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冰
摘 要:語音是學習語言的基礎能力,尤其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很有幫助。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教師和學生都對語音不重視,只注重詞匯的積累和語法的學習,平時的學習就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不是真正意義上學好英語。初中時期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的英語教學必須受到重視,提高初中英語語音教學質量成了一個重要的教學任務。
關鍵詞:初中英語;英語語音;教學方法
一、英語語音教學的重要性
語音是學習任何一門語言的重要基礎,在英語學習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新課改之后,英語的語音教學更被提升到一個重要的地位。語音是初中英語學習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如果能夠合理學習語音,將會對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起到一個良好的促進作用。英語不同于漢語,它屬于拼音文字,由26個字母組成,一共有48個音素,所以想要學好英語,就得先學好國際音標,其實就是通過國際音標學習英語的語音。而通過英語音素的發音,學生能夠比較清晰地辨別語音系統,將語音與書面符號對應起來,提高學習效率。
二、初中英語語音教學中常見的問題
(一)英漢語言的差異性帶來的問題
英語是學生平時學習的第二語言,由于英語與漢語在語法和闡述特點方面存在的巨大差異,學生極容易受到漢語的影響,導致英語學習出現一些困難。針對兩種不同的語言,英語多依靠語調辨義,單詞也有輕重音之分,句子的起伏狀態比較大,而漢語則是靠聲調辨義,不同的聲調所表達的意義也不同,學生受到漢語的長期影響,會將一些語言習慣不自覺代入到英語學習中,引起一些歧義,影響到英語學習的效果。
(二)教師給學生造成的不良影響
教師給學生語音學習造成的不良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教師的本身語音素質問題,一個是教師的教學方式不當。對于初中生來說,英語還是一門比較“陌生”的語言,為什么都學了好幾年,甚至不少學生在幼兒園都學開英語了,還是說它“陌生”呢?并不是說接觸英語時間長了就叫熟悉了,大部分學生雖然學了好幾年英語,但實際的應用能力根本不能做到正常交流,或者說他們的熟悉只是相對于一份試卷來說的。雖然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幾年英語學習的經歷,但是發音依舊不標準,語音依舊很陌生,如果只是讀一讀簡單的英語文章還能讀懂,一旦讀一下復雜的或者是聽一聽英語錄音帶,他們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完全不熟悉這門語言。因此,這個階段的學生大多還是先跟著教師的領讀進行學習的,而問題恰巧出現在這里,很多教師本身的語音素養就不高,導致他們在教學生朗讀的時候,出現了語言錯誤,而一向將教師視為權威的學生,自然也不會質疑,錯誤的語音就逐漸變成了正確的。
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一位教師在一節課中總是會將breakfast念錯,結果學生一直按照教師的念法來發音,到了一堂課快要結束的時候,教師打開磁帶讓學生跟讀,磁帶明明已經播放了正確的讀音,學生卻依舊按照錯誤的來念,可以看到教師錯誤的語音發音會給學生造成多么不良的后果。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教師語音教學方式不當,英語本身就不會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再加上教師教學方式的單調枯燥,學生就更不能積極去學習了。很多教師在進行語音教學時,只是將單詞分解為一個個字母,然后讓他們不斷去拼讀,為的是讓學生更好地記憶,但是在快速幫助學生記憶的同時,教師沒有讓學生學到真正需要學習的東西,學生這么學習會直接忽略掉讀音的規則和語調問題,導致在英語交流之時,只是著重讀出每一個單詞,卻完全沒有考慮到節奏、音調的表達意義。
(三)應試教育引起的問題
當前的英語教學雖然進行了很多改革,嘗試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去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但是改來改去基本還是沒有脫離傳統教學的韁繩,這里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應試考試的基本點依舊沒有變動,無論教學課程如何改革,都要通過考試來驗證效果,所以教學才不能取得突破性發展。在這種考試環境之中,教師只會注重詞匯、句型和語法的教授,而語音并沒有直接出現在考核范圍之內,雖然它對英語的學習極為關鍵,卻受到冷落。
三、初中英語語音趣味教學策略
語音教學本身是一個比較枯燥的教學過程,學生想要學好語音就得花費不少時間去練習,長此以往,學生極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受到沉重的打擊。針對這種情況,初中英語教師必須積極進行教學創新,豐富教學形式,采用更多趣味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通過游戲設計,吸引學生的興趣
