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榮
摘 要:教材作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依據,它在整個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時也賦予教師自身以意義以及賦予學生以意義。在大多數情況下同一篇課文會因不同教師的解讀而帶給學生不同的啟發。因此,筆者認為教師應以領會教材為基礎抓好小學語文教學,從而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教材;抓好;小學語文;教學
前言:要想上好語文課首要前提在于教師如何正確解讀教材。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老師無論是在教學經驗上還是文化知識儲備上,都應當稱之為熟練的讀者,這對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以及課堂教學質量十分關鍵。因此,筆者本文就以領會教材為基礎抓好小學語文教學做出探究,希望對相關人士有所幫助。
一、以編者意圖解讀教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更好的發揮教材的作用,教師還應當以編者意圖來領會教材。首先,教師應明白很多教材編者在選擇和編排時往往會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和意圖,而這些想法和意圖通常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可能在某一章節編排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運用能力,也可能是為了發散學生思維而編排設計的,再或者還可以體現在教材某一個單元的組織形式上,以及課文前后順序、習題練習等巧妙安排,這些都是編者在選擇和編排教材時所呈現的意圖,此時就要求教師應當對教材進行深度領會,進一步以編者的意圖來領會教材。其次,教師在對教材中的某一個單元課文進行講解時,還應當對課文的編排進行分析,通常情況下,在單元編排的時候編者會賦予規律,可能是教材內容主題相同,也可能是思想表達方式或者是題材形式相同,教師只有了解課文編排的規律,才能更好的運用教材來對學生進行教育指導,也只有掌握編者的編排想法和意圖,才能更好地使教材發揮教學工具的作用和價值。
二、以文體及特點解讀教材
不同的教材文體具有不同的特點,此時教師的教學的方法也應當隨著文體變化而變化,只有順應文體和特點來進行授課才能幫助學生領悟不同文體,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科的奧妙之處。因此,筆者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以文體及特點來領會教材。對于童話類型的題材教師應當關注文體和特點,并注重童話題材豐富想象力以及夸張寫作手法,這樣才能對教材理解更加透徹,推動課堂教學活動順利有序進行,而在教學詩歌類型題材的文章時,教師首先要做的應當是關注詩歌節奏感的強與弱,以及詩歌語言凝練的諸多特點,教學戲劇性文章時就應關注戲劇文字上的沖突,小說文體則應注意各個章節情節上的高低起伏,或者是人物與人物之間的對話刻畫。
三、以寫作背景解讀教材
為了使學生更好的領悟文章背后的深刻含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還應以寫作背景來領會教材。首先,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夠成文在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可能某一點觸動作者內心深入最柔軟的部位,也可能是某個人而影響了作者,教師只有把握好作者寫作背景就能很好的領會教材,在深刻領會教材寫作背景之后再對學生進行教育指導,會賦予文章個人感情色彩使文章變得更加生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章知識點的理解與認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水平。其次,教師還應當明白即使是同一位作者對同一件事物進行描述,在不同時期的背景影響下也會產生不同的思想寓意,為此,教師教學中只有將文章放到當下的背景下,才能與文章作者和讀者之間構建一座橋梁并直抵作者內心深處,從而更加準確的領會文章的寫作背景以及背后的深意。
四、以重難點解讀教材
由于不同區域的學生思想認知和想法不同,即使他們在學習同一篇課文時,所出現的問題和困難也大不相同。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教師還應當以重難點來領會教材。在講解同樣一篇課文時不同年級所涉及的知識點也會有所不同,教學重點也是不一樣的,即使有些文章在題材或者主體上比較相似,但是他們知識的重難點往往不同,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時更應當注重重難點知識的不同,進一步領會文章的整體思想感情,讓學生也能更好的掌握文章的重難點知識,并對重難點知識著重進行學習和強化,從而使教材發揮作用以及提高課堂教學整體水平。
五、以訓練點解讀教材
要想學好語文,適當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合理的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同時也能使學生的智力得到有效開發,尤其是對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生來講效果更是顯著。首先,教師教學中應以訓練點來領會教材,以教材為基礎來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訓練的內容應當包含聽、說、讀、寫等方面,這對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以及開發學生智力是十分有利的,更是開展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其次,教師在講解不同課文時訓練點也是不相同的,此時就應結合自己的理解以及教學的實際需要來領會教材,不論是對課文的選材、結構、語言凝練程度,還是文章哪一段比較適合學生進行朗讀以及適合積累素材,都是需要教師具備超強的語言敏感,進一步去發現它們對于教學的價值,從而找到最適合的訓練點來對學生進行訓練。
結語:綜上所述,教材不僅是教師開展教學的主要憑證,同時也是做好教書育人的主要工作,更是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知識以及開發智力的關鍵。因此,對學生進行系統化教育指導,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加系統化、規范化的知識,從而便于學生日后學習和鞏固作業,從而實現學生語文學習上不斷的進步,推動學生的學習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景景.以解讀教材為基礎抓好小學語文教學[J/OL].學周刊,2019(17):70.
[2]宋景景.以解讀教材為基礎抓好小學語文教學[J].學周刊,2019(17):70.