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玲艷
摘 要:初中到高中,學習方法和學生的認知的方式的改變,都為我們的教學和管理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如何正確地把握學困發生的時間點;如何正確地把握學生的心理;如何正確地引導家長,消除負面效應,這是高一新生的班主任要面對的一個首要問題。
關鍵詞:初高中;銜接期;家校互動
一、問題描述
在新高一一開始很多學生會有"撞墻"的感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陡坡效應,因此家校互動使高一新生順利度過初高中銜接期顯得尤為重要。初高中的一些不同點,這里也不再詳細的進行描述,只是簡略地說明,主要關注發生的時間點。其一是授課方式不同。初中教師常常采用直觀形象教學方法,反復講解,教師給學生以具體輔導。高中教師上課更注重分析,要求學生獨立思考。第二是學習方法的不同,初中學生學習方法比較單一,習慣于聽寫背誦,但是高中的學生的學習要求學生會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問題,理解并形成知識體系。
那么這個發生的時間點是在哪里呢?我們又如何去發現呢?發生的時間點,基本上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考試的時間內,如果這個時候我們老師和家長,不進行有效的干預的話,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下面討論就這樣的問題,如何正確地判定和干預。
二、家長正確歸因,建立師生互信
當孩子還沒進入學校,家長就關心自己的孩子,打聽是哪門課誰教的?誰當班主任?甚至會動用一些社會的關系,對自己的孩子進行班級的調整。這個時候是一個建立一個互相信任的關鍵時刻。孩子們回到家里的時候,家長們會迫切地問孩子,你的班主任怎么樣?你的任課的教師怎么樣?
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及時地了解這些的信息。一般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數家長并不會主動地跟老師聯系,所以有必要通過"家長學校"活動的舉辦,提升家長的互動意識,進而減少學校與家長之間的矛盾,同時避免家長家庭教育的人盲目性。(紀陽,2014)
三、孩子是在乎成績的,停止無謂的嘮叨
學困生是天生就是不想讀書的,天生就是不在乎自己的學習?答案是否定的。當這個時候,我們是怎么去引導學生呢?我們會以為孩子不關心自己的學習,然后我們老師和家長合力對孩子進行偉大的理想主義教育,說學習的重要性,考大學的重要性,對以后人生的影響。言下之意是,孩子天生是不想讀書的,不想上進的。但是我們會發現孩子就在那邊一聲不吭,孩子會冷不丁的地對他的媽媽說:"煩不煩,不要再說了!"也就是說,我們的這句話,不說聽了一百遍,他至少聽了幾十遍。他們不是不在乎,他們只是想通過不在乎的方式,避免自己的挫敗感,來保護自己的自尊心。當孩子們試圖以最輕松的方式說出自己可憐的成績的時候,我認為他們的心是在哭泣的。
這個時候,對家長的觀念引導,比對孩子的思想教育更為重要了。正確地判斷孩子這時候的心理是很重要的,停止無謂的嘮叨。建立互相信任的師生關系和親子關系。他們需要的是學習上的幫助,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初中到高中學習過渡期的適應。
四、建立良好親子溝通,重拾學習信心
建立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最主要的是讓孩子學會述說。一個會訴說的孩子,是沒有心理問題的,也有更強的自信心。此時我們要讓學生的家長意識到親子交流的重要性,只有建立順暢的親子交流,一切的對學生的引導與教育才成為可能。
(一)關注效應。對學困生來說,重拾學習的自信心尤為重要。心理學上有一個皮格馬利翁效應的實驗。有必要跟家長描述一下。自我暗示并不是自欺欺人的一種方式,要讓家長理解這一點很重要。你可以跟家長說一下,自我暗示的一些實驗,比如醫生,騙病人說這個是很好的特效藥,其實它僅僅是面粉而已,然后讓病人服下去,結果居然能夠醫治頭痛或腹痛。如果我們開玩笑對別人說,怎么你的臉色發青呢?就因為這樣的一句戲言,他真的生起病來了。
(二)家長的暗示。家長的暗示是一種他人的暗示。重要的是要讓家長從內心相信自己的孩子。父母從心里面要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是優秀的,是聰明的,這樣子你才能夠從你的言語行動里面,感覺出你對他的看法,他也會接受你的暗示。這就是皮格馬利翁效應的本質。如果你自己對自己的孩子都沒有信心,這樣子就會表現在語言和行動表情上,孩子是一個天才的觀察家,他會馬上察覺出來,你是在演戲。其實我們的內心一直在接受各種暗示的,包括自己的暗示和別人的暗示,由于受到暗示的影響,由于有正面的或負面的暗示,我們有時候會興高采烈,有時候又感到極端的不愉快,這就是心理暗示給我們的影響。作為孩子的父母,對他成長的經歷是很清楚的,他有什么缺點,他有什么優點。他曾經做了哪些自以為豪的事情,他曾經經歷過哪些成功與失敗……。我們不要挑孩子沮喪的失敗的這樣的一些事情,來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這是負面暗示。更不能在群體中說孩子的不是,這樣你打擊的不僅僅是自信心,還有自尊心。
(三)自我暗示。另一種是自我暗示。首先,是微笑,微笑能讓自己滿懷信心。學會微笑,就會對一些負面的不愉快的事情,更快地置之腦后。其次,走路時抬頭挺胸,心理學家實驗過,有些時候就可以通過走路時抬頭挺胸,就能夠使自己的自信心增強。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實驗下。最后,經常重復說鼓勵自己的話,比如讓孩子自己學會心理暗示,"我能行","可以的",這樣的話,來增強自己的信心。這不是自欺欺人,當然不同的心理特質,所受的暗示效果不一樣。但是,不管效果好差,人們都能夠接受自己心里的暗示并產生效果。
參考文獻:
1.紀陽小學低年級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現狀及改進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2.李化友新課程理念下中學教學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