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摘 要:在素質教育理念下開展小學科學教學,教師應當秉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進一步加強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與幫助,使學生增強實踐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所以在此背景下,簡要分析如何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并提出具體的小學科學實踐教學策略,希冀有效提高學生的科學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實踐教學效率。
關鍵詞:素質教育;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教學策略
一、創設栩栩如生教學情境,活躍教學氛圍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清楚地了解小學生活潑愛動的性格。創設一個積極有趣的教學環境,從而激發小學生對于學習的愛好和興趣。培養學習氛圍,使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提高效率,滿足學生的客觀需求。教師要深入地了解教學材料,并且要靈活地運用教學材料的內容與學生的性格緊密聯系到一起,發揮教學材料的科學作用。
二、創新課堂教學方式,選取生活化素材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小學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革新教學方式,利用生活中的案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并且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充分的發揮空間,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科學引導,并且與現實相互結合,鼓勵小學生把課堂學習到的科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于問題的探究,問題是連接師生的紐帶,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要通過靈活的教學模式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塑造出完善的學科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積極地鼓勵學生在課堂當中進行提問,學生有了問題,才能夠有成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地去自主解決問題,并且通過鼓勵,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例如,你們想探究什么?你們想觀察什么?你們想研究什么?使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有一個主題的引導。小學科學教師,要以靈活的教學模式作為引導,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策略,善于抓住學生思維的引發點和興奮點,有計劃性地設計問題,把握學生的思維方式,從而提高回答問題的準確性和有效性。例如在講小學科學“萬有引力”當中,我們就可以給學生提出蘋果成熟了會自己落到地上,鉛筆也會自己掉落到地上的現象,并且引導學生思考物體為什么會掉落到地上,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使學生通過疑問的形式來探究其中的科學道理,并且通過實踐來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高效的學習氛圍,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的過程中要積極地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學生自信心得到滿足,從而激發學生的參與度和熱情,設計教學課時中,教師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科學合理的編輯,注重引導和實踐,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三、有效應用信息技術,拓寬學生學習視野
在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與應用,科學學科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創新,所以小學教師教學過程中應該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巧妙地利用各種多媒體設備來激發小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贊嘆科學的偉大,并且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例如在小學科學“云的觀測”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相應的動畫,并進行講解,使小學生清楚地了解到天氣預測和天氣形成。教師要從生活中的現象來進行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避免把過多的時間放到課本知識教學當中,應該多運用一些具體的例子來引導學生學習,并且通過視頻和圖片,來進行對比教學。教師可以通過課堂引導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多小組討論的教學模式,使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并且一起討論,提高課堂的活躍度和活躍課堂學習氛圍,教師加以引導從而促進科學教育的提升。
四、構建和諧師生互動關系,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在進行科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培養和學生的良好關系,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小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引導學生主動回答問題、思考問題,實施互動教學,成為學生的大朋友。教師要積極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小學生的思想性格比較單純,智力水平發展不同,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考慮不同學生的感受,增強學生在學習中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且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模式。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小學科學實踐性教學,教師應當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真正將課堂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與平臺,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實踐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洪煒.小學科學有效實驗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5(26).
[2]陳智蓉,陳小燕.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趣味性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7(11).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