初中生剛剛脫離兒童期不久,仍舊有著好動、貪玩的特點,他們對新鮮事物有著比較充分的探索熱情,而且喜歡表現自己,通過游戲的方式能夠很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以更多的活力投入到語音學習中。比如說教師可以在復習英語單詞的課堂中,設計一個英語單詞的接力游戲,將所學的一些有聯系的單詞進行接力設計,并根據所有的單詞設計相對應的句子,讓單詞在首尾呼應連接通暢的前提下,又能夠對號入座,填入適當的句子里面,填完之后,讓學生把自己的答案讀出來,假如有錯誤,教師可以對其及時糾正,尤其是單詞的發音問題。除了單詞的連接和讀音,教師還應該具體強調每句話的不同語調和輕重音區分點。
這種游戲是一種比較復雜的游戲,當然也可以隨堂設置一些比較簡單的游戲。比如說,教師說出某物體名稱,然后要求學生說出該物體的顏色,并且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以“The trees”為例,這時候學生會說:The trees are green。再比如,教師說出一個字母,讓學生盡快說出以這個字母開頭的單詞,通過發音準確度和單詞回答正確度評選優勝者。比如所,以字母“a”為例,第一個學生會回答:an,and,angle,are等,而下一位學生則需要接住字母“a”,開始回答字母“b”的單詞,比如說:box,book,black,big,breakfast。以此類推,直到最后一位學生回答完畢,為了防止學生提前準備答案,教師應該不規則抽取學生的學號進行提問,讓每位學生都能感受到一種游戲的緊張感和學習的刺激性。
(二)編排英文歌曲,輔助學習
英文歌曲是學習英語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形式,對此,教師應該多與學生交流,培養學生對音樂旋律的熟悉感,并將一些單詞結合歌曲編制成動聽的英文歌曲,讓學生通過歌唱加深單詞的記憶力,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另外將音樂旋律與英語的語音結合起來,還能讓學生掌握到一些英語表達的基調旋律,對于英語的整體學習會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采取鼓勵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動力
英語對于學生來說,畢竟是第二語言,即使是經過了幾年的學習,由于缺乏適度的語言交流環境,他們依舊對英語感到很陌生,再加之漢語對英語理解學習方式的沖擊,不少學生不能順利地學習英語。對此,教師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因為學生犯錯誤就大發脾氣,責怪他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采用科學的方式指導學生。對于初中生容易叛逆的性格,這種做法更加值得提倡,相信絕大部分學生更愿意在激勵中學習,在激勵中也能獲得更大的學習動力。
(四)循序漸進,運用遷移規律提高學習效率
英語是拼音文字,學生在學習英語語音之時,應該先掌握國際音標,就和學習現代漢語一樣,學生先學習拼音,才能通過拼音學習漢語普通話的發音。英語語音教學的第一步是學習單音音素,同時還要學習字母的讀音與書寫。基于這種情況,教師在教授語音之時,都會先從字母的發音開始,并在這一過程中,將字母的發音拆分為音素,用音素給每一個字母注音,將字母教學、音素教學與國際音標教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然后再將音素、音標和字母的復習與課文中出現的單詞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將這幾個涉及語言的要素都學好。
瑞士的一位心理學家曾經提出過學習認知遷移規律,在語音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規律進行教學。教師應該先讓學生了解字母、音素、音標的區別和聯系,明確英語中的字母與音標是不同的概念,字母構成詞匯,音標反映發音,所以在指導學生學習音標和音節之時,盡量搭配詞匯去學習,并通過簡單的對話交流得到實際應用,加深理解。而在詞匯的學習中,教師也可以插入一些有趣的畫圖或者是照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與時俱進,建立綜合評價機制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只是注重對學生的書面測試,對于學生英語的聽說讀的能力不甚了解,也沒有刻意去培養學生這幾方面的能力。這種做法在新課改的形勢下,已經日益受到動搖,教師從學生的綜合發展出發,也從自身的教學能力出發,必須摒棄陳舊的教學模式,建立一個科學的綜合評價機制。這種評價機制既不是形式單一的在期中或者是期末階段通過紙面考試來反映學生的學習,也不是只通過聽力、寫作和閱讀理解來考查學生,更反映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完成作業的情況,以及其他學習方面的狀況,另外這種評價機制也不再是教師單一對學生進行評價,還包括家長和其他學生的評價,涵蓋范圍更廣,考查精確度也更高,能夠給予學生非常科學的評價。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