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冰萌
【摘 要】早教機構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但目前我國早教機構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本文立足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針對早教機構對教師的需求來看人才培養,以期使廣播電視大學為社會輸送更多有用人才。
【關鍵詞】廣播電視大學;早教機構教師;培養需求
一、研究意義
目前社會上的早教機構越來越多,但是早教機構內教師的素質卻是參差不齊,早教機構教師的專業素養直接影響到早教機構的教學質量。一方面,廣播電視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有很多都在私立幼兒園和早教機構工作,既然當下早教機構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老師需求大、要求高,廣播電視大學學前教育專業可以結合社會的實際需求進行人才培養。適當調整教學重點和培養方向,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尤其是有意向或者已經在早教機構工作的學生)進行關于0-3歲嬰幼兒教育的相關輔導,使得廣播電視大學的教育更有針對性和時效性,學生能夠做到學以致用,從而提高廣播電視大學的人才輸出率。另一方面,廣播電視大學教師有針對性地教授早教知識,也能夠提高早教機構教師的專業素質,促進廣播電視大學與早教機構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真正促進嬰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更好實現家園共育。
二、早教機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朱家雄認為對于人們對于早期教育的高度重視和殷殷期待,我們目前的現狀不容樂觀的。從早教機構來說,私人舉辦為多數,大多以盈利為目的,工商注冊為主;而從業人員不專業,多為3-6歲教育的向下延伸。教育質量無法保證,教育的普遍性和持續性缺乏,如此混亂的狀況很難給到孩子正確適當的教育。筆者對早教機構的調查結果有如下分析:
1.早教機構教師普遍年輕且流動性大
早教機構在進行招聘時會更傾向于年輕女教師,因為她們更有活力和親和力、更注意外在形象,容易吸引嬰幼兒的注意力。但是年輕教師往往沒有十分清晰明確的職業規劃,當發現早教機構的工作不適合自己或者有更好的選擇時,就會從早教機構辭職。這樣就造成了早教機構教師更換頻繁、人員流動性較大。早教行業雖然算是新興行業,卻需要有經驗的教師來進行授課。教師的授課經驗除了通過學習專業知識來獲得,更多的是需要通過實踐進行磨合與沉淀。
2.教師多為大中專學歷,且部分為非學前教育專業
目前早教機構的教師大中專學歷的占多數,本科、研究生學歷的很少,而且筆者發現部分教師并非是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甚至有的教師都不是師范專業的。與學前教育專業相關的證書,如幼兒教師資格證、育嬰師資格證等,也不是每位教師都有。雖然早教機構在招聘時會更傾向于有相關資格證書的教師,但早教機構的管理者表示他們更看重的是個人素質和能力。
3.教師有提升專業素養的意愿但動力不足
早教機構的教師只有不斷提升專業素養才能確保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只有不斷提升專業技能才能達到社會對早教機構日益提高的要求。但是早教機構的教師想要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需要教師自己有較為強烈的主觀意愿,也需要早教機構提供學習機會。筆者調查發現,多數教師明白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僅僅是基本滿足日常教學需求,但仍是因為教學需要才愿意學習和參加培訓,日常工作中因為自身對專業熱愛而對自己提出專業要求的教師較少。提升專業素養的意愿來自于客觀因素而非主觀因素,這就決定了教師的動力不足。
三、廣播電視大學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問題、原因及今后的培養需求
(一)對廣播電視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的調查結果有如下分析:
1.課程設置未涉及早教
目前廣播電視大學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的所有課程共25門,專科共23門,除了公共課之外,其他專業課程幾乎都是以入園幼兒(3-6歲)為研究對象,沒有專門研究0-3歲幼兒的課程與章節,甚至幾乎沒有涉及該年齡段嬰幼兒的知識點。學前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學前教育是指從出生到6周歲或7周歲的兒童實施的保育和教育,狹義的學前教育是指對3-6周歲或7周歲的兒童實施的保育和教育。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的研究對象雖然是0-6歲嬰幼兒,但其實以研究3-6歲幼兒為主,0-3歲嬰幼兒在學前教育專業課程中幾乎屬于空白。
2.師資力量不夠
根據筆者了解,某市級廣播電視大學校本部學前教育專業本、專科目前在讀學生約160人,負責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2人,平均一人約負責80位學生。負責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其中一人為學前教育碩士畢業,另外一人為非學前教育專業碩士畢業。因為廣播電視大學個別專業學生人數較少,不能保證每個專業都有單獨的專業教師來負責,所以這兩位教師同時還負責有其他專業的學生。在如此的工作強度之下,教師為了盡力完成各個專業的教學任務,很難在學前教育專業上有所創新和突破。
3.缺乏對專業相關資格證書的輔導
根據筆者了解,目前早教機構雖對應聘教師還沒有硬性的相關資格證書的要求,但是任何一個早教機構都會優先考慮學前教育專業和已經考取了幼兒教師資格證、育嬰師資格證等證書的教師。廣播電視大學的學前教育專業,旨在培養具有現代學前教育理論素養和教學技能、適應幼教從業人員專業發展需求、適應學校和社區及家政等各種兒童教育工作需要、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學前教育專門人才。但是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們除了教授規定課程,并沒有對學生在專業知識上進行更多的延伸和輔導,尤其是對本專業學生來說非常重要的幼兒教師資格證、育嬰師資格證等資格證書的輔導。因此,學生所學的知識并不能完全達到社會對兒童教育工作的需要。
(二)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點來進行改善:
1.開設早教相關課程或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早教知識
嬰幼兒的成長與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連續的過程,學習0-3歲嬰幼兒的相關知識對學習和理解3-6歲幼兒生理和心理發展都大有裨益。因此,筆者認為廣播電視大學可以嘗試開設一門早教相關課程或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早教知識。這樣既能夠幫助有意加入早教行業的學生在校就讀期間就學習到相關知識,也能促進其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
2.增強師資力量,發揮廣播電視大學優勢
任何一個專業的強大都是與其強大的師資力量分不開的。廣播電視大學系統普遍缺乏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配套資源也需要盡快完善。建議廣播電視大學對學前教育專業更加重視,加大、加快學前教育輔導教師培訓力度,以滿足教學輔導的需要。另外,各個省、市、縣級廣播電視大學的師資管理部門,可以將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信息放在網站上,方便共享學前教育師資信息,增進學前教育專業各位教師的聯系、方便相互討論和學習。
3.增加對專業相關資格證書的輔導
廣播電視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有很大一部分是為了考取幼兒教師資格證。而我國幼兒教師資格證的報名條件之一是要求具有專科及以上學歷,所以學生從廣播電視大學畢業取得專科學歷之后才能報名考取。育嬰師是指主要從事0-3歲嬰兒照料、護理和教育,指導家長科學育兒的人員,早教機構在招聘時更傾向于具有育嬰師資格證的老師。但是因為廣播電視大學的學生都是成人,且多數已經離開學校好多年,所以學習能力、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記憶力不如全日制學校的在校生強。加之工作和生活上的諸多事情分散精力,他們很難完全靜下心來好好復習備考。建議安陽廣播電視大學學前教育專業增加對幼兒教師資格證、育嬰師資格證等專業相關資格證書的輔導,幫助學生分析考試重難點,增加廣播電視大學學生考取專業相關資格證書的通過率。
另外,電視大學開展培訓和學歷教育的自主權并不太,更需要進一步深化自身改革,發揮系統和資源優勢,迅速提高辦學能力,以盡量滿足目前學前教育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 底會娟.石家莊市早教機構教師素質現狀的調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