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婷婷
【摘 要】職業教育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職業教育的發展卻面臨一個巨大障礙——中高職銜接不暢。浙江省作為職業教育大省,在促進中高職銜接這一方面做出了許多嘗試。本文以浙江旅游職業學院為例,對乘務英語課程的中高職銜接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高職銜接;乘務英語;改革
隨著國家教育政策的出臺以及近幾年我省關于中高職銜接政策的落實,中高職銜接己經形成不可逆擋的趨勢了。然而如何才能把中高職銜接真正落到實處,有效提高兩個階段職業教育的質量和辦學效益,促進其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從而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本文以浙江旅游職業學院空中乘務專業的乘務英語課程為例,對該課程的中高職銜接進行研究,并提出建議。
一、中高職專業課程銜接的現狀描述
職業教育屬于專業教育,按照不同職業崗位(群)的要求設置不同的專業,其目的在于為當地培養初、中、高級應用性人才,更好地輔助地區經濟建設。浙江旅游職業學院空中乘務專業與杭州旅游職業學校、寧海職教中心以及杭州人民職業學校共同承擔五年一貫制辦學。學生在中職院校完成3年的基礎課程學習后,需經過考核才能進入高職院校,繼續完成2年的專業課程學習。乘務英語作為職業基礎課,在中職階段并沒有開設,因此該門課程目前沒有實現中高職課程的銜接。因為五年一貫制學生高職在校時間僅為一年,因此乘務英語的課時量遠低于普通班學生。用人單位及學生均反應學習時間短,學習內容多,學習難度大。為推進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過程,乘務英語課程的銜接刻不容緩。
二、目前乘務英語專業課程中高職銜接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培養目標定位模糊、層次不清
中職乘務英語教育和高職乘務英語教育其根本都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英語的應用能力和基本的乘務技能,其培養目標應該根據不同的崗位群的行業標準進行劃分,再具體到細化到不同的職業崗位的具體工作要求上。
2.專業課程體系建構模糊導致專業課程重復開設
乘務英語專業中高職教育屬于同一類型、同一專業教育中的兩種層次的教育,培養目標的雷同性決定了專業課程結構的雷同性。因而其課程結構有較大的共通點。當前,缺乏溝通整合與避復機制的中高職課程必然導致內容的重復。一是科目重復開設,即所開出的課程重復或雷同。二是內容重復。在對一些中高職院校名稱相同的課程進行對比后不難發現,課程內容重復率不下30%,甚至高達60%,而授課老師又不了解這些課程重復的狀況,缺乏對教材的處理,這就造成了嚴重的學習浪費和不必要的消耗,從而降低了學習效率。在調查中發展,筆者調查了5所中高職院校,大多數乘務英語中高職銜接中都缺乏中融通的系列教材,尤其是專業課教材。由于各自挑選教材,部分科目的并沒有明確的層級分類,因而出現嚴重的重復現象,甚至中高職采用同一本教材。
3.專業課程教學模式單一
通過對部分學生進行的調查,我們發現過半學生(64%)認為中高職教師的授課方式并沒有太大變化,而學生普遍存在缺乏學習目標和學習興趣(54%),還沒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43%)在課程教學模式上,根據乘務英語專業課程交際性、交互性、實踐性的特點和要求,高職階段更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項目為載體、任務為驅動的教學模式,廣泛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互動式教學法、模擬仿真訓練、真實外貿項目實踐、網絡自主學習等符合認知規律和技能培養規律、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三、乘務英語課程中高職銜接模式探索
根據國家教育部門要求,中高職院校需要科學合理確定各專業在中職階段和高職階段的培養目標、教學任務、教學要求和教學方法,減少課程內容重復,制訂和實施中等、高等職業教育相互銜接的專業課程體系。因此筆者對乘務英語課程的中高職銜接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確定崗位群、合理定位人才培養目標是專業課程銜接的前提
以浙江旅游職業學院空乘專業為例,五年一貫制學生在高中階段三年均設有基礎英語課程,強調英語詞匯、語法及閱讀能力培養;上課方式以老師講授,學生練習為主。英語語言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連續三年的英語課程設置非常有必要,這樣才能培養出學生的英語素質及語感。
因此,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對乘務英語人才外語知識、外貿技能及綜合素質的要求,中、高職不同學段的人才培養以“厚外語基礎、強外貿技能、高綜合素質”為總體目標。于是,建立不同學段分層遞進式的人才培養方案,加強中高職院校的溝通與合作,聯合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防止中高職的人才培養目標的同層次性的重復或與地區經濟需求脫節,才能實現中高職乘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的無縫對接,才能有效實現該專業的中高職銜接。
2.提高乘務英語的適用范圍,加強練習
乘務英語課程的目標是使學生掌握乘務崗位所需英語詞匯,能使用英語與旅客進行溝通,達到民航企業相關要求。當前,民航業國際化腳步加快,空中乘務是一個需要和不同人群廣泛接觸的服務行業,是各航空公司及整個民航運輸系統的窗口。優質的服務離不開良好的交流溝通能力,而溝通的前提就是聽懂對方的語言。因此,聽力作為一種語言基本技能,越來越受到重視。在乘務英語教學中,聽力的要求日益提升。
3.改革課堂,制訂統一的專業課程標準,解決中高職專業課程重復設置問題
乘務專業的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較薄弱,同時對英語學習有畏難情緒。這種情緒很大程度源自于課堂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或應試,學生學習興趣被抹殺。普通高中因升學率等要求,很難進行有針對性的英語課堂改革。而作為五年一貫制的學生,因為已經提前確定了未來高校及就業方向,完全可以進行課堂改革,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使用針對性更強的教材,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及能動性。以浙江旅游職業學院為例,我們建議五年一貫制學生在中職第三年就開始學習自編教材《客艙英語300句》。在掌握一定量的客艙英語表達后,學生可以更快的融入高職乘務英語課堂。隨著民航業的國際化進程,英語學習將成為乘務人員的終身事業,而通過此類中高職課堂銜接和教材改革,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其今后的工作及學習做好準備。
四、乘務英語課程中高職銜接未來建設意見
以上幾點改革對增強了乘務英語課程的中高職銜接有一定幫助,但縱觀國外中高職銜接模式,我們還有很多可以嘗試。如將職業資格認證與職業教育結合起來,避免課程設置的重復性,實現了職業教育中高職有效銜接;采用學分融合的形式,構建了具備學習自主權和選擇權的教育銜接體系等。相信通過中高職課程銜接的進一步推進,此類項目可以逐步完善。
中高職銜接對學生來說,不僅僅是獲得學歷上的提升,學歷僅僅是一項書面的學習結果的證明。中高職銜接還應該使學生的職業基本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得以提升,使他們的職業技能層次得以提升。浙江省是教育大省,也是經濟大省,對高素質乘務人才需求量持續增加。作為人才培養院校,中高職院校應加強在人才培養目標、教學方案、課程體系、教學過程等方面的有機銜接,進一步探索中高職一體化的教學方案和課程體系,進一步推行中高職課程銜接。
【參考文獻】
[1]梁彬. 民航服務專業中高職銜接模式探究[J].時代農機,2017,(3)
[2]關劍,王玲啟. 中高職銜接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7,(9)
[3]孫慶芳. 民航乘務英語聽力教學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