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智
【摘 要】隨著國家“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全面深入,智能制造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創新型機電類專業人才,創新創業教育的興起為機電類專業教育提供新的發展方向。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共建創客空間、創客社團;開發創客課程、構建創客空間、培養創客教師、培育創客文化,共同推動創客學習,培養具有“匠人精神、創新本領”的機電類創客型工匠。
【關鍵詞】機電類專業;創新型;工匠培養
自2012年國家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以來,越來越多高校探索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大量高校開展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索,以提高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創業技能。
技工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創新型高技能人才的社會使命,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形勢下,要積極探索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體系。以項目為載體構建課程體系,從而實現學生知識、能力及綜合素養的提升。
一、背景
制造業正從大規模流水線生產轉向定制化規模生產,智能制造生產系統將不再需要大量的簡單操作工人,而是需要產品的設計者和智能生產系統的管理者。技工院校教師們主要關注電子、機械、機器人等課題,與機電類專業的發展結合還不夠密切。創新教育依然游離在專業教育之外,沒有與教師、課程、創業團隊等進行有機融合。反之,解決了這個問題,將有助于解決機電類專業人才培養技能單一、創新創造能力不足等突出問題。
二、創新型工匠培養的模式
(一)創新型工匠培養目標
創新型工匠是智能制造時代下,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弘揚“工匠精神、創新本領”的內涵和特質。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進一步確立創客型工匠的培養目標。其中,工匠精神主要包括“敬業奉獻、執著專注”兩項要求;創新本領主要包括“創新思維、優化迭代”兩項要求。
(二)“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建設雙創教育生態
加大開放辦學的力度,突破校企合作瓶頸。積極引進社會力量參與創客型工匠培養過程。引進政府、企業資源建設創新創業園,鼓勵師生尤其是學生在政策的扶持下參與創新創業實踐。引進有“教育情懷”的企業共建創新創業園或生產型實訓基地,同時在企業設立教師工作站,通過校企合作引進真實的研究項目,進行深度校企合作。校企雙方共同建設“眾創空間、課程開發、雙創文化、創業團隊”,共同培養“創客教師”,共同推動“創客學習”,形成“校企合作”共建雙創教育生態機制。
(三)“做中學”構建創客學習模式
亞里士多德說:“制作是一種在技術指導下的生產”。“做中學”,就是讓學生在制作產品(模型)的過程,培養創新創業素質和能力。依托學院技能大師工作室(目前機電類已經建成1家),指導學生圍繞來自真實情境的創客項目,利用雙創工作室,按照“選題調研、創意構思、產品制作、優化迭代、路演分享”的學習過程,在制作產品(模型)的過程中建構知識(見圖1)。
形成新的學習模式,這種模式是基于學思結合的學習、創造的學習、設計的學習,也有效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被動學習。
(四)“六一工程”培養創客教師
實施“六一”工程,每1名機電類專業教師選擇1家合作企業,緊跟1個前沿技術方向,確定1名企業導師,開發1門創客課程,指導1個雙創團隊,指導培育1個項目。同時,到企業設立“教師工作站”,鼓勵教師“走出去”,對教師的創新活動給予大力支持,教師轉讓技術成果、提供服務產生的收益全額由教師支配,通過這些方式,教師既是“雙師型”教師,也是“教師企業家型”教師。進一步提升教師的創客素養。
(五)“項目融合”開發創客課程
將真實的工程實踐項目和教學項目有效融合起來,根據創客型工匠職業成長規律,以兩個真實遞進的工程項目為引領,以若干個教學項目為支撐,設計創客課程群。以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為例,圍繞“機械臂制作”設計2個遞進的工程項目和12個教學項目,形成貫穿于創新型工匠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創客課程體系。
(六)“O2O聯動”打造眾創空間
按照線上、線下結合的原則,建設跨專業的眾創空間。眾創空間設立工作室若干,配備制作必備的線切割、3D打印、工業機器人、多功能車鉆銑床、焊接等制作工具,每個工坊都能制作出相應的產品或模型。創客工作室、路演廳、孵化區、創客咖啡吧、創客書吧共同構成眾創空間。
(七)“共同成長”建設創業團隊
按照“師生共同成長”的理念建設創業團隊。創業團隊主要圍繞技術創新和專業競賽開展活動。
推進“四個依托”和“1+5”工程,每名老師至少指導一個社團,每名學生至少參加一個社團,學生在校期間,至少在社團中完成“制定學生個人生涯發展規劃、創建個人學習網站、設計并制作一個產品、參加一項技能競賽、撰寫一篇專利申請書”等五項工作。堅持依托專業、市場、企業、技能大師工作室,將創新創業教育與機電專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等充分融合,進而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
(八)“完善服務保障”培育創新創業氛圍
設立創新創業學院,通過與招生、就業、教務、各院系、科研處、培訓職鑒、團委等部門橫向融合、協作,完善培訓、扶持、獎勵等運行機制,落實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活動計算成績,學生離校創業實行彈性學制,形成創新創業教育的合力。積極引進政府、企業參與創新創業教育,建設創業孵化器。積極提供創業指導、協助開展專利申請、研發成果的技術轉移、創業資金扶持等服務。用文化、制度引導師生積極參與“做中學”的實踐活動。
三、結束語
技工教育的機電專業在創新型教育中處于重要地位,創新型工匠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學校、企業、教師、學生等各方面支持和參與。專業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探索專業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培養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的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