社會道德現象和事件,體現道德現象的起源、本質、發展、變化及其對社會產生作用的規律性科學。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形勢和共產主義道德現象都是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研究重點,所以我國作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國家,應該運用科學的倫理學觀點來分析我國社會主義的道德現象和道德規律。
(二)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研究對象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以道德作為研究對象來研究社會與歷史。但不是單一的闡述社會現象,而是使用馬克思的科學的方法和角度來研究道德現象中的普遍性存在的問題和根本性的問題,指出道德在社會發展中的規律。道德是人類生活中由經濟關系所決定的,并且展現出來的是善和惡相互對立的一種社會現象,這種社會現象以善惡作為評價標準,并依賴大眾輿論、從古至今的風俗習慣和發自內心的認同感來維持的”。
二、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可以在中國得以發展的原因
(一)社會轉型與變革的結果
20世紀末,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穩定發展、改革不斷深化、經濟體制發展軌道逐步轉變的社會背景下,我們的生活也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著改變。慢慢的有些隱秘在經濟運行背后的社會問題和矛盾也是因為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提升所引發的,在這段時間里,經濟體制改革的強度和市場化的發展也受到了道德風險、信用危機等問題的制約。
在20世紀80年代,溫州的造鞋業開始迅猛發展,利用優越得銷售條件,溫州鞋開始運往全國各地,流行得款式、過硬得質量,使溫州鞋得到了人們的喜愛。看到溫州鞋得發展,一些技術水平很低的工廠開始走捷徑,制造了大批的劣質鞋,使劣質溫州鞋流入市場,溫州鞋的質量問題使人們望而卻步。為了解決這一社會問題,彰顯法律權威,穩定市場,提升企業信譽,杭州市工商局大刀闊斧,燒毀劣質溫州鞋。許多城市紛紛效仿,開始焚燒溫州劣質鞋,這時候溫州鞋聲名狼藉,成為當時假冒偽劣的代名詞。
(二)經濟與道德的關系問題
1.經濟決定道德
“道德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在經濟的發展同時,道德也會與之伴隨發生改變,提高人們的道德素質水平。道德體系的基本原則是被經濟利益所決定的,利益是道德得根源,利益關系是多種多樣的,因為利益關系的不同,所以對其他道德體系的原則和主要規范起著不同的作用。”在階級社會中,在階級社會中,同一經濟結構但所處位置和所獲利益不匹配,是社會道德體系產生矛盾的根源。共產主義社會則不同,人們擁有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利益驅動,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抉擇中,集體利益永遠占首位,是第一選擇。因此,人們會統一遵守道德規范,遵循道德行為準則。
2.道德對經濟具有反作用
“道德作為調整人們利益關系的規范,在一定的經濟基礎形成之后,就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和力量,對經濟活動產生重要的影響。”
(三)市場經濟與堅持集體主義的關系
在經濟高速發展、思想愈加多元的社會背景下,部分人受物質利益的引誘,國家主體觀念以及大局觀念淡薄,愛國主義思想也日漸消失,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和享樂主義傾向嚴重,使得固有的集體主義原則受到重創,被部分人所輕視。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要想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堅持集體主義原則,集體主義是與社會主義本質以及社會主義制度相關的主導道德原則。集體主義集中體現為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個人利益要以集體利益為重。因此,只有堅持集體主義原則,才能更加公平地、更好地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長足發展。
三、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在中國的發展
“早期,在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斗爭中逐漸的形成了馬克思主義倫理學,他既符合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要求,又符合無產階級關于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總結,反應無產階級的利益?!贝撕螅S著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道德水平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也不斷豐富和發展。
(一)毛澤東的倫理思想
毛澤東的倫理思想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在毛澤東的倫理思想中講到了毛澤東對道德的本質以及道德對人的作用做了重要的闡述,除此之外,他還對道德規范和原則作出了具體論述,其中最核心的觀點是把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作為無產階級的人生觀,共產黨人應該本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態度來展開工作,正確處理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二)鄧小平的倫理思想
鄧小平倫理思想是對毛澤東倫理思想的堅持、和發揚,給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增添了新的內容。鄧小平在繼承毛澤東集體主義思想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上還指出社會主義道德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以及發展人們普遍認同的道德可以推動社會主義的發展和我國現代化的建設。鄧小平最大的貢獻就是提出一精神文明為核心的共產主義道德,通過教育和法律兩種手段,堅定共產主義道德信念。
(三)習近平的倫理思想
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道德是社會關系的基石,是人際關系和諧的基礎,習近平高度重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優秀傳統美德,要求人們有文化自信、追根溯源對傳統倫理思想和價值觀念著重把握。吸取中華優秀思想道德的精華,堅持馬克思主義倫理觀,與時俱進,使倫理道德觀念為建設精神文明發揮重要的作用。
總之,我們要在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我適合我國的倫理道德體系,共同維護社會的良性運行。
【參考文獻】
[1]羅國杰.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探索[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2]李蘭芬,邢冬梅.百年中國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研究述要[M]蘇州大學出版社,2015.
[3]羅國杰.馬克思主義倫理學[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4]羅國杰.倫理學[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5]張岱年.中國倫理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6]習近平.黨的十九大報告.2017.
[7]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新華網.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