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潮輝
摘 要:音樂教學是培養學生審美情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項重要途徑。所以為了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效果,還應加強初中音樂教學互動模式的構建,增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促進初中音樂教學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初中音樂;互動模式;應用
課堂教學主要是師生的互動、生生之間的互動,師生、生生的互動可以增強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度,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更好的認識音樂、學習音樂。所以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還應加強互動模式的運用,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斷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效果。
一、創設教學情境,開展有效互動
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初中音樂教學內容,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更加投入的學習,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能夠主動與教師進行交流互動,增強學生的參與感。例如在學習《渴望春天》這首歌曲時,教師先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提問學生:“你們對春天的印象是什么?”學生回答,描述自己印象中的春天,之后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關于春天風景的相關視頻,并以《渴望春天》為背景音樂,學生觀看完視頻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談看完視頻的感受以及對《渴望春天》這首歌曲的初步感知,為學生這首歌曲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正式進入教學中,學生可以一邊學習,一邊聯想之前從視頻看到的景象,有利于學生對這首歌的理解和表達,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學完整首歌曲之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說說對歌曲的描述有什么感受,又對春天有了哪些新的感受。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同時還可以加強學生對歌曲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表達能力,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采用小組合作,開展有效互動
想要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效果,還應注重提升學生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小組合作活動可以加強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開展小組合作活動的開展,覆蓋了全班學生,而且小組合作活動是同伴之間的學習,學生會感覺更加的自由,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更高,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效果。例如在欣賞《苗嶺的早晨》這首音樂作品時,教師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教師圍繞課程教學內容,為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進行討論交流。教師提出的問題包括:認真完整的聆聽、體驗作品,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并根據作品的速度變化探討作品的曲式結構。學生在小組的探究過程中,由于每個小組的組長帶領學生進行討論探究,學生可以隨意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參與到學生的自主探究中。小組討論之后,學生可以進行課堂反饋,教師針對學生的反饋,提出一些的問題,讓學生解答,之后還應對學生的反饋進行點評,這樣可以有效增進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關系,加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為日后的深入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運用教學資源,開展有效互動
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開展互動教學模式,教師還應加強對教學資源的有效運用,以豐富初中音樂教學內容,實現教學內容的多樣化,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互動。例如在學習《山歌好比春江水》這一課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應準備好有關廣西山水與劉三姐對山歌的視頻課件,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找來不同的演唱版本。在正式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山歌好比春江水》的視頻歌曲片段,從視頻歌曲片段中,可以看見廣西地區的美麗景色,大大吸引了學生注意力。播放完視頻片段之后,教師可以先說說聽完這首歌曲的感受,在表達時,應盡量生動、有趣,接下來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模仿不同的演唱版本,例如:通俗唱法,民歌唱法,甚至是搖滾唱法,對歌曲進行即興編創,之后再帶領學生進行總結。在這一個過程,學生學習也始終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配合教師,積極的進行互動。所以教學資源的運用,可以實現教學內容的多樣化,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四、結合其它形式,開展有效互動
音樂經常與其他形式共同出現,所以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為了加強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應加強音樂與其它藝術形式充分結合,以此加強學生初中音樂教學的趣味性。例如在學習《狂歡之歌》這一課時,如果只是單純學會這首短小的歌曲,根本沒法讓學生感受到桑巴舞曲的音樂特點。理論性強的分析講解并不受這個年齡階段的年輕人所接受,講一百次,不如投入地做一次。節奏是歌曲的支架,桑巴舞曲的特點就是節奏的動感,重拍位置的改變,賦予歌曲搖曳動感的音樂形象。因此在教學的展開部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和學生玩節奏的方式繼續牽引他們的學習興趣。當老師用音箱鼓帶領學生整齊的敲打桑巴的伴奏節奏:咚咚嚓咚,咚咚嚓咚、、、、、、、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被點燃。當老師帶領著學生邊敲、邊唱、邊搖擺著身體時,學生的學習熱情肯定會更加投入,從而不知不覺的感受到了桑巴舞曲搖曳的特點是源于節奏。音樂課堂中的肢體律動,或即興舞蹈更有利于加強學生對這首歌曲的理解,同時使得課堂教學更加的生動、有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有效互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更好的理解音樂、學習音樂。
五、總結
綜上所述,音樂教學對培養學生審美情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音樂教學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所以為了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效果,還應加強初中音樂教學互動模式的構建,增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學生的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林麗清.核心素養下初中音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教學探討[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8(01)
[2]徐金金.新課程背景下互動性模式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學園.2016(09)
[3]孫曉青.還互動本真,創高效課堂——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的有效性探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