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冬梅
摘 要: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探究式教學法是比較適用于初中歷史的教學手段,對于傳統教學模式的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將談一談應該怎樣把探究式教學法應用于初中歷史教學中。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策略;探究式教學
簡單來說,探究式教學法的指導思想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并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更加自覺和主動的探索,從而使學生認識和掌握相關的知識。從探究式教學法的指導思想不難發現,這種教學方法與新課標的核心理念是比較一致的。因此,教師應將這種教學思想滲透于初中歷史教學中,并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進行優化與完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初中歷史的教學質量。
一、營造教學情境
在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當中,創設教學情境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所謂教學情境,主要就是指一種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或者創設的一種情感氛圍,通過這種情感氛圍,可以引起學生更加積極的情感態度體驗。也就是說,借助教學情境,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毋庸置疑,學生的學習態度對于課堂教學的效果會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初中歷史的探究式教學中,教學情境的創設是十分必要的。
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這一課的教學中,"新航路開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知識點。從教材內容來看,對新航路開辟的過程描述是比較簡略的。于是,我給學生播放了央視紀錄片《大國崛起》的第一集:15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開始了航海冒險,葡萄牙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揮下,迪亞士、達·伽馬等一批航海家開辟了從大西洋南行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航線,而西班牙在伊莎貝爾女王的資助下,由哥倫布在1492年抵達美洲,麥哲倫船隊完成了第一次環球航行之后,原本割裂的世界終于開始連成一個整體。由于新航路的開辟,葡萄牙和西班牙也相繼成為了世界大國,并開始了瓜分世界的競爭。但是,在16世紀之后,兩個國家由于工商業的落后逐漸開始衰落。最終,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對新航路開辟的整個過程有了更加詳細的了解,同時,借助視頻中直觀的畫面呈現以及生動的背景講解,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由此可見,通過恰當的方式創設教學情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
二、引導合作探究
正如前文所述,探究式教學法的指導思想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為了充分發揮出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最直接的途徑就是引導學生進行一些自主性的探究活動。此外,教師應該意識到,自主探究并非僅僅指學生的獨立探索,而是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來進行,通過合作,可以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同時,教師還應利用恰當的方式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以此來保障學生的探究質量。
以《動蕩的中東地區》這一節的教學為例,為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組織學生進行了合作學習。首先,我把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接著,我提出了以下一些問題:(1)中東地區的地理范圍是怎樣的?中東地區在經濟、交通等方面具有怎樣的重要價值?(2)中東地區的動蕩有哪些表現?(3)巴勒斯坦問題是怎樣產生的?(4)中東地區動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歷次中東戰爭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這些戰爭造成了哪些后果?(5)哪些人物為中東地區的和平進程做出了重要貢獻?然后,我讓各小組學生根據這些問題進行了自主探究。最終,在相互之間的交流與討論中,大部分學生都循序漸進地對這一節的內容有了較為全面的理解。
三、優化課后練習
不難理解,將探究式教學法應用于課堂教學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所學知識,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應充分重視課后練習這一環節。為此,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給學生布置一些形式恰當的課后練習任務。這樣一來,不但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的知識理解,而且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毋庸置疑,這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這一課的教學中,主要給學生講解了改革開放前后人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變化以及社會社會保障體系、就業制度等方面的不斷變革。在課堂教學中,我通過圖像、圖片、數據等不同的資料引導學生了解了社會生活方式發生的巨大變化。于是,在完成這一節的教學之后,為了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認識,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課后調查的任務,要求學生搜集生活中的一些"老物件",并對長輩進行采訪,然后將調查得到的資料與現在的生活方式進行對比。最終,通過這個任務,使學生在實踐中對相關知識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總結來說,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價值已經逐漸突顯出來。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熟練掌握探究式教學法的每一個應用環節,并將其滲透于教學的全過程當中,以此來不斷促進初中歷史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班建芬.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新一代(下半月),2017,(3):116.
[2]秦佳.初中歷史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策略[J].讀與寫(上,下旬),2016,13(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