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銘潞 王麗君
摘要:伴隨著市場經濟的全面進步和發展,我國分類征稅機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如何有效平衡征稅機制,有效發揮稅收公平性價值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有效建立個人所得稅由分類計征向綜合征收轉變的模式,能為稅收管理工作全面強化提供保障。本文分析了個人所得稅由分類計征向綜合征收轉變的依據和模式設計,并針對轉變提出了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分類計征;綜合征收;轉變
在個人所得稅由分類計征向綜合征收轉變工作開展進程中,要結合我國實際發展現狀,有效落實制度設計的基礎上,確保能減少稅率的級次,從而合理性平衡邊際稅率,建立更加有效的轉變模式,從而實現個人所得稅由分類計征向綜合征收的順利轉型。
一、個人所得稅由分類計征向綜合征收轉變的依據
結合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現狀不難發現,在傳統的個人所得稅征收體系內,收入的匯聚結構都是在匯聚點明確后完成稅務征收,這就會導致收入之間分類結構出現混淆的問題,因此,將相應的稅收項目都列入一個人的綜合收入后就能對其進行對應的扣除處理,也就是說,統一征收個人所得稅最大的優勢就是能科學化明確量能負擔的稅收公平管理機制[1]。
另外,借助綜合征收管理機制能有效建立區別對待的管控體系,確保能在稅收優惠項目中借助國家扶持的管理結構和收入類型完成稅收減免工作,且能合理性利用稅收減免建立完整的管控機制,將對應的減免項目從應繳納的稅收額度中進行集中剔除,就能建立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區別對待處理內容。最關鍵的是,結合綜合征稅管理體系能有效對個人所得稅征管機制進行進一步深度管理和要求,確保相應問題都能得到及時性的解決和處理,尤其是要求納稅人必須要履行納稅申報義務的過程中,能指導納稅機關結合相關綜合數據有效了解其實際水平。
除此之外,正是借助合理性的監督和綜合征稅管理體系的全面調查,能有效了解納稅人的綜合納稅水平,這就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納稅人的積極性,借助技術支持就能建立更加明確的納稅人收入和納稅情況明細對照,為進一步推動納稅管理工作的進步奠定基礎。綜上所述,個人所得稅由分類計征向綜合征收轉變是我國個人所得稅發展的基本方向。
二、個人所得稅由分類計征向綜合征收轉變的模式設計
(一)納稅主體的綜合轉型
在個人所得稅由分類計征向綜合征收轉變工作開展后,將逐漸推進以家庭為主體的納稅單位,這就能進一步凸顯整個家庭的稅務支付能力和整體生活成本,相較于個人所得稅更加公平有效。對于整個社會而言,家庭是最小也是最關鍵的獨立性活動單位,人們的生活消費水平也受到整個家庭消費觀念以及實際收入的制約,因此,家庭共有財產的轉讓收益和衍生收益并不會劃分到某個成員名下,而是以一個家庭為單位建立的綜合所得。
在這方面,美國就應用了家庭綜合征收的管理機制,其主要分為三類,夫妻雙方合并申報、單親家庭申報、單身申報,也就是說,納稅人在申報結束后一年內都要以這種方式進行納稅。例如,兩個家庭都是兩口之家,第一個家庭只有1個人有經濟來源,每月收入為7000元;第二個家庭中兩個家庭成員都有經濟來源,每人月收入為3500元,并且每人都要繳納三險一金500元,每人定額扣除的費用為1000元。經過計算可知,兩個家庭應該繳納的稅額均為750元。結合數據可以發現,盡管兩個家庭的成員組成不同,但是在收入一致的情況下,對應的納稅金額保持一致,這就說明以家庭為納稅單位能有效維護稅收橫向公平的管理原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2]。
(二)納稅期限的綜合轉型
