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豆銘
【摘 要】對于國家來說,國家形象是該國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影是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的衍生物,電影誕生于生活,其能很好地折射出某一時期的社會大環境,電影是傳播國家文化的重要載體,在國家形象塑造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簡要分析了中國電影對國家形象的塑造。
【關鍵詞】中國電影;軟實力;國家形象;文化;載體
數字化背景下計算機技術已經發展得相對成熟,人們多從媒體這一渠道獲取信息,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的印象也來源于媒體。在經濟全球化和數字化背景下,信息流動成為各種要素功能集中再擴散的主要因素,文化傳播對國家形象的塑造和中國的日益崛起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電影這種時下流行的傳播媒介,具備良好的軟宣傳作用,更容易被廣大受眾接受,因此,電影對國家形象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一、電影推崇的“人本”思想
電影是當前中國媒體展示國家良好形象的一種主要方式。中國電影的制作和傳播貫徹了人文理念,推崇“以人為本”的思想,在電影中注入鮮活的元素表現電影的故事性和真實性。例如《周恩來》、《開國大典》、《建國大業》等都體現了愛國情懷和民族精神,影片主題類似,旨在號召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思想觀和價值觀。“以人為本”是中國電影策劃方案中特別強調的制作理念,通過電影反映人類善良、勇敢、百折不撓的可貴品質,中國電影在傳播中,大多表現出普通人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普通人身上看到時代的變化和發展,昭示著我國的蓬勃發展。
二、電影對國家形象塑造的優勢
1.電影畫面的可視性。眾所周知,電影畫面可以直接作用于人類的感知系統,影片中人物影像、語言和行動的逼真克服了印刷媒介對文字的依賴,電影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語言文字引起的交流困難問題,更容易被人們理解和接納,吸引更多的受眾。中國電影具有良好的可視性,能對廣大的受眾群體產生影響,進而起到塑造國家形象的作用。
2.電影藝術特有的魅力。電影藝術由于具備自身特有的強大魅力,成為數字化背景下最受大眾歡迎的一種文化娛樂模式,人們通過電影來舒展身心,電影的趣味性也讓人們流連忘返,好的電影更能發人深省,讓人記憶猶新。隨著新媒體的崛起和廣泛應用,高新技術基礎上的傳播媒介不斷優化,電影的傳播能力加強,藝術魅力得到有效釋放。隨著傳播手段的日益精進,中國電影以大規模的勢態傳播開來,受眾越來越多,電影的傳播不僅帶來了良好的收益,還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共享、文明的傳播和文化的傳承。
3.電影對國家形象傳播的隱蔽性。電影作為時下流行的一種大眾文化藝術,具有畫面沖擊性大的特點,以獨特的故事趣味性吸引著受眾,但其對國家形象的塑造具有間接性。中國電影對國家形象傳播的隱蔽性,決定了影片內容少了很多說教的成分,更容易讓人們接受,進而對國家形象的塑造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由此可見,中國電影在國家形象塑造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具有獨到的優勢,采用電影的形式傳播國家形象,更具趣味性,易于讓人接受,受眾群體更加廣泛。
三、電影在國家形象塑造中的困難
1.尚未形成完整的電影產業鏈。中國電影起源于1905年,起源較晚,一般認為《定軍山》是我國電影史上第一步電影,在這一百多年的電影歷史中,中國將電影正式納入國家發展是在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上,首次確立了電影的“商品性”。此后,我國電影才真正意義上步入了產業化生產軌道。目前,我國電影資本市場的發展和發達國家比相對落后,電影產業規模小,尚未形成完整的電影產業鏈,國際營銷策略的缺失使得中國電影在國家形象塑造中面臨著一定的困難。
2.電影發展風險大。電影具有高投入、高收益的特點,與此同時也伴隨著高風險性。目前中國電影尚未形成統一的市場化運作生產線,電影發展奉獻具有不可控性,電影企業的投資成本低,會嚴重影響電影作品的制作和內容,嚴重制約了我國電影市場的發展,不利于其對國家形象的塑造。
3.外媒對中國電影的再加工。電影產業本是工業化背景下形成的文化工業,各國在電影制作中都會有意識地維護本國利益和本國形象,國家間的相似文化便是好的文化,差異文化便是不好的文化,外媒對中國電影的再加工使得中國跨國文化傳播陷入困境,西方人對我國形象的理解實際上是外媒長期營造的媒介形象,這使中國電影對國家形象的塑造陷入瓶頸。
四、關于電影對國家形象塑造的思考
電影自身是一種藝術手段,來源于生活,卻又不等同于生活,電影能為受眾提供一個反映國家最深刻映像的方式,但是不能成為一種僅僅反映國家形象的宣傳工具,它應該給人們帶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催人深省,力求上進。中國電影中反映的是人們的生活百態,既有正面形象,也有負面形象,由于電影的復雜性,僅從電影中判斷國家形象是不確切的,還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國家形象進行具體分析,在中國電影對國家形象的塑造研究中貢獻一份力量。
五、總結
對于我國來說,國家形象的塑造僅僅依靠電影媒體是遠遠不夠的,在通過電影塑造國家形象的基礎上,還要不斷拓寬渠道,針對性地制定戰略布局,重視國際傳播公共關系工程的構建,這樣才能使我國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塑造出繁榮富強、團結統一、安定和諧的經濟大國形象。
【參考文獻】
[1]張權生.新時期以來中國電影英雄形象的解構與重構[J].電影新作,2013(05).
[2]王志敏.去妖魔化:西方電影中中國形象的重要轉變[J].電影新作,2013(03).
[3]陳林俠.缺位與前瞻:全球化背景下中國電影的文化外交意識[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