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凈
摘 要: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小學教師不僅要通過有效的課文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也要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小學教師必須要對為現階段的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在充分把握教學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之后,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進行教學模式的調整。在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寫作興趣的同時,使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能夠得到全面的提升。
關鍵詞:淺析;提高;小學語文閱讀;寫作能力
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階段的重點學科,而寫作和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開展過程當中的難點。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全面加強對閱讀和寫作的重視,不僅要通過潛移默化的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和技巧,還要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書籍閱讀等方式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寫作素材。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安排科學合理的寫作練習,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進而能夠根據相關的主題來選擇正確而簡練的語言完成寫作。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全面激發學生的閱讀與寫作的興趣
教師在全面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前,首先要根據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要求來選擇主題鮮明、積極向上、具有教育意義的閱讀材料。這樣不僅能夠確保學生通過閱讀之后能夠掌握為人處世之道,同時也能夠有效的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教師除了要求學生進行傳統的文字文本閱讀之外,還可以有效的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影音、圖像等的不同元素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這樣不僅能夠通過更加逼真和生動的閱讀場景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加豐富和新奇的體驗。然后,教師在結合實際的閱讀內容要求學生進行相關的趣味寫作練習。
二、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有效增加讀寫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
教師還可以充分的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閱讀需求,科學合理的進行豐富、多樣的閱讀內容的選擇。如,在低年級閱讀教學過程當中,除了要完成日常的課本閱讀教學之外,還可以選擇一些較為簡單的神話、童話、寓言,或者走近科學、科學啟蒙等的書籍作為閱讀材料。然后要求小學生摘抄閱讀材料當中的好詞佳句,并用簡短的話表達自己閱讀之后的感受和體悟。教師也可以在中年級閱讀課堂中引入一些與社會人文或者本地自然風光有關的材料閱讀,要求學生在閱讀完成之后進行相關的仿寫和續寫練習。而在進行高年級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指導學生進行世界名著或者具有教育意義的書籍的閱讀,然后要求學生對文中的事物、景物、人物的刻畫和描寫方法進行分析和總結,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好的了解歷史的變遷和作者情感變化的同時,使學生能夠在閱讀和理解的過程當中累積更多豐富而多樣的寫作素材。此外,除了在課堂上科學合理的進行寫作練習的設置之外,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養成寫日記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將自己的所見、所想、所感客觀真實的記錄在日記當中。如,學生可以記錄大自然當中存在的事物,也可以記錄生活當中的平凡小事,或者上學路上的所見所聞。
三、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引導學生掌握閱讀與寫作方法
教師可以在日常的語文教學過程當中針對性的增加相關的閱讀和寫作訓練,同時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寫作技巧。
例如,在學習的《坐井觀天》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復述課文的方式來掌握總分的作文表達方法,然后再要求學生進行讀后感、隨堂練習的寫作,或者由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構建不同的教學情景然后要求學生根據場景和主題來進行口頭片段練習和口頭作文練習。再如,在進行《師恩難忘》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首先需要讓學生閱讀全文并思考"文章主要講了什么?"、"文章運用了什么文體進行描述?"、"文章運用了什么樣的表達手法?"、"文章包含的三要素是什么?"等,通過閱讀分析,學生不僅能夠掌握課文的主題,同時也能夠了解擬人手法的應用,然后教師在安排學生以《師恩難忘》為主題來進行讀后感的寫作,要求學生利用擬人的方法進行描述,并在讀后感當中寫出自己不同的意見看法,或者描述自己的真實感受。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同時也能夠使學生了解和熟練的掌握不同的表達方法和寫作手法。
結束語
在全面深入開展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不斷的引入全新的教學觀念,然后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構建相應的教學情境,以確保學生能夠在相應的場景下完成相關的閱讀和寫作。此外,教師還要不斷的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體驗和寫作訓練,在充分的把握寫作和閱讀的契合點的同時,利用多樣化的方式和多元化的手段引導學生利用文字和文本的方式來表達和展現自身獨特的情感和思維。這樣不僅能夠確保學生的認知水平、感悟能力、綜合素養、學習成績能夠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時也能為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娟.淺析如何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和寫作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8):191.
[2]張現翠.關于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探討[J].中華少年,2017(16):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