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新
【摘 要】社會大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創新意識,創新作為推動社會運行發展的有生力量,是貫穿教育理念始終的一條有效“杠桿”。因此,高校管理信息化特色創新的普及和深入發展對職業院校的技術教育具有指導性意義。職業院校根據學校的現狀和即將做出的部分改變進行特色創新改革,提高對學生的管理信息有效整合的效率,為職業院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平臺的順利構建搭好了橋梁。
【關鍵詞】學生管理信息化;創新;職業院校;學生管理信息化特色創新
一、學生管理信息化創新理念分析
職業院校與其他高校在教育目標和教育理念上的性質是相同的。兩者的教育目標都是為了能夠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性人才,兩者秉持以人為本、合作自主、探究創新、均衡發展的現代化教育理念和教育態度。職業院校在教育目標上較高校而言更加具體,更為明確,其在師資力量層面注入更多的“新鮮血液”(年輕教師居多)。職業院校的教師年齡與高校教師群的年齡相比更為年輕,但其與職業院校學生的思維始終保持在前后的狀態。因為職業院校的教師能夠靈活地跟上快速發展的現代化信息社會快節奏頻率。學習能力遠快于老教師的接受能力,這批新教師可以開放、包容、自由、創新的教育理念接受新興事物,并將新接受的管理技術與現有的學生管理信息化技術有效契合,重新為其所用。學校經濟層面來說:這種創新理念可以減少大量的投入成本[1],為學校節省支出,投放更為有價值的教育經費。學校工作人員層面來說:職業院校學生信息與高校學生信息相比而言復雜程度有所增進,職業院校大部分學生的學籍信息在高中時代就已經出現部分檔案流失的情況,因此職業院校處理學生信息的難度加大。目前職業院校的工作人員進行創新培訓,改善原有的工作理念,組織安排現代化管理信息技術優秀人才對這些工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加強信息管理工作能力,構建管理信息平臺化的創新理念。
盡管職業院校學生管理信息化特色創新理念很好的得到貫徹落實,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從信息傳遞層面而言,大部分職業院校仍然以過去的上下傳遞方式為主,極易造成狹隘信息的窘境,創新理念上學生管理信息更應該搭建縱向與橫向交叉式的信息傳遞平臺,對管理學生信息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更為有利。
二、學生管理信息化創新手段的分析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于2016年5月30號在全國科技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大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大會第九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提到“面對科技發展創新趨勢,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尋找科技創新的突破口,搶占未來經濟科技發展的先機,我們不能在這場科技創新的大賽場上落伍,必須迎頭趕上、奮起直追、力爭超越。”,習近平強調:“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敢于擔當、勇于超越、找準方向、扭住不放,牢固樹立敢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敢于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在攻堅克難中追求卓越,勇于創造引領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為了可以更加高效率、高質量、快速度地響應及貫徹習總書記的科技創新理念,為了全方面、整體性地完善管理信息系統,職業院校在學生管理信息的管理手段上進行了改變。職業院校在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上缺乏相應的管理標準,或者說是建立統一的管理審核體系。過去的職業院校更加注重對學校教師、教學內容、教學活動、財務等方面的信息記錄及整合,容易忽視對學生信息的歸納與梳理。在管理手段層面,現有的額管理具有全面性和實效性。社會發展的快節奏要求職業院校在管理手段上打破傳統的信息閉塞局面,將互聯網信息技術與管理手段連接,利用互聯網科技的便捷性為管理服務。手工管理過渡到網絡式管理(網格管理體系),局域網管理過渡到開放式管理[2]。
從管理手段上職業院校還是沒有精準的找到信息化技術與固有的學生信息管理之間的連接點,以大量減少人工投入的面積。對管理平臺的長期穩定性和靈活性方面并沒有特色創新之處,職業院校在學生管理信息手段上噬需解決這一重大問題。
三、學生管理信息創新隊伍的分析
學生管理信息創新隊伍是一群科技力量的主要代表人物(在職業院校主要指的是職業院校的信息管理技術性人才及相關工作人員)。職業院校管理信息平臺涉及到的敏感性問題主要有財務和教師的績效考核,也與師生的個人信息具有極為密切的關聯,最重要的是信息是職業院校的賬戶和學校領導的隱私。職業院校的管理信息平臺與該校是否注重信息化技術教學及大量引進優秀的科技人才有很大關系,過去的手工管理信息平臺手段存在較小的安全隱患,在信息記錄存在較大的信息遺漏。現在的網絡化信息管理在可以提供便利的信息傳遞,并且信息傳遞的群體廣泛,信息記錄全面有效,風險與成本往往是相伴而生。網絡化信息管理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問題,隨著信息技術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普及全球各個范圍。網絡化信息管理面臨著隨時被黑客侵入[3]、“感染”網絡病毒的風險,對于高便利性、高效率性的網絡化的信息管理安全程度而言,存放的資料隨時被公布到其他網站,泄露個人隱私,對職業院校的學生造成不必要的困擾。為解決這一危及校園安全的問題,學生信息管理創新的研發隊伍則成為整治信息管理平臺病毒的“一把手”。
職業院校成立管理信息創新研發團隊,團隊成員均接受專業化的信息技術培訓,用職業的態度和專業的水準檢測管理信息平臺的安全系數,應用細致具體的信息代碼維護管理平臺的抗病毒系統穩定程度[4]。信息技術的實效性很強,在特色創新研發團隊的培養和雇傭上強調時刻注重信息的變更動向,要有國際視野,努力用本土文化與國際信息技術接軌,加強信息維護的創新意識。但是,由于學生信息數據冗雜,且數量龐大,信息管理的創新成員不可避免陷入滿足現狀的境地,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識。建議在培養和使用研發團隊的過程中注重強化憂患意識,時刻做好信息泄露和病毒入侵的準備,建議在信息系統運行之前做好防御和應對策略,在運行過程中加強信息有序性和質量,在病毒入侵之后的緊急措施。
【參考文獻】
[1] 程濤.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探析[J].學理論,2015(17):201-202.
[2] 李淑玲.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創新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23):199-200.
[3] 王國華.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化現狀與對策的探究[J].電子制作,2014(05):144.
[4] 唐新梅,覃開賢.大數據時代學生管理信息化創新研究與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17,14(30):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