在個人所得稅由分類計征向綜合征收轉變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積極建立健全完整的管控機制,在我國現行征稅管理結構中,主要是按照年份、月份以及次數進行個人所得稅的管理。而在綜合征收體系內,主要就是依托年份作為基本單位完成個人所得稅的處理,能有效凸顯稅收的公平性。也就是說,在現實生活中,有一部分納稅人會利用分解處理的方式,利用多次、重復的扣費方式逃避納稅。而借助以年度為計量單位的納稅處理機制后,就能避免分解收入的處理方式,有效減少稅收流失問題造成的不良隱患,且能合理性避免稅收不公平的管理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在利用以年為計量單位的納稅處理體系內,正是因為個人所得稅是按照年計算的,因此扣繳納稅義務人發放收入的過程中,只要是全年所得數量相同,就無需對每個月進行發放額度的規定和處理,這種方式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個人所得稅稅收負擔,并且完善管理結構,確保納稅人能結合自身的經濟現狀有效平衡納稅和支出,維護了經濟效率。
三、個人所得稅由分類計征向綜合征收轉變的優化建議
(一)強化法制建設水平
要想進一步推動個人所得稅由分類計征向綜合征收轉變管理工作的進步和發展,法制管理和約束機制的建立十分關鍵,要落實具體的法律體系,建構合理性管控機制,確保能提升稅法執行力度的監管水平,且能真正營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管理氛圍。最關鍵的是,建立個人所得稅的專項法典,確保能從基礎管理項目和法律建構體系層面支持個人所得稅由分類計征向綜合征收轉變的進步和運行[3]。
(二)完善信用制度
近幾年,我國市場經濟全面進步,整體收入管理制度更加明確,這就需要全社會建立完整的信用監管體系,完善經濟結算管理結構,并且落實銀行轉賬業務的推進規劃,有效避免現金交易,一定程度上減少黑色交易。最關鍵的是,在計算機技術全面推進的時代背景下,有效促進稅銀聯網管理結構,維護信貸制度的進步和發展,并且將其作為促進稅務機關精準了解納稅人收支信息的渠道具有跨時代意義,這也便于稅務機關建立更加完整的信息監管機制,促進收支信息及時查核,為稅收監督管理工作的全面進步奠定基礎[4]。
(三)強化稅務宣傳
要想真正建立健全完整的個人所得稅由分類計征向綜合征收轉變機制,相關部門要發揮媒體和公眾平臺的優勢,積極落實更加完整且有效的額稅法宣傳工作,確保納稅人能真正了解納稅的關鍵性和重要性,只有保證納稅人了解并且主動履行納稅義務,才能為社會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一方面,要聯合社區進行普法教育,確保納稅宣傳工作能深入人心,并且要建立定期的納稅宣傳講座,保證能形成良好的納稅監管氛圍。另一方面,各級稅務機關要積極建立健全體系化的宣傳活動,并且將宣傳機制作為長效性管理規劃有序執行。除此之外,要建立聯動監管體系,確保能有效提升人們對納稅管理工作的認知水平,并且在良好的社會性指導工作體系內提升納稅管理工作的社會綜合水平,維護管理效率,也為全面進步創設良好的環境和基礎[5]。
(四)落實征收征管機制
要積極落實轉型管理機制,健全完整的現代化監管體系,確保能全面夯實信息化管控標準,并且聯合相關部門建立聯網監管機制,確保能提升管控體系的合理性,維護社會保障體系,為后續納稅管理體系的全面進步予以監督和控制,從而實現統一監管。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個人所得稅由分類計征向綜合征收轉變工作開展進程中要積極建立健全統籌性較好的管理機制,確保能實現稅收現代化征管控制,為管控模式的全面進步創設良好的環境,實現征收管理的系統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孟謙.從收入分配視角研究我國個人所得稅課征模式[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6.
[2]廖筠,武秀芳,董若斌等.考慮家庭結構的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17(2): 73-79.
[3]陸春瑤.關于我國個人所得稅模式轉換的思考[J].商,2016(21): 198-198.
[4]李方敏.我國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制度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5.
[5]史慧慧.個人所得稅計征模式改革的探析[D].安徽財經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