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普
摘 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重要性就不用贅述了,難則是因為閱讀效率、質量、過程、結果、能力等方面不容易控制和檢測。對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進行了一些理論與實踐方向的思考,希望能為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有所啟示。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思考
大家可能都認同閱讀教學是重要的,因為“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課堂教學和教材內容遠不能滿足學生語文素養發展的需求,所以需要用閱讀來實現語文的進階和突破。但對于閱讀是個難點,有些教師可能會不以為然。認為閱讀很簡單嘛,就是給學生推薦文章、書籍,讓他們去讀,順便教一些方法就可以了”其實,這些教師可能沒有考慮到閱讀行為是學生內在的思維和學習活動,他捧著書看,但讀進去了嗎?他是否在用合理的方法在讀?他是否得到了預期的收獲?……這些,都在學生腦子里,我們只能看到表象。而且閱讀成效一般也沒有太好的檢測手段,我們可以問學生讀了多少頁,可以問他們能否復述內容、提煉主題,但他們的思維能力、解讀能力、精神思想等是否得到了建設呢?這就不容易把握。這,就是閱讀教學的“難”。
一、關于閱讀環境的思考
關于閱讀環境,可以把之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硬環境,一個是軟環境。
硬環境是指外部環境。比如整潔安靜的教室或書房或者與閱讀相匹配的裝飾等等。有些教師(特別是很多家長)并沒有意識到閱讀環境的問題。以為只要按著孩子讀書就可以了,其實這有個很簡單的例子可以證誤:如果我們帶領學生在閱讀毛澤東的《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正在此時,窗外突然傳來了廣場舞的音樂,“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你想,這時候教室里會出現什么情況?學生一定會跳出閱讀情緒,哄堂大笑!所以,要讓學生有效閱讀,第一是要一個適宜的環境。
軟環境是指閱讀心理——上面所說的“安靜”其實也是閱讀心理的一種需求。當然,閱讀心理環境還有很多。比如愉悅的情緒——有些家長或教師,看到孩子沒有讀,開口就訓斥,“趕緊讀,磨蹭什么!”學生趕緊埋頭看書,你認為,他能看進去嗎?所以,在組織閱讀時,一定不是“牛不喝水強按頭”,而是通過一些牽引、疏導,讓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去讀。
二、關于閱讀興趣的思考
關于閱讀興趣調動的重要性已經是共識了。但在具體實踐中,有些教師對興趣調動是有所偏失的。認為既然是調動興趣,那么首先是愉快的心情(前面已經提到了),然后就是活躍的形式,比如采用閱讀比賽、知識交流、辯論等等閱讀相關的互動活動。這些方法當然對閱讀興趣的激發有積極作用,是值得提倡的。但大多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其實興趣的產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需求”。需求,才是所有學習活動自覺的根本驅動。閱讀教學沒有滿足或適應學生需求,形態再活躍,也是沒有用的。
我們向學生推薦一些經典書籍,但是,這些書籍是學生需要的嗎?我們并沒有考慮,我們所考慮的是,讀這些書,對將來中考是有用的,對學生精神思想建設是有用的,但,學生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紅旗譜》之類的經典書籍有多大的需求呢?時代已經變了,這些讀本雖然經典,但并不是學生“需要”的。那他們就不可能讀得進去。讀不進去,就沒有收獲。所以,在向學生推薦閱讀對象時,應盡可能尊重學生個性,允許他們在健康有益的范圍內自主選擇喜歡的書籍、文章去讀。比如,《哈里·波特》系列或《三體》等等。這樣,他們才有興趣主動去讀。
三、關于閱讀指導的思考
我們讓學生閱讀,除了讓他們增加知識積累、學會解讀之外,其實更多是為了發展他們的語文素養,比如思維品質、精神品質、審美品質等——而這些品質的形成是需要由學生自我構建的,通過灌輸是沒有作用的。我們可以告訴學生,“這篇文章的精神主旨是……”,但不能說,“你們應該會發現美”——素養是“教”不出來的。所以,閱讀的教學,我們應該“偷”些懶,能不說的不說,能少說的少說,給學生留下充足的自我構建空間,讓他們獨立思考。這樣的閱讀,才會對他們的素養建設發揮作用。那么,我們的閱讀指導主要是做什么呢?主要是服務和輔助。
比如,讓學生讀《剃頭匠》這篇文章,教師沒必要一上來就帶領學生分析思想主旨或是寫作技法什么的。這些都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完成。那么教師需要做什么呢?現在的初中生,誰還見過“剃頭匠”?把“剃頭挑子一頭熱”這個歇后語擺到面前,他們完全不知所以然。他們看到的是滿大街的“美發廳”,連“理發店”這種招牌都很少見了,就別說挑著擔子的剃頭匠或開個小門面的剃頭鋪子了。所以,我們的任務是,把這些學生沒有見識的資料整理出來(最好是有圖片和視頻),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看。這樣,學生就能讀懂文章了。
以上,是基于經驗和學生語文素養需求,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三點思考。主要的觀點是,閱讀的教學應該把握好環境構建、閱讀心理以及閱讀價值目標,要適應學生和閱讀的本質。
參考文獻:
[1]莫萬壽.初中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研究[J].魅力中國,2010(10):145.
[2]尤向會.初中語文閱讀能力有效培養策略探討[J].課外語文,2013(12):125